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思
摘 要:文章先將寧夏經濟發展現狀與全國進行比較,結論是經濟發展初期,寧夏與全國二元結構同向發展,但隨著經濟地不斷增長,寧夏二元結構情況越來越嚴峻。接著,文章使用寧夏1989-2012年的數據,利用ADF平穩性檢驗、協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檢驗等計量方法測度其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結果表明兩者存在協整關系,且在1.06%和11.89%顯著性水平下,二者存在單向因果關系。
關鍵詞:城鄉收入差距;經濟增長;協整分析;Granger檢驗
引言:改革開放三十五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但是城鄉收入差距也隨之日益擴大,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三農”等問題成為阻礙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絆腳石。具體到中國西部尤其是民族地區發展經濟的問題上來,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少數民族偏遠地區農村本身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城鄉收入差距問題顯得更為明顯。由此所提出的的問題就是,怎樣測度少數民族地區的城鄉收入差距?少數民族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是否存在協整關系?它們二者間的因果關系是怎樣的?回答以上問題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寧夏經濟增長與城鄉收入差距的協整模型估計與檢驗
1989-1995年,全區城鄉收入差距以每年50%的增速逐步擴大,該階段正處于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改革與轉軌時期,發展重心為工業和城市。1992年7月國務院開放了包括銀川在內的11個內陸地區省會城市,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因而在“八五”結束時,城鄉泰爾指數為0.1727,較初期增長了189.28%,城鄉收入差距形式嚴峻。第二階段:1996-1998年,該階段為短暫的差距縮小時期,泰爾指數降低至0.0896。政府連續提高農產品價格,同時高產、綜合性狀好的寧粳16號水稻品種的研制成功使得水稻產量大幅度增加3,進而提升農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縮減城鄉收入差距。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觀察圖1可知,該階段泰爾指數在幅度很小的增減情況下較為平緩上升,保持在0.10-0.20之間,說明寧夏在二十一世紀初至今,城鄉收入差距狀況令人堪憂。
(二)平穩性檢驗。驗證寧夏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必須建立在平穩數據變量的基礎之上。本文使用ADF檢驗方法對泰爾指數、人均GDP的自然對數進行單位根檢驗。對于ADF檢驗中滯后階數,根據AIC和SC信息準則,選取最大滯后階數為5。檢驗結果如下表1。
觀察表3的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可以看出,Tt在1.06%的顯著性水平下是GDPP的Granger原因。而GDPP不是Tt的Granger原因,檢驗結果P值過大,因而說明假設成立,寧夏經濟增長不是城鄉收入差距的原因。
三、結論
本文立足區域經濟發展理論,以寧夏回族自治區城鄉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選取1989-2012年期間的人均GDP、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純收入等年度數據,得出的結論是:對代表經濟發展的人均
GDP與代表城鄉收入差距的泰爾指數的自然對數進行平穩性檢驗,在分別進行二階差分后,均通過檢驗,證明了其平穩性,推出二者具有協整關系的假設。接著,將二者建立線性回歸方程,測算出殘差項,并對殘差項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是在(2,2)的情況下,二者具有協整關系。第三,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相關檢驗表明在滿足一定顯著性水平的情況下,GDPP與Tt間為單項Granger原因。換句話說,作為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寧夏,在經濟發展初始階段,城鄉收入差距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促進物質積累,從而刺激經濟的發展;然而隨著經濟前進步伐逐漸加快,城鄉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且有進一步擴張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Kanbur Ravi, Zhang Xiaobo. Which Regional Inequality? The Evolution of Rural- Urban and Inland- Coastal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83 to 1995[ J]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9, ( 27)
[2] T. Persson and G. Tabellini ,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Growth?[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vol.84 , 1994(3)
[3] 單吉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對經濟效率的影響[J].學術交流.2007(11)
[4] 李實、趙人偉、張平.中國經濟轉型與收入分配變動[ J]. 經濟研究, 1998, (4)
[5] O. Galor and O. Moav . From Physical to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 Inequality in t 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 2004(7)
[6] 王少平、歐陽志剛. 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對經濟增長的效應[J].經濟究.2007(10)
[7] 何煉成、賀黎黎.基于區域差距視角的二元經濟結構轉換實證分析——以陜西省為例[J].理論導刊.2010(12)
[8] 王少平、歐陽志剛.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對實際經濟增長的閾值效應[J].中國社會科學.2008(2)
[9] 1998年寧夏十大科技新聞[N].寧夏科技.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