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大葉性肺炎(lobar pneumonia,LP)主要是由肺炎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引起,病變累及一個肺段以上肺組織,以肺泡內彌漫性纖維素滲出為主的急性炎癥。該病初發于肺泡,之后波及肺段乃至整個肺葉,引起肺實變。山東省東明縣結核病防治所2011年11月-2012年4月共收治100例大葉性肺炎患者,分別進行特布他林治療和特布他林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并分析各項療效相關指標,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100例大葉性肺炎患者隨機等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每組各50例。單一組:男性32例,女性18例。患者平均年齡(26.2±7.3)歲。平均病程(6.12±4.65)天。聯合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患者平均年齡(28.7±8.3)歲。平均病程(5.82±5.12)天。所有患者病情發展較急,均出現畏寒高熱、呼吸困難、咳嗽、喉嚨有異物感;部分患者咳出銹紅色痰;26例患者同時出現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8例患者出現焦躁、亢奮等精神科癥狀。兩組患者的臨床基本情況,如病情、年齡、病程等均無明顯差異。
1.2 選擇及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經過病史詢問、X線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等手段確診,且就診前未采取其他治療。所有患者未合并肺部及全身性慢性疾病;排除心腦疾病和嚴重性器質性疾病。
1.3 方法
1.3.1 常規措施 所有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止咳、化痰及平喘[1]等常規治療及護理。同時單一組患者服用特布他林治療;聯合組患者服用特布他林和阿奇霉素治療。
1.3.2 治療方法 單一組患者服用特布他林(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H32022694),治療前2周3次/d,每次1.25mg;之后逐漸加量為2.5mg/次,日服藥次數不變。聯合組在單一組的基礎上,加服阿奇霉素(齊魯制藥有限公司,H10970061)。首日0.5g頓服,之后1天0.25g頓服,連服3d[2]。所有患者根據病情好轉情況,進行5~14d的治療;治療結束后對患者相關臨床指標進行測定。
1.3.3 療效判斷 將患者的治療效果[3]分為三級:(1)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干濕啰音消失;(2)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干濕啰音減輕;(3)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干濕啰音均未改善,甚至進一步加重。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患者+有效患者)/總病例×100%。
1.3.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分析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獨立樣本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的持續時間如表1所示,聯合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持續時間以及住院天數均少于單一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咳嗽、喘息、干濕啰音等臨床癥狀及住院時間對比(,d)

表1 兩組患者咳嗽、喘息、干濕啰音等臨床癥狀及住院時間對比(,d)
注:與單一組相比,aP<0.05
分組 咳嗽 喘息 呼吸不暢 干啰音 濕羅音 住院時間單一組 7.68±2.54 6.42±1.16 6.82±2.77 6.78±1.58 7.41±2.59 9.23±3.15聯合組 5.46±2.38a 3.55±1.41a 3.06±1.74a 5.13±1.27a 4.78±1.72a 6.52±2.49a χ2值 5.06 7.17 8.26 9.53 4.80 10.24 P值 0.032 0.017 0.012 0.028 0.014 0.027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結果如表2所示,聯合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一組;痊愈病例數及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單一組(P<0.05)。

表2 單一組和聯合組的治療效果分級統計[n(%)]
大葉性肺炎是指肺泡的滲出性炎性實變,可侵及一葉或多葉肺組織的肺部炎癥,多由肺炎雙球菌或鏈球菌引起[4]。該疾病主要是表現為呼吸系統微循環紊亂,細小血管非正常擴張,致使肺葉組織營養及氧氣供應不足。發病初期,組織細胞采取無氧呼吸維持營養供給,但這種應激方式又會引起細胞內外電解質紊亂、乳酸(無氧呼吸產物)激增,加劇了細胞的水腫。肺泡及附近組織的細胞結構發生改變,肺泡內漿液聚集,使得患者病變組織血流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血漿及白細胞滲出,最終出現肺實變。因此患者會出現相應的臨床變化,肺泡內氧氣含量減少會使患者感到呼吸不暢;炎癥、肺泡內積液以及血液組織(血漿、白細胞)滲出會使患者感到不適,出現咳嗽、咳痰。患者呼吸功能的下降持續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全身性癥狀,如消化功能異常、精神科癥狀等。特布他林是一類典型的β2受體激動劑,具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和擴張支氣管的作用[5]。同時該藥還能增強肺部粘膜纖維作用,從而緩解微循環障礙和供氧不足的問題。阿奇霉素對于革蘭氏需氧菌、厭氧菌和其他微生物(尤其是支原體、衣原體),均有較好的抗炎作用。因此在大葉性肺炎的治療過程中,同時應用阿奇霉素通過抑制細菌轉肽過程,能夠有效殺滅引起肺泡炎癥的細菌。由于阿奇霉素給藥后在血液中存留時間較長,半衰期約為40h,因此單次給藥間隔可適當延長。
本組研究中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單一使用特布他林其治療有效率為74%;聯合使用阿奇霉素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達90%。其原理在于對于大葉性肺炎這類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來說,治療過程應當盡可以包括殺滅引發炎癥的細菌以及改善臨床癥狀這兩條主線,而阿奇霉素和特布他林正好是分別對癥處理;同時殺滅病菌本身也能夠促進炎癥的緩解消除。因此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夠在最短時間改善患者呼吸道癥狀,止咳平喘,暢通呼吸。此外,極少數患者服藥后出現了輕度頭暈和惡心的癥狀,治療后期均自行消失。
總之,特布他林聯合阿奇霉素是臨床上一種治療大葉性肺炎的有效組合方式,對于90%的患者均有明顯療效,起效快,治愈率高;可在臨床上進行廣泛推廣。
[1]朱淑琴.阿奇霉素治療大葉性肺炎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7(13):176-177.
[2]左滿鳳.阿奇霉素治療小兒大葉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5(17):312-313.
[3]劉延輝,張青,崔莉.大葉性肺炎的臨床治療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8):99-100.
[4]劉勇.大葉性肺炎120例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09,15(25):133-134.
[5]王美娟,季偉,周衛芳,等.大葉性肺炎與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表現和病原學差異[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1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