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三川”惠民這一年——來自汶川、北川、青川的2013年人社工作報告

2014-09-22 09:04:38杜曉紅張忠文
四川勞動保障 2014年5期
關鍵詞:培訓

余 雷 杜曉紅 張忠文 江 維

“三川”——汶川、北川、青川,三個“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極重災區縣。

時日紛飛,度盡劫波,春回大地,一切已改變,一切正改變!經過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扶持,經過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經過災區群眾的不屈不撓,“三川”如今已從廢墟中站起,在災難中重生。

“5.12” 特大地震六周年之際,重走“三川”,所到之處一派新氣象,萬山新畫卷。尤其是透過2013年“三川”人社部門的民生工程檔案,記錄著攻堅克難、苦干實干的奮斗歷程,呈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復重建美好家園的突出業績,展現出災區人社干部職工從悲壯走向豪邁的精神風貌和頑強務實的工作作風。

汶川:促進就業創業 踐行惠民理念

2013年,汶川縣人社局堅持以保穩定、促發展、保民生、促就業為工作重點,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宗旨,積極構建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拓寬就業渠道,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穩步推進。

亮點:2013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900人,勞務轉移輸出15026人,實現勞務收入20255萬元。城鄉居保覆蓋26026人。為560余名農民工追回工資426.48萬元。

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就業創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汶川縣人社局按照“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要求,集中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踴躍參加在茂縣、若爾蓋舉行的專場招聘會,積極組織該縣農民工參加全州第三屆農民工技能大賽,并取得優異成績。“7·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后,縣人社局積極主動與各用工企業銜接,收集用工信息及時發布給各鄉鎮社區,并結合當前市場需求和培訓學員的實際情況,切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城鄉勞動者技能。去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900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77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4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526人,創業培訓60人,在崗培訓470人,品牌培訓10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95個,提供就業崗位6000余個,提供免費職介登記200余人次,免費就業指導689人次。

促進婦女居家靈活就業

為了有效緩解城鄉居民尤其是婦女就業難、創業難、致富難等突出問題,汶川縣人社局采取深入宣傳動員、出臺優惠政策、加強技能培訓、搭建就業平臺等措施,積極促進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良性互動,促進婦女就業增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縣人社局科學制定了針對城鄉婦女的培訓計劃,大力開展種養植(殖)業和羌繡、廚師、理發等各類實用技術、職業技能培訓,逐步形成“訂單式培訓、菜單式教學、遞進式就業”的培訓新格局,力爭做到“培訓一個、就業一個、致富一個”。出臺了《汶川縣推動落實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促進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方案》,為123名婦女申請到小額財政貼息貸款721.5萬元,同時,在婦女創業方面適當給予農資、房租、水電費等優惠和技術指導服務,及時提供市場信息。深入實施“農村婦女家門口就業工程”,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解決城鄉婦女家門口就業問題;組織引領廣大婦女參與種養植(殖)業發展、農家樂創辦、藏羌風情園打造、商鋪盤租經營等,實現多種形式就近就業;積極發展羌繡、旅游紀念品等手工藝品制作,讓城鄉婦女尤其是農村婦女實現“家中致富”;充分對接縣內企業用工需求,按照就近自愿原則為城鄉婦女就業牽線搭橋。

全面推進各項社會保險工作

汶川縣人社局堅持以“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為優先目標,以完善制度,擴大覆蓋面為重點,以強化宣傳、優化服務為手段,全面推進社會保險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去年,全縣企業養老保險參保10009人,征收養老保險基金7778萬元;工傷保險參保達9901人,征收工傷保險基金251萬元;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861人,征收生育保險基金99.84萬元;全縣城鄉居保覆蓋人數為26026人,其中參保繳費人數為16960人,征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521.55余萬元;失業保險參保9421人,征收失業保險基金980萬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26100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21503人,征收醫療保險基金5490萬元。

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為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汶川縣人社局始終把農民工工資清欠作為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重點內容來抓,定期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用工單位遵守勞動合同法情況專項檢查”“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交納”等專項檢查活動,每月在縣人民政府常務會上通報當月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情況,并嚴格執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全年,檢查用人單位90余戶,涉及勞動者4900余人,為560余名農民工追回工資426.48萬元,共計收繳在建工程農民工工資保證金885萬元,涉及工程90余個。

推進人社工作創新發展

為扎實推動汶川縣全民健康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縣人社局認真編制標準體系表,制定了《標準化導則》《就業公共服務基本術語》等服務基礎標準15個,《處置突發工作預案》《機構編制工作制度》等服務保障標準28個,《健康評估就業技能培訓工作指南》《病患陪護就業技能培訓工作指南》等服務提供標準12個,《局長崗位責任制》《辦公室責任制》等崗位手冊6個,通過健全工作機制,組織標準實施等手段,扎實推進了全民健康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的有序開展。

為推動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縣人社局積極推行《農民工公寓服務管理制度》等十余項制度,除每年給予農民工公寓適當補貼外,每季度還對表現突出者進行表彰獎勵。農民工公寓還開設流動黨員夜校,成立農民工協會,建立健全求職、招聘、培訓以及法律援助等功能,每月組織開展兩次培訓,涉及種養、駕駛、焊接等專業,農民工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免費聽課,從而幫助農民工提高就業技能,拓展就業渠道。

▲送技能培訓到村

北川:提升服務質量 打好惠民基礎

過去的一年里,北川縣人社局認真開展“中國夢”“走群眾路線”“向蘭輝同志學習”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以民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積極爭創全國人社系統“優質服務窗口”,按照“就業保民生、社保安民心”的目標要求,狠抓就業創業工作,不斷擴寬社會保障覆蓋面,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穩步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亮點: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537人,促進3000名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以內。全縣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8.83萬人,參保率為99.85%,24987名城鄉居民領取養老金。審批小額擔保貸款666萬元;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創業12人;在崗農民工培訓860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2182人,創業培訓438人。全年共檢查各類用人單位85戶,糾正違規行為22起,補簽勞動合同32份,為453名勞動者追回勞動報酬422萬元。

就業服務體系更完善

北川縣人社局以創建全國人社系統“優質服務窗口”為契機,按照“五個統一”的標準,投入資金1100萬元,全面完成了33個鄉鎮(社區)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站)建設任務,并統一配置了電腦、打印機、觸摸屏、LED大屏電視等辦公設施,配備60名協理員。建立覆蓋全縣的就業信息網絡平臺,形成了覆蓋縣、鄉鎮、社區三級的就業服務體系,免費發布用工信息3萬余條,幫助2000余人實現就業。就業指導中心累計達到12個,為156名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實習崗位。

就業狀況調查下狠功

北川縣人社局全面開展勞動者就業狀況入戶調查,走訪調查群眾5200戶,1.35萬人,并建立了臺賬;組織開展全縣失業狀態調查工作,調查企業123家,涉及失業人員400余人,建立了失業人員情況臺賬;大力開展北川—山東產業園區企業生產、用工信息調查工作,對入園的23家企業逐一調查,建立了企業生產、用工臺賬。通過開展調查,做到了家底清,情況明,進而據實擬定就業困難人員、被征地農民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計劃,根據就業困難群體的不同年齡結構、文化程度、技能水平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政策幫扶、聯系指導,在服務管理上狠下功夫,做實“長效化”“精細化”服務。

公益崗位開發更有力

針對“5·12”特大地震后,全縣失地農民多、“4050”人員多、殘疾人多等具體情況,縣人社局以北川新縣城建設發展、城市管理和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契機,大力開發保潔、保綠、市政設施維護、羌文化傳承等公益性崗位,實行托底安置,破解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難題。

羌繡特色產業更突出

北川縣積極打造羌繡實訓基地,使傳統的羌繡產品進入市場變為商品,幫助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全縣共有以北川繡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羌繡公司12家,申報縣級羌繡拔尖人才1名,成功申報了綿陽市張桂熙羌繡大師工作室1個,市級羌繡定點培訓學校2家,建立社區羌繡基地8個。縣人社局還建立了專業的羌繡培訓機構和師資隊伍,以強化羌繡初、中級工及傳承人的培訓,使培訓的專業性更強,質量更高,全年舉辦羌繡培訓班6期,共計培訓941人。同時,做好實用性羌繡產品與藝術性羌繡產品的多層次發展,采取“羌繡制作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全縣3000名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積極協助市人社局和市鑒定中心開展《羌繡制作工職業標準》審定及《羌繡教材》編寫工作,為推動羌繡規范化、職業化、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社會保障卡發放快推進

社會保障卡是持卡人享有社會保障權益和公共就業服務權益的電子憑證,具有信息錄入、信息查詢、業務辦理等基本功能,是政府方便參保群眾、改善及提升民生服務的重要手段。自2012年10月社保卡發放工作正式啟動以來,縣人社局落實專人采集、清理參保人員基礎信息,與財政、公安、金融等相關部門共同做好發卡準備工作,截至2013年12月,市局信息中心審核檔案達13.6萬件,為讓社會保障卡盡快走進北川百姓的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縣人社局積極探索涉及千家萬戶的社保檔案的管理方式,按照檔案達標規范要求,投資30余萬元,對全縣5萬余件社保檔案進行了規范整理,并率先建立了電子檔案,實現電子化管理,使“記錄一生、管理一生、跟蹤一生、服務一生”的社保檔案實現了電子化管理。

人事人才工作新發展

北川縣人社局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和“大人才”觀念,全年考核招聘民族地區陽光天使10名,鄉鎮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3名,教育部直屬師范學校免費師范生和研究生15名,選聘大學生村官28名,“三支一扶”志愿者3名,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22名,招錄公務員14名。舉辦干部培訓班2期,培訓事業干部180名。辦理大中專畢業生登記報到330名,辦理人事代理 190人。

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抓落實

縣人社局嚴格執行建筑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堅決執行未簽訂保證金三方協議的建筑施工企業不予發放施工許可證的硬性規定,提前預防和及時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加強保證金征收和管理力度,嚴格按照規定審核、辦理保證金退還工作,實施欠薪報告制度,并及時召開聯席會議,確保保證金制度落到實處,進一步夯實維護農民工權益的制度基礎。

“兩網化”建設顯成效

縣人社局科學劃分網格體系,全面建立起縣、鄉鎮、社區三級網格,實現了網格全覆蓋。采取分重點、分階段、以點帶面等方法抓好信息采集工作,與社保、工商、地稅系統的數據進行比對,基本實現了信息共享、數據比對、統計分析、分類管理、預警預測等功能,實現對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支付、社保繳納、勞動制度建立等信息的動態監控,進一步夯實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機制基礎。

“優質服務窗口”樹形象

北川縣人社局始終堅持“以民為本、服務至上”的理念,把群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打造一流的服務隊伍、一流的服務設施、一流的服務水平,實施“五堅持、零缺陷”舉措,即堅持服務民生,做到對接零障礙;堅持公開透明,做到辦事零失誤;堅持便民利民,做到群眾零投訴;堅持關愛群眾,做到服務零距離;堅持“創先爭優”,做到考核零淘汰,成功創建全國人社系統“優質服務窗口”。

青川:為民辦好實事 落實惠民政策

2013年,青川縣人社局以服務于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以保障民生、服務人才為目標,以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加強作風建設為抓手,凝心聚力,真抓實干,艱苦奮斗,主動作為,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穩步推進。

亮點:全年新增城鎮就業202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258人,困難對象就業546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全縣打造產業園區成功創業360人,帶動就業1500余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694萬元。新建縣內外就業基地10個,轉移輸出就業7.6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8.664億元。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97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10.5萬人。

統籌城鄉就業政策落實到位

青川縣人社局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結合工作實際,以縣政府名義下發《關于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統籌推進城鄉就業的政策文件,召開就業聯席會議,從五個方面加大創業就業工作力度。會同財政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監管核實工作的通知》,充分釋放政策保障更高質量就業的潛能和效力。城鎮新增二、三產業就業崗位5730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91%,其中新增工業就業崗位(含建筑業和服務業)5730個。

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初顯

縣人社局進一步完善了促進創業的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監督考核五項工作機制,在充分走訪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六園一區”創業發展規劃,儲備了42個創業項目,建立了三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孔溪小微企業創業園、青溪旅游創業園、竹園工業創業園等4個創業就業基地,打造了喬莊至木魚、金子山至青溪兩條創業帶。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694萬元,成功創業360人,帶動就業1500余人,實現了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建成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5家,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12人,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183人。

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加強

青川縣人社局通過政府公開招標,采購4家實體培訓機構,并組織人員對培訓機構的辦學資金、設施設備、教學實訓場地、師資狀況等進行了實地考察指導,從源頭把好培訓質量關。完善財政、人社聯動管理模式,加強對培訓前期的開班備案審查,對培訓中期的培訓學時、培訓對象、培訓人數現場抽查,對培訓后期就業安置進行核查,并上網公示培訓狀況及資金撥付情況,努力做到培訓人員、培訓課時、就業安置、技能鑒定的真實性。全年共計培訓農民工4200人,協助培訓旅游從業人員3000人次,培訓后就業率達90%。

就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縣人社局深入開展“四進四送”(“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進家庭;送政策、送技能、送崗位、送服務)就業服務活動,舉辦春風送崗暨遠程視頻招募會、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招聘周等活動10場,提供就業崗位12800余個,達成意向性用工協議3800余人次。與娃哈哈集團、長虹集團等企業合作建立了遠程視頻求職信息平臺,近100家企業適時網上發布就業崗位信息上百萬個。在繼續鞏固與浙江、廣東等省建立的17個勞務合作基地的基礎上,新建縣內外就業基地10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247個,轉移輸出就業7.6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8.664億元。深入開展“充分就業社區”“充分就業街道”創建活動,激勵各社區和街道不斷提升就業服務能力,目前全縣“充分就業社區”已達13個。

青川縣人社局為農民工追討被拖欠工資

超額完成擴面征繳

青川縣人社局加大政策宣傳引導,整合經辦管理服務資源,實施“五險合一”一票征收,做到應保盡保、應繳盡繳,實現各險種參保人數和保費征收穩步增長。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97萬人,征收基金1.68億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覆蓋8268人,征收基金9627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10.5萬人,參保繳費7.5萬人,征繳基金1580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86萬人,征收基金3531萬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1萬人,工傷保險參保0.8萬人,征收基金258萬元;生育保險參保3000人,征收基金19.3萬元;失業保險參保4480人,征繳基金320萬元。

社保待遇水平提升

去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后,全縣6802名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增養老金162元;8726名企業退休人員按月享受養老待遇,年發放養老金12922萬元;2338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月享受養老待遇,年發放養老金9500余萬元;2900名農村和城鎮居民按月享受養老待遇,年發放養老金1900余萬元;年發放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待遇950余萬余元;城鎮居民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費用1976萬多元(含大病醫療救助90萬元);全年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政策惠及15萬余人,惠及社會保險資金2.7億元。

經辦服務水平逐步提高

為了讓廣大群眾“知曉政策、看得明白、辦得快捷”,縣人社局印發了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政策資料20余萬份,編制《社會保險征收、待遇支付、轉移辦理流程》20多項,制作社會保障電視宣傳專題10期,發送社保短信40余萬條,組織流動宣傳隊到社區、居民小區、街頭、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向廣大宣傳社會保險政策,讓惠民政策走進千家萬戶。此外,縣人社局還抽調二十多名工作人員,不分上下班,不分晝夜,連續奮戰3個多月,完成了金保工程數據清理。“金保工程”社會保障“五險合一” 在去年5月底實現聯網上線試運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在全市率先實現聯網上線。

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青川縣人社局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采取優惠政策吸引人才,不斷壯大人才隊伍,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組織招錄縣、鄉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82名,會同組織等部門招錄選調生9名。二是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戰略,公開考核聘用碩士研究生6名,全縣累計引進在崗碩士研究生11人。三是會同組織、教科、團縣委等部門統籌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招募“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大學生“村官”、“特崗教師”、“西部計劃志愿者”共151名。四是規范實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為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90名。五是出臺政策鼓勵專家、專業技術人才服務基層,到一線開展工作,組織推薦評審初、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500人,工人考工定級88人。六是對符合生活困難補助發放條件的企業軍轉干部按規定進行生活困難補助,不斷加強軍轉干部管理服務,積極推進軍轉干部自主擇業工作,盡力讓企業軍轉干部生活安定、思想穩定。

農民工工資拖欠有效遏制

青川縣人社局加強勞動用工規范管理,落實工作責任,進一步做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完善和加強農民工工資源頭監管保障機制。在嚴格執行農民工權益保護10項制度的基礎上,創新建立了政府投資類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備案財政撥款制度和非政府投資類項目農民工工資保障機制,形成了“一處拖欠,處處受限”的監管體系。加強《勞動合同法》和農民工維權知識宣傳力度,編印《建設領域企業及農民工工資維權“十知道”》5萬份,組織宣傳隊開展流動宣傳,送政策和維權常識進企業、農村、工地。深入推動帶薪休假、高溫勞動保護和女職工勞動保護法規政策的落實,扎實開展 “誠信用工、誠實勞動”活動及農民工工資支付、勞動合同簽訂、參加社會保險、整治非法用工專項檢查活動,健全預警防控機制,推行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通過一線排查、一線監察、一線仲裁、一線兌付,全年處理農民工工資案件98件,為5100余名農民工追討工資2160萬元,勞動監察投訴到期結案率100%。督促25家用人單位進行了社會保險登記,補繳社會保險費20萬余元,對違法用工企業發放責令整改通知書26份。

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逐步完善

縣人社局積極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及實施條例,加強對企業勞動關系的指導和監管服務,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簽訂率達96%。推進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建設,主動監察用人單位220戶,督促企業補簽勞動合同210余份,全縣建立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2個,和諧街道(鄉鎮)達80%以上。

仲裁和信訪工作不斷加強

縣人社局開辟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綠色通道”,不斷加強基層調解組織建設,縣、鄉、企業“階梯式”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網絡進一步健全。全年處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25件,當期結案率100%。健全完善信訪工作制度和落實了領導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定期組織干部下訪、矛盾排查化解和“一把手”進大廳制度,加強信息研判,落實穩控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妥善化解了一批信訪積案。

猜你喜歡
培訓
教師培訓
環球時報(2022-10-12)2022-10-12 15:21:59
2021CEDIA/CIT培訓(北京站)順利開啟
CIT培訓學院2021線上培訓系列報道(八)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系列報道(七)
培訓通知
教師培訓的實踐與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22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會議·培訓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不堪培訓重負,8歲女孩想"提前退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毛片免费在线|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亚洲天堂首页|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乳|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91九色最新地址|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日韩在线中文| 日本91视频| 超碰91免费人妻|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伊人无码视屏|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成人亚洲国产| 不卡午夜视频| 亚洲乱强伦|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20|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狠狠亚洲五月天|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色综合五月婷婷|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视频99| 免费在线观看av|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欧美激情成人网| 欧美a√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无码高清专区|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午夜啪啪福利|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亚洲国产系列| 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国产白丝av|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色首页AV在线|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八区|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