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摘 要:MOOC是面向社會大眾的免費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大學應積極探索將創新型教學模式,將MOOC和大學英語課課堂教學有機融合起來,使其為高校課堂教學和人才培養實踐提供幫助和依據。
關鍵詞:MOOC;在線教育;大學英語課程改革
一、MOOC資源發展概述
MOOC是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的簡稱,是面向社會大眾的免費開放式網絡課程。追溯MOOC 這個術語的產生,其實它是Bryan Alexander和Dave Cormier兩個人腦力勞動的產物,并在2008年被用于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合作開設的一門大型網絡課程“關聯主義學習理論和連接的知識”中。這也標志著開放教育領域出現了一種新型課程模式——MOOC,它是開放教育資源運動(OER)的新發展和突破,反映了開放教育資源從簡單資源向課程與教學資源轉移。繼承OER的特點,MOOC也是一種面向社會公眾的免費教育形式,但OER 最大的區別就是: MOOC更注重教學互動,而不僅僅是發布資源。美國高等教育界包括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在內的名校,幾乎同時掀起了一股MOOC熱潮,在這股熱潮之下涌現出了享有“國際在線教育三駕馬車”之稱的Coursera、Udac
ity和edX三大課程提供商。這種新教學模式凸顯了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十年的發展結果,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將優質教育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
目前國內外都在積極的研究、探索MOOC的教學模式,這種課程模式也定將會對我國的開放教育資源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各名校紛紛尋求與國外MOOC課程提供平臺的合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已經與Eddy合作,上海交大、復旦大學也加入了Coursera,共享開放課程。而我國的高等教育界也正在為出現本土化的MOOC做努力。
二、MOOC資源的特點
(1)數量增長迅速。Coursera堅持與頂尖大學合作的方式,雖然課程來源面不寬,但發展也是極其迅速的,從2012年創建之初的幾門,迅速發展到500多門并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多。(2) 國際化日趨明顯。不僅體現在來源機構的國際化,而且體現在課程的語言上。從單一的英語課程,已經發展到分屬英語、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等12種語言的500多門課程。(3)涉及學科逐漸齊全。從創建之初的單一的計算機科學類,發展到包括藝術、商業、管理、教育、物理、化學等25個種類。
最近,MOOC由起初的不提供證書,開始慢慢地轉變為提供證書。MOOC 平臺Coursera 采取了配合社會規則的策略——學習者只要支付30~100 美元,就可以獲得由知名大學的線上課程的認證。不僅如此,在美國,不少高校開始認可學生在
MOOC上修得的學分。傳統的高等教育開始面臨全新的挑戰。
三、促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與MOOC網絡課程的融合
(1)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在近乎于傳統教學的MOOC模式中,學習者可以用較高的效率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學習過程更依賴于網絡和群體的MOOC模式中,學習者主動研究探索的能力更能得到鍛煉。大學課程教學改革應當鼓勵探索融合MOOC優勢,探索具有時代特點的教學新模式,結合開放課程、在線學習以及翻轉課堂等手段,順應信息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2)培養學生掌握在線學習方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之下,我國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與課堂,方法手段比較單一。學生是開放學習的主力,他們以后還可能成為終身學習者、興趣愛好者,對在線學習有潛在的長遠需求。MOOC的來臨是一次契機,鼓勵他們掌握在線學習方法,有利于促進傳統課堂和網絡學堂相融合。將MOOC與大學英語教學聯系起來,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可能,進行更加積極的個性化的自主學習。(3)教師要轉換角色,促進傳統課堂與網絡課堂的有效融合。首先,教師應相信學生有能力通過自己學而不是老師教來獲取知識,學生學會學習,學生主動學習才學是終身受益的正確途徑。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學習MOOC的成功經驗,在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的教學體系中,當好信息時代教育工作者這一重要角色。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已經開始了課程教學與MOOC交叉進行的新嘗試。教師既進行課堂教學,又擔任相關MOOC課程的輔導員角色。這種方式的探索與實踐,一定會為在線教育時代教師角色的新定位提供論據,也必定為大學課程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結束語:MOOC的自身特點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計理念,基于知識塊的課程資源建設,界面友好的交互平臺,效果良好的教學新模式,新型的在線學習方法和師生關系,這些都是對我國高等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很好的啟示。
參考文獻:
[1] 焦建利. MOOC:大學的機遇與挑戰[J]. 中國教育網絡,2013(4).
[2] 劉繼斌. 對我國大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啟示[J].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