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彬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增強對當前社會治理形勢的駕馭能力,提高社會治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嚴密防范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努力化解各種不和諧因素,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
一、當前國有企業社會治理形勢
近年來,國有企業堅持以穩定促發展,以發展保穩定的工作思路,把綜治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與企業生產、經營等工作同籌劃、同部署、同落實,做到相互融入、共同推進,全力維護了集團公司的和諧穩定。
但同時我們也發現,部分基層單位仍存在工作思路守舊、工作措施單一、責任落實不到位等現象,礦區社會治理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一是刑事、治安案件發案率居高不下,侵犯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案件高發。以某國企2013年刑事、治安案件情況來看,侵財案件、侵犯人身安全仍然占較高比例。二是吸毒人員仍有上升趨勢。二是防邪反邪工作形勢嚴峻。四是地企矛盾處于多發態勢。
二、影響國有企業社會治理成效的主要原因
一是部分職工家屬法治觀念不強。由于法治觀念淡薄,部分職工家屬思維簡單,遇事不能冷靜思考,不能克制自己,不懂尋求解決問題的正當途徑,而更多的是爭強好勝,拳腳相見,大打出手,以致侵犯人身安全治安案件高發。同時,由于部分退休人員文化程度不高,給了邪教滋生活動的環境。
二是治安防范意識不強。現階段,我們的技防、物防設施還有待完善,個別部位出現的一些漏洞,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同時,不少干部職工安全意識淡薄,保衛部門對治安復雜的重點地方、重點地段、重點區域及發案較高的重點時段巡邏守候工作不到位,職工家屬對住宅疏于防范,導致竊盜等侵財案件屢屢發生。
三是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有待加強。從去年發生的上訪、地企糾紛來看,如果在發現矛盾糾紛隱患初期,基層單位能夠早知道、早介入、早化解,部分上訪事件、地企糾紛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但有一些基層領導在矛盾糾紛面前“怕”字當頭,一怕結仇,二怕當事人糾纏不休、“惹火燒身”,長期推諉扯皮、敷衍塞責,使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得不到及時處理,導致矛盾激化,小事拖成大事。
三、做好國有企業社會治理工作的對策
綜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采取多種方法、多種措施、多種手段和“對癥下藥”的多元化方式進行。
一是要扎實開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專項整治斗爭。嚴歷打擊嚴重違法犯罪,既是對違法犯罪分子的制裁過程,也是教育職工家屬遵紀守法的過程。我們應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對發生在本單位的嚴重危害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予以堅決打擊,震懾犯罪。本著單位內什么問題突出就治理什么的原則,對突出問題進行統一整治,打擊違法犯罪不全是公安機關的事情,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
二是要以法制教育和“四德”教育為中心,大力開展法制、道德宣傳教育工作。我們要按照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相結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板報專欄、辦公網絡以及文藝節目等形式,開展法制、道德宣傳教育,以促進法制建設,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使各項經營管理工作步入法制軌道;要弘揚企業文化,提高職工家屬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法制觀念,做到人人知法守法,勇于同各種違法犯罪做斗爭,敢于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要加強單位規章制度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遵章守紀成為職工良好習慣,確保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順利進行。
三是要加強內部治安防范工作。加強內部治安防范,預防各類案件的發生,是綜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首先要堅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積極構建無死角、全覆蓋的治安防控體系;其次要廣泛發動職工群眾參與綜治工作,形成人人參與調解糾紛、人人參與治安巡邏、人人參與打擊犯罪的局面,構筑起高密度、多層面、立體化的綜治工作格局;最后,各單位綜治部門要大力疏導調解各種社會矛盾和民事糾紛,避免激化,努力做到無刑事案件和無重大治安案件事故發生,以利于單位內部秩序的穩定,職工家屬安居樂業。
開展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抓不懈。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綜合治理工作責任,在打擊、防范、管理上狠下功夫,積極預防和懲罰職工違法犯罪,廣泛動員職工家屬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整合一切力量,做到齊抓共管,通力合作,努力為企業營造和諧、穩定、平安的生產經營環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