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勝 劉宇婷
摘 要:高校學生骨干隊伍的建設,是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渠道,積極探索、構建有效的學生骨干培訓體系,通過培訓一支能力過硬素質優秀的骨干隊伍,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生中的模范帶頭作用,既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高校發展的客觀需要。
關鍵詞:高校學生;學生骨干;培訓體系
高校學生骨干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骨干力量,是高校很多工作順利開展的引領者、推動者。高等學校快速擴張,師資力量補充不足和辦學經費增長有限的情況下,高校學生骨干的角色顯得更為突出和重要。培養學生骨干站在學校發展、同學成長的整體格局中,充分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功能,投身學校的改革發展,質量建設,真正成為學校管理部門的得力助手,未來國家的戰略儲備人才。
1.大學生骨干理論素質現狀
資料顯示廣大學生骨干,高度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度評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并對中國的政治制度、政黨制度、民族制度、社會制度也給予了肯定。97.1%的被訪學生骨干認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指導,最終能實現人民共同富裕;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夠包融人們多元化的價值觀占84.3%;認為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切實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權利,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的民主優勢占96.4%;認為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政黨制度比西方的兩黨制、多黨制更適合中國的國情占95.7%。認為我們的社會機會相對均等,基本公平占70.4%。“211工程”的重點院校的學生骨干要比普通學校的學生骨干政治參與的形式要多,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權利,并擁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政治思想理論,實踐自己的政治抱負;學校位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學生骨干要比學校位于內地欠發達地區的學生骨干擁有更多機會和采用更多形式來參與政治。鑒于此,國家應該從大局考慮,將學生骨干的培養資源多向欠發達地區和非重點院校傾斜。
2.大學生骨干培養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骨干理論素質培養通常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為契機,各高校不斷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大學生骨干理論素質培養的覆蓋面,但是在培訓規模與培訓質量之間就會形成一定的矛盾,一些院校出現了重規模輕質量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培訓的效果。在實行普遍培養的同時,必須加大重點對象的培訓力度,提高骨干分子的理論素質,通過骨干分子的不斷提高,帶動影響周圍的人。在擴大培訓規模的同時,若不進行培訓結構的優化,必然會影響普遍培養的效果,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重點培養的效果。要真正提高大學生骨干的德育素質、理想道德情操和組織工作能力,就必須堅持培訓的長期性和持續性,建立必要的長效機制,結合現實需要以使培訓成為常態。目前,各高校較多地采用集中培訓的模式,以短期培訓為主,長期培訓的制度尚未健全,長效考核機制與晉級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完善。往往是根據國家或上級的需要,組織臨時培訓走過場,沒有真正意識到長期培訓的意義所在,大學生骨干理論素質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工程,只有常抓不懈,才能真正看到效果,實現最初的培養目標。
3.高校學生骨干培訓體系的構建
3.1培訓需求分析
學生骨干的培訓應該是有目的進行,因此,培訓前需要進行需求分析。根據需求來指導培訓計劃的制定,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會單純地為培訓而培訓。培訓需求分析從組織(如學生會、班級、黨支部等)、工作、個人三個方面進行。組織分析指確定組織范圍內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計劃符合組織的整體目標和要求。具體是指對組織的組織結構、組織目標及組織優劣等加以分析,從而估計出學生骨干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培訓。工作分析指學生骨干達到理想的工作效果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個人分析是將學生骨干現有的水平與未來對學生骨干能力的要求進行比較,發現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差距。培訓需求的調查方法通常有:問卷調查法:向需要進行培訓的學生骨干發出培訓需求問卷,讓學生骨干結合自己的工作任務和個人發展提出培訓需求;召開會議法:對不同組織的骨干進行開會,將骨干提出的需求進行歸類總結,確定需要培訓的內容。
3.2培訓課程設計
在整個培訓體系中,培訓課程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據本文作者在我校學生骨干中所做的培訓需求調查發現,盡管在調查中對培訓的需求有很多,但歸類來看,培訓內容包括三個層次,即知識培訓、技能培訓和素質培訓。知識類的培訓通常針對各級組織的新骨干,因為知識類的培訓通常是讓骨干了解自己從事目前這份工作需要儲備哪些知識,了解具體崗位的內容為主,這些知識也包含常識類的知識,例如:管理常識、學校文化、哲學常識等。技能類的培訓通常要求學生骨干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的應對處理,提高處理各類事件的能力。例如:某學生組織在活動中出現了意外傷害事件,那么該組織的學生骨干能夠迅速的做出處理此類事件的決定,首先通知校醫院,同時聯系輔導員、學生管理部門和保衛部門。素質類的培訓屬于較高層次的培訓,此類培訓通常是為了開發優秀學生骨干的潛能,通常安排在高年級學生中,因為這部分骨干已經熟悉學校的各項流程,并且有著豐富的經歷。一般來說,高層次的學生骨干(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各部部長)主要偏向于知識培訓與素質培訓,而一般學生骨干(各部門干事)則傾向于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但它最終是由培訓者的能力與預期的職能之間的差異所決定的。
4.結束語
高校學生骨干隊伍的建設,是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渠道,積極探索、構建有效的學生骨干培訓體系,通過培訓一支能力過硬素質優秀的骨干隊伍,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生中的模范帶頭作用,既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高校發展的客觀需要。近年來,我國對高校學生干部十分重視,學生干部培訓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本文主要剖析了大學生骨干培訓現階段面臨的問題,以及針對這一系列問題需要的優化策略,從而達到提供高校大學生骨干培訓的效率這一目的。
參考文獻:
[1]陶柳青.論高校學生干部培訓體系的構建[J].文教資料,2013
[2]卞松華.有關構建學生干部培訓體系的研究[J].企業文化,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