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因其具有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技能,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等功能,而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初一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應該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因為初一是整個中學過程的起始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閱讀習慣與閱讀品質等各方面還沒有定型,可塑性很大,只要我們對之加以正確的引導,就很容易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初中一年級空余時間相對比較多,有利于我們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那么,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的具體途徑是什么呢?
整體而言,我們應該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得法于課內,遷移至課外,將課堂內外的閱讀活動貫通融合,教會學生閱讀、品鑒課外讀物的基本方法,激發學生濃厚的、持久的閱讀興趣,在“潤物細無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方法如下:
一、立足教材文本的課內閱讀,授予學生閱讀技巧
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關系為: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延伸。所以,必須立足于課內閱讀,并在課內閱讀教學時,授予學生閱讀、理解、品鑒、比較文本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課內閱讀與鑒賞過程中逐步掌握閱讀文學作品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拓展延伸到課外文學作品的閱讀中去。例如,在學習每一種新體裁的課文后,教師要總結學習這種體裁的課文應掌握的各種知識點,以后在教授相同體裁的課文時,學生可以根據已有的文學作品閱讀經驗開展自主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逐漸學會概括文本主要內容,運用列表法歸納主要知識等。比如,教學記敘文,應該教給學生尋找記敘文的六個基本要素的具體方法;教學說明文,應該教給學生把握文本的說明對象與說明方法的方法;教學議論文,應該教給學生把握文本的中心論點和論證方法的基本方法。再如,教學文言文,應該教給學生將古漢語知識進行歸類的學習方法;教學古典詩詞應該教給學生背誦、默寫、品鑒經典名句的技能。
二、運用多種手法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的激發可以從教材開始。因為,學生每天都與教材朝夕相處,親密接觸,而教材的體裁、題材、內容、風格等均豐富多彩。故此,教學《松樹金龜子》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法布爾的《昆蟲世界》;教學《巍巍中山陵》,可以補充交代孫中山的奮斗經歷,讓學生閱讀有關他的作品,進一步認識孫中山的崇高精神;教學寫景狀物的《春》、《夏》、《濟南的冬天》等課文時,引導學生搜集課外描寫相應季節的其他文學藝術作品,再開展一個寫景散文或者詩歌朗讀會。還可以從學生每天的日常生活入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我國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很多的傳統節日,可以引導學生在上述節日來臨之時,搜集與閱讀與之相關的文學作品,以此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因為初一的學生年齡小,自覺性較差,有人連學習任務都不能完成,更談不上主動閱讀課外書。因而,一開始教師應規定閱讀內容,布置閱讀任務。例如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之后,把作品的作者、主要內容等記錄下來,這既是一種任務約束,也是一種知識積累。學生一旦完成了教師指定的閱讀任務,教師應該及時加以表揚與鼓勵。檢查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閱讀了經典著作,可讓學生進行講故事比賽,并進行評比給予獎勵;可以編制“學生課外閱讀記錄表”,把學生閱讀過的書目記錄在表上,定期評比交流。
經過一定時間的指導性閱讀,學生從閱讀中體會到了閱讀的樂趣,他們就會主動尋找課外書來閱讀,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會逐漸形成。
四、鼓勵學生交流閱讀心得,分享閱讀快樂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外閱讀,知識儲備逐漸豐厚。為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搭建“讀書交流”平臺,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讀書體會,交換閱讀書目。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夠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五、為學生提供廣泛的閱讀空間
學生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一旦被激發,就要設法為學生拓寬閱讀的空間,比如,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童話、游記、科幻小說故事、百科全書、名人故事等。學生可以選擇全部閱讀,也可以選擇部分閱讀。此外,教師還應該與家長經常聯系,動員家長為孩子購買適合他們閱讀的報刊雜志等。
受辦學條件的限制,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不足問題非常普遍。教師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動員每位學生捐書,設立班級圖書角;也可以鼓勵經濟條件好的同學多買一些優秀書籍,學生間互相傳閱,互通有無;還應該鼓勵學生經常到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借閱書報雜志等,以此保證充足的閱讀資源,讓學生每天有書可讀。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倍鸥σ舱f:“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灰獙W生養成了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能夠大量地閱讀課外書,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就會逐步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夠豐富他們的人文素養,提高素質。所以,從初一開始,我們就要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與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終身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曹劼 江蘇省泰興市西城初級中學 2254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