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說服教育的能力是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首要的基本功,在兵員成分和形勢任務不斷發展變化的今天,增強說理實效,以理服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說理能力的培養,在實踐中真正探索掌握強大的說理內功和巧妙的說理藝術。
關鍵詞:基層;思想工作;說理;能力
思想工作的過程與本質,說到底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說理能力水平的展現。河通才能行船,理通才能令行,毛澤東同志說過:“要人家服,只能說服,不能壓服,壓服的結果總是壓而不服。”因此,作為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管好部隊帶好兵,應善于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摸索,真正掌握好說理的內功。
當前,大多數基層干部對開展經常性思想工作思想上重視,時間精力上投入得比較多,但不愿說、不會說、不敢理的問題仍然存在,直接影響了基層干部開展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效果。究其原因,筆者感到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經常性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認識不清。總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變了,說得好聽沒有物質刺激管用,戰士在部隊兩年,只要管緊管好,不出問題就行了,再說戰士的文化水平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強了,用不著去說那么多道理。二是部分基層干部模范表率作用差,對戰士的根本態度還不夠端正。有的干部不自覺與戰士實行“五同”,樂意當“樓上干部”,“遙控干部”,對戰士吆五喝六,嫌這嫌那,與戰士感情距離拉大,產生隔閡;有的干部行為不端,處事不公,說一套做一套,戰士不能信服;三是部分干部理論功底淺、知識面窄,缺乏必備的說理“內功”。有的平時不注意學習“充電”,在戰士中缺乏非權力影響;有的說理藝術欠佳,不善于選擇適當的方式方法,“火候”把握不準;有的言詞用語不恰當,說理時引起不了戰士心靈上的共鳴,甚至引起戰士反感。
加強和改進思想工作,必須在說理能力上狠下功夫,才能增強思想工作的“一感三性”。主要應著力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不斷強化說理的意識
俗話講得好“一語之中大有學問,一言之下能級紛呈。”“東拉西扯話家常,談天說地悟人生”。因此,在各級大力強調加強經常性思想工作的當下,說理絕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說不可的,對此,一定要端正這方面的認識。首先,以理服人,是我軍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管理部隊,帶兵育人的一個重要內容和顯著特點,就是強調耐心說服教育,特別注重“用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毛澤東同志在這方面有很多重要論述,他歷來提倡說服,反對壓服、反對簡單粗暴、不教而誅的錯誤做法,強調遵循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并指出“解決思想問題不能雷厲風行,一定要擺事實、講道理”。鄧小平同志也指出“做思想工作,就是要反復地講道理,通過說理來煥發人的精神,激勵人的斗志。”其次,以理服人,是社會發展新形勢的需要,隨著改革的深入,官兵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各種消極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對官兵的侵蝕很大,不去大張旗鼓地說理,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會顯得蒼白無力。革命的大道理始終是教育人、引導人、塑造人的思想武器。實踐證明,思想工作不能靠高壓、靠專制,要靠講道理,才能使戰士懂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從根本上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消解思想上的疙瘩,解開心理上的扣子。
二、切實提高說理的能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能力并非一日之功,除依靠上級搞好集中培訓和指導外,更主要的是靠平時多從書本、實踐中吸取營養,改造知識結構,因此,必須有一種時不我待的學習理論、豐富知識、鉆研本職的緊迫感。具體學習中要做到四懂:一是應懂得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能夠運用其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部隊中出現的新情況,說明和解決新形勢下的各種新問題;二是應懂得黨、國家和軍隊建設的大政方針,特別是深化改革的方針決策,才能抓住問題的要害,認請問題的本質;三是應懂得我黨我軍政治工作發展的歷史和方針原則,才能在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中明白應該堅持什么、發揚什么、發展什么、創造什么;四是應懂得一些歷史、法律、經濟、高科技等方面的知識,方方面面的知識豐富了,個人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的思路就會更加開闊,方法就會更加多樣。
三、真正掌握說理的藝術
“方法家家有,取得成效是高手。”同樣是做思想工作,說的是同一個道理,但不同的人去做所收到的效果可能會大不一樣。俗話說“入情才能入理,通情才能達理,動之以情,才能曉之以理”。因此,我們只有充分掌握并靈活運用好說理的藝術,才能叩開戰士的心靈之門。實際工作中,應努力做到:
一是曉之以理,說理要真實。最有說服力的是事實,最能打動戰士的是真實話,要使戰士解開疑團,澄清模糊認識,靠說空話、大話是不行的,干巴巴的說教,硬邦邦的灌輸,不會有生命力,也不可能成為鼓舞戰士前進的動力,戰士們最反感的是那些只講虛理,不講實理,只講“一面理”,不講“兩面理”的“官腔干部”,講假話,搞哄騙,可能會暫時刺激戰士的積極性,但也不會長久,到頭來與人與己都沒有好處。
二是曉之以理,講理要合情。合情就是富情于理,合乎戰士的心理變化、情緒波動和思想的發展規律,對戰士缺乏同情心,不按思想規律做工作,只會適得其反。合情要注意糾正四種傾向:一是糾正以虛假之情代替真實感情的傾向。有的同志對戰士的感情不是建立在真心實意的基礎上,而是把它作為一種權宜手段,戰士有了思想問題也會開導幾句,安慰幾句,但心里不是真心實意地關心體貼戰士,而是為了做樣子給人看,這樣做不僅效果不好,還會引起戰士的逆反心理,損害官兵間的感情,加深思想矛盾;二是糾正籠絡感情代替培養感情的傾向。官兵之間的感情是在共同生活、工作、學習中建立培養起來的親密無間的階級之情、兄弟之情,籠絡感情是以不正常的方法建立起來的不正常的私人庸俗關系,這種籠絡起來的感情,不僅不利于加強部隊思想建設,而且很容易成為渙散部隊思想和組織的腐蝕劑;三是糾正遷就容忍缺點、維系感情代替通過積極的思想斗爭建立牢固感情的傾向。靠被動的以失去原則為代價維系起來的感情是難以長久的,只有在積極的思想斗爭中,在正常批評幫助中建立起來的官兵關系,才經受得住長期的考驗;四是糾正重言教不重身教的傾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基層干部只有從自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戰士心理樹立起“標桿”作用,說理才能讓戰士產生心理震動,易于接受。
三是曉之以理,講理要因人而異。戰士的出身、環境、經歷、性格愛好、所受的教育及對各種事物的認識水平和適應能力各不相同,要善于緊密聯系戰士的思想實際,透過表面看本質,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切不可“不管飽的餓的,都是三碗半飯,不管大病、小病,都是一個藥方”。特別是對后進戰士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起點不可與先進戰士一樣高。只有區別對待、因人而異地講道理做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各類型戰士的積極性。
四是曉之以理,講理要大小道理結合起來講。大道理和小道理想是兩個不同層次的道理,但又是相互聯系的,片面地去講大道理或小道理,都不會取得好的效果。正確的方法是:講大道理時要聯系小道理,講小道理時要上升到大道理,當大道理與小道理發生矛盾的時候,必須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對小道理要堅持原則,正確引導,既要善于把大道理溶于具體的小道理之中,講的具體實在、入情入理,又要以大道理為指導,以鞏固、深化小道理,使大道理不飄浮,小道理不離譜,才能達到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效果,才能從情上升到理,把戰士人的思想引導一個很高、很寬的境地,使思想政治工作出現高格調和長效益。
五是曉之以理,還要注意掌握時機。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合理選擇說理的時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當戰士頂撞了自己的時候,不宜過急,要忍而不發,采取冷處理;當戰士遇到困難、受到挫折、情緒低沉、思想苦悶的時候,不宜遲延,要積極接觸,采取熱處理。擇機不當,如,時機未到或時過境遷,都不但無益于問題的解決,有時還會造成矛盾激化,釀成事故。
作者簡介:杜壽君,武警警官學院政治工作教研室,副主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