何麗珍
目前,隨著我國生活節奏加快以及飲食結構發生變化,很多疾病多發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中糖尿病的發病率在我國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不但嚴重損傷患者健康,同時也給患者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1]。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如何最大程度實現糖尿病治療最高性價比一直是臨床在研究解決的問題。實施糖尿病規范化治療技術后,目的在于提高整體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治療成本,并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平行比較研究方法,選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門診治療患者,由研究小組對患者的治療全程進行跟蹤性研究。采取抽簽分組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有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43~71歲,其平均年齡為(61.21±2.87)歲;對照組有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齡44~72歲,其平均年齡為(60.98±2.98)歲,病程14~65個月,其平均病程為(39.12±3.19)月。兩組患者在病例數、性別占比、平均年齡、平均病程等基層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基層常用技術治療。即僅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給予基礎藥物治療,如果降糖效果不理想定期進行調整。
1.2.2 觀察組 采取糖尿病規范化治療技術治療。即有針對性地結合患者血糖、身體狀況,采取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相結合的形式,通過健康教育、運動療法、系統血糖監測、食療保健、用藥治療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規范化、系統性治療[2]。
1.3 研究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臨床效果(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3]以及經濟負擔(單療程藥物花費)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效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各項臨床糖尿病觀察指標(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膽固醇、三酰甘油)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中觀察組接受治療后空腹血糖(9.21±1.23)mmol/L、餐后血糖(14.21±2.43)mmol/L、膽固醇(5.82±1.21)mmol/L、三酰甘油(1.22±0.23)mmol/L;對照組接受治療后空腹血糖(9.19±1.24)mmol/L、餐后血糖(14.19±2.39)mmol/L、膽固醇(5.79±1.23)mmol/L、三酰甘油(1.24±0.22)mmol/L治療后觀察組的各項臨床觀察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糖尿病患者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表1 兩組糖尿病患者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對比()
組別 例數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血糖(mmol/L) 膽固醇(mmol/L) 三酰甘油(mmol/L) 單療程藥物花費(元)觀察組 100 6.34±0.32 10.21±1.23 5.01±1.19 1.09±0.12 100.21±2.12對照組 100 8.09±0.65 12.12±2.27 5.43±1.24 1.19±0.16 321.18±8.23 t值 24.2312 18.2736 19.2635 20.3646 34.182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有研究表明,我國在糖尿病患者治療方面的直接性衛生投入已經占到我國總衛生支出的13%左右[4],而患者家庭的年均藥物花費可到1700元左右[5],可見糖尿病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沉重的負擔。通過對糖尿病患者的系統化治療實踐發現,通過健康教育、運動理療、系統血糖監測、食療保健、用藥治療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規范化、系統性治療可明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將血糖有效的控制在理想范圍,同時結合一系列的非藥物治療,不但明顯提高了治療效果,并降低了糖尿病藥物治療的花費。在本次研究中,接受糖尿病規范化治療技術的觀察組患者,其臨床血糖指標的控制標準比起接受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并不存在顯著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而醫學費用相對于對照組則要低很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可知這種治療模式在不降低治療質量的前提下,緩解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有著重要的應用意義[5]。
綜上所述,糖尿病規范化治療技術無論在臨床療效和經濟成分上都較基層常用技術有顯著性優勢,進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療水平,降低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1]鄭亞明,紀立農,吳晶,中國糖尿病經濟負擔研究系統綜述[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10):821-825.
[2]周新華,呂天越,曾永紅,等.醫院系統性糖尿病教育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治療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0,7(4):18-20.
[3]杜益君,潘天榮,王秀艷,等.雙C方案治療難治性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1,46(12):1279-1281.
[4]石學峰,周宇瓊,房耘耘,等.糖尿病規范化治療技術與基層常用技術的成本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1,31:3645-3648.
[5]胡建平,錢軍程,饒克勤,等.中國慢性非傳染病疾病經濟負擔[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7,16(3):1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