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琪,方路,賀錚錚,孫俊,汪林芬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藥干預對HIV感染者血清DAO及LPS水平的影響。方法用ELISA法分別檢測健康自愿者、HIV感染未治療者、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者、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者的血清DAO和LPS含量。結果HIV感染未治療組、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及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3組患者血清DAO和LPS含量均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與HIV感染未治療組相比,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和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患者血清DAO和LPS含量均一定程度的下降,差異有顯著性(P<0.05或0.01)。結論中醫藥干預一定程度可降低HIV感染患者血清DAO和LPS的水平,提示在臨床治療中應關注中醫藥對HIV感染患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
關鍵詞:艾滋??;二胺氧化酶;脂多糖;中醫藥
中圖分類號:R593.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4-0010-02
HIV感染可造成腸道屏障功能的受損,部分HIV感染者也可因腸屏障功能改變導致非感染性腹瀉和吸收障礙,維持HIV感染者腸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是減少腸道機會性感染和腹瀉的重要措施之一[1,2]。在艾滋病的臨床治療中,中醫藥可明顯改善患者腹瀉、納差等臨床癥狀,這是否與中醫藥改善患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受損有關,目前相關研究報道較少。為此,我們通過對104例HIV感染者和健康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DAO)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進行定量測定,簡要分析中醫藥治療對HIV感染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104例HIV感染者均經云南省CDC艾滋病確認實驗室確認、判定為HIV-1感染者。其中,HIV感染未治療組(A組),30例,未曾接受過任何HIV感染相關治療;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B組),36例,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HIV感染者,且治療時間滿1年以上;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C組),38例,接受純中醫藥治療的HIV感染者,且治療時間滿1年以上。另隨機選30例本院職工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D組)。
1.2方法受試者清晨空腹,用真空采血管采集靜脈血,靜置1-2h,置于離心機內以3000prm離心15min,分離血清,置-80℃保存備用。檢測時取出室溫解凍。應用美國CLOUD-CLONE公司下屬武漢優爾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人DAO和LPS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試劑盒,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在美國BioTek公司酶標儀450nm波長處讀取吸光值,用專業制作曲線軟件curveexpert1.40分析結果,取各標本均值進行統計分析。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血清DAO和LPS含量以(x±s)表示,多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34例受試者中,男性77例,占57.46%,女性47例,占42.54%,男女之比為1∶0.74;最大年齡71歲,最小年齡23歲,平均年齡42歲。
與對照組(D組)比較,HIV感染者未治療組(A組)、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B組)、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C組)患者的血清DAO和LPS水平均明顯增高,以A組增高最明顯(P<0.05或P<0.01);與HIV感染者未治療組(A組)比較,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和純中醫藥治療組患者血清DAO和LPS均一定程度下降(P<0.01),結果見表1。
表1各組血清二胺氧化酶和脂多糖含量變化(x±s)
序號組別例數DMO濃度值
(ng/mL)LPS濃度值
(ng/mL)
AHIV感染未治療組3015.540±3.466**133.771±113.233**
B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3611.689±2.991**##88.510±49.836**##
C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3810.596±4.299**##35.923±27.460*##
D健康對照組306.353±4.40017.243±7.716
注:與D組相比較,*P<0.05,**P<0.01;與A組相比較,##P<0.01。
3討論
腸道屏障功能是腸道所具有的特定功能,能阻止腸道內細菌及其分解產物經腸壁逸至機體內,腸道屏障功能受損往往導致腸道細菌移位,引發嚴重感染。DAO是人類和所有哺乳動物腸粘膜上層絨毛細胞中具有高度活性的細胞內酶,主要分布于腸道(占95%以上),以空、回腸活性最高,且主要位于腸絨毛頂端細胞內。腸粘膜和外周血中DAO活性能可靠地反應腸上皮細胞成熟度和完整性,其變化可反應腸粘膜屏障的功能狀態[3,4]。腸道屏障功能發生障礙時,將導致腸內菌群移位,菌群移位的程度可以通過測量血漿的革蘭氏陰性菌細胞膜組成成分LPS含量。因此,在臨床上,血DAO和LPS的檢測是目前常采用的間接監測腸屏障功能的方法之一。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HIV感染者和健康者血DAO和LPS水平,結果HIV感染者血DAO和LPS含量均高于健康者,提示HIV感染者腸道屏障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損。HIV感染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中西醫結合治療還是單純中醫藥治療的HIV感染者血DAO和LPS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水平,提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在維持HIV感染者腸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減少腸道機會性感染和腹瀉方面有一定積極作用。
HIV感染可導致腸屏障功能受損,其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但研究表明腸黏膜系統是HIV復制的重要貯存庫,在HIV的感染致病過程中,腸道黏膜先天免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5]。中醫藥治療艾滋病作用重點是調節機體免疫,本研究結果提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可一定程度改善HIV感染者血DAO和LPS水平,這是否與中醫藥調節腸道免疫,改善腸道黏膜天然免疫功能相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湯正好,臧國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腸屏障功能[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7,25(6):382-384.
[2]林瑞炮,林冰影.艾滋病142例臨床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3,21(5):363-364.
[3]SwankGM,DeitchEA.Roleofthegutinmultipleorganfailurep:Bacterialtranslocationandpermeabilitychanges[J].WorldSurg,1996,20(4):411-417.
[4]阮鵬,張全榮,龔作炯.肝硬化患者血漿二胺氧化酶及內毒素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4,14(1):44-45.
[5]張清仲,符林春,張苗苗,等.腸道天然免疫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及中醫藥干預研究概述[J].環球中醫藥,2011,4(5):392-395.
(收稿日期:2014-02-20)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藥干預對HIV感染者血清DAO及LPS水平的影響。方法用ELISA法分別檢測健康自愿者、HIV感染未治療者、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者、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者的血清DAO和LPS含量。結果HIV感染未治療組、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及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3組患者血清DAO和LPS含量均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與HIV感染未治療組相比,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和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患者血清DAO和LPS含量均一定程度的下降,差異有顯著性(P<0.05或0.01)。結論中醫藥干預一定程度可降低HIV感染患者血清DAO和LPS的水平,提示在臨床治療中應關注中醫藥對HIV感染患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
關鍵詞:艾滋?。欢费趸?;脂多糖;中醫藥
中圖分類號:R593.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4-0010-02
HIV感染可造成腸道屏障功能的受損,部分HIV感染者也可因腸屏障功能改變導致非感染性腹瀉和吸收障礙,維持HIV感染者腸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是減少腸道機會性感染和腹瀉的重要措施之一[1,2]。在艾滋病的臨床治療中,中醫藥可明顯改善患者腹瀉、納差等臨床癥狀,這是否與中醫藥改善患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受損有關,目前相關研究報道較少。為此,我們通過對104例HIV感染者和健康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DAO)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進行定量測定,簡要分析中醫藥治療對HIV感染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104例HIV感染者均經云南省CDC艾滋病確認實驗室確認、判定為HIV-1感染者。其中,HIV感染未治療組(A組),30例,未曾接受過任何HIV感染相關治療;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B組),36例,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HIV感染者,且治療時間滿1年以上;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C組),38例,接受純中醫藥治療的HIV感染者,且治療時間滿1年以上。另隨機選30例本院職工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D組)。
1.2方法受試者清晨空腹,用真空采血管采集靜脈血,靜置1-2h,置于離心機內以3000prm離心15min,分離血清,置-80℃保存備用。檢測時取出室溫解凍。應用美國CLOUD-CLONE公司下屬武漢優爾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人DAO和LPS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試劑盒,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在美國BioTek公司酶標儀450nm波長處讀取吸光值,用專業制作曲線軟件curveexpert1.40分析結果,取各標本均值進行統計分析。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血清DAO和LPS含量以(x±s)表示,多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34例受試者中,男性77例,占57.46%,女性47例,占42.54%,男女之比為1∶0.74;最大年齡71歲,最小年齡23歲,平均年齡42歲。
與對照組(D組)比較,HIV感染者未治療組(A組)、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B組)、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C組)患者的血清DAO和LPS水平均明顯增高,以A組增高最明顯(P<0.05或P<0.01);與HIV感染者未治療組(A組)比較,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和純中醫藥治療組患者血清DAO和LPS均一定程度下降(P<0.01),結果見表1。
表1各組血清二胺氧化酶和脂多糖含量變化(x±s)
序號組別例數DMO濃度值
(ng/mL)LPS濃度值
(ng/mL)
AHIV感染未治療組3015.540±3.466**133.771±113.233**
B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3611.689±2.991**##88.510±49.836**##
C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3810.596±4.299**##35.923±27.460*##
D健康對照組306.353±4.40017.243±7.716
注:與D組相比較,*P<0.05,**P<0.01;與A組相比較,##P<0.01。
3討論
腸道屏障功能是腸道所具有的特定功能,能阻止腸道內細菌及其分解產物經腸壁逸至機體內,腸道屏障功能受損往往導致腸道細菌移位,引發嚴重感染。DAO是人類和所有哺乳動物腸粘膜上層絨毛細胞中具有高度活性的細胞內酶,主要分布于腸道(占95%以上),以空、回腸活性最高,且主要位于腸絨毛頂端細胞內。腸粘膜和外周血中DAO活性能可靠地反應腸上皮細胞成熟度和完整性,其變化可反應腸粘膜屏障的功能狀態[3,4]。腸道屏障功能發生障礙時,將導致腸內菌群移位,菌群移位的程度可以通過測量血漿的革蘭氏陰性菌細胞膜組成成分LPS含量。因此,在臨床上,血DAO和LPS的檢測是目前常采用的間接監測腸屏障功能的方法之一。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HIV感染者和健康者血DAO和LPS水平,結果HIV感染者血DAO和LPS含量均高于健康者,提示HIV感染者腸道屏障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損。HIV感染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中西醫結合治療還是單純中醫藥治療的HIV感染者血DAO和LPS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水平,提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在維持HIV感染者腸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減少腸道機會性感染和腹瀉方面有一定積極作用。
HIV感染可導致腸屏障功能受損,其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但研究表明腸黏膜系統是HIV復制的重要貯存庫,在HIV的感染致病過程中,腸道黏膜先天免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5]。中醫藥治療艾滋病作用重點是調節機體免疫,本研究結果提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可一定程度改善HIV感染者血DAO和LPS水平,這是否與中醫藥調節腸道免疫,改善腸道黏膜天然免疫功能相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湯正好,臧國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腸屏障功能[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7,25(6):382-384.
[2]林瑞炮,林冰影.艾滋病142例臨床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3,21(5):363-364.
[3]SwankGM,DeitchEA.Roleofthegutinmultipleorganfailurep:Bacterialtranslocationandpermeabilitychanges[J].WorldSurg,1996,20(4):411-417.
[4]阮鵬,張全榮,龔作炯.肝硬化患者血漿二胺氧化酶及內毒素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4,14(1):44-45.
[5]張清仲,符林春,張苗苗,等.腸道天然免疫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及中醫藥干預研究概述[J].環球中醫藥,2011,4(5):392-395.
(收稿日期:2014-02-20)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藥干預對HIV感染者血清DAO及LPS水平的影響。方法用ELISA法分別檢測健康自愿者、HIV感染未治療者、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者、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者的血清DAO和LPS含量。結果HIV感染未治療組、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及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3組患者血清DAO和LPS含量均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與HIV感染未治療組相比,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和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患者血清DAO和LPS含量均一定程度的下降,差異有顯著性(P<0.05或0.01)。結論中醫藥干預一定程度可降低HIV感染患者血清DAO和LPS的水平,提示在臨床治療中應關注中醫藥對HIV感染患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
關鍵詞:艾滋病;二胺氧化酶;脂多糖;中醫藥
中圖分類號:R593.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4-0010-02
HIV感染可造成腸道屏障功能的受損,部分HIV感染者也可因腸屏障功能改變導致非感染性腹瀉和吸收障礙,維持HIV感染者腸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是減少腸道機會性感染和腹瀉的重要措施之一[1,2]。在艾滋病的臨床治療中,中醫藥可明顯改善患者腹瀉、納差等臨床癥狀,這是否與中醫藥改善患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受損有關,目前相關研究報道較少。為此,我們通過對104例HIV感染者和健康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DAO)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進行定量測定,簡要分析中醫藥治療對HIV感染者腸道屏障功能的影響。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104例HIV感染者均經云南省CDC艾滋病確認實驗室確認、判定為HIV-1感染者。其中,HIV感染未治療組(A組),30例,未曾接受過任何HIV感染相關治療;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B組),36例,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HIV感染者,且治療時間滿1年以上;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C組),38例,接受純中醫藥治療的HIV感染者,且治療時間滿1年以上。另隨機選30例本院職工健康體檢者作為正常對照組(D組)。
1.2方法受試者清晨空腹,用真空采血管采集靜脈血,靜置1-2h,置于離心機內以3000prm離心15min,分離血清,置-80℃保存備用。檢測時取出室溫解凍。應用美國CLOUD-CLONE公司下屬武漢優爾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人DAO和LPS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試劑盒,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在美國BioTek公司酶標儀450nm波長處讀取吸光值,用專業制作曲線軟件curveexpert1.40分析結果,取各標本均值進行統計分析。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血清DAO和LPS含量以(x±s)表示,多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34例受試者中,男性77例,占57.46%,女性47例,占42.54%,男女之比為1∶0.74;最大年齡71歲,最小年齡23歲,平均年齡42歲。
與對照組(D組)比較,HIV感染者未治療組(A組)、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B組)、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C組)患者的血清DAO和LPS水平均明顯增高,以A組增高最明顯(P<0.05或P<0.01);與HIV感染者未治療組(A組)比較,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和純中醫藥治療組患者血清DAO和LPS均一定程度下降(P<0.01),結果見表1。
表1各組血清二胺氧化酶和脂多糖含量變化(x±s)
序號組別例數DMO濃度值
(ng/mL)LPS濃度值
(ng/mL)
AHIV感染未治療組3015.540±3.466**133.771±113.233**
BHIV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組3611.689±2.991**##88.510±49.836**##
CHIV感染純中醫藥治療組3810.596±4.299**##35.923±27.460*##
D健康對照組306.353±4.40017.243±7.716
注:與D組相比較,*P<0.05,**P<0.01;與A組相比較,##P<0.01。
3討論
腸道屏障功能是腸道所具有的特定功能,能阻止腸道內細菌及其分解產物經腸壁逸至機體內,腸道屏障功能受損往往導致腸道細菌移位,引發嚴重感染。DAO是人類和所有哺乳動物腸粘膜上層絨毛細胞中具有高度活性的細胞內酶,主要分布于腸道(占95%以上),以空、回腸活性最高,且主要位于腸絨毛頂端細胞內。腸粘膜和外周血中DAO活性能可靠地反應腸上皮細胞成熟度和完整性,其變化可反應腸粘膜屏障的功能狀態[3,4]。腸道屏障功能發生障礙時,將導致腸內菌群移位,菌群移位的程度可以通過測量血漿的革蘭氏陰性菌細胞膜組成成分LPS含量。因此,在臨床上,血DAO和LPS的檢測是目前常采用的間接監測腸屏障功能的方法之一。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HIV感染者和健康者血DAO和LPS水平,結果HIV感染者血DAO和LPS含量均高于健康者,提示HIV感染者腸道屏障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損。HIV感染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中西醫結合治療還是單純中醫藥治療的HIV感染者血DAO和LPS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水平,提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在維持HIV感染者腸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減少腸道機會性感染和腹瀉方面有一定積極作用。
HIV感染可導致腸屏障功能受損,其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但研究表明腸黏膜系統是HIV復制的重要貯存庫,在HIV的感染致病過程中,腸道黏膜先天免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5]。中醫藥治療艾滋病作用重點是調節機體免疫,本研究結果提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可一定程度改善HIV感染者血DAO和LPS水平,這是否與中醫藥調節腸道免疫,改善腸道黏膜天然免疫功能相關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湯正好,臧國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腸屏障功能[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7,25(6):382-384.
[2]林瑞炮,林冰影.艾滋病142例臨床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3,21(5):363-364.
[3]SwankGM,DeitchEA.Roleofthegutinmultipleorganfailurep:Bacterialtranslocationandpermeabilitychanges[J].WorldSurg,1996,20(4):411-417.
[4]阮鵬,張全榮,龔作炯.肝硬化患者血漿二胺氧化酶及內毒素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4,14(1):44-45.
[5]張清仲,符林春,張苗苗,等.腸道天然免疫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及中醫藥干預研究概述[J].環球中醫藥,2011,4(5):392-395.
(收稿日期:2014-0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