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如果單從理財的角度來看,余額寶的確在收益率上的優勢已不復存在。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8月23日和24日,對接余額寶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萬份收益分別為1.0997元和1.0993元,是自去年6月13日上線以來首次跌破1.1元。從對應的7日年化收益率來看,8月23日和24日已下降到4.146%和4.139%,為2013年下半年以來最低7日年化收益率水平。
此外,正因為余額寶的收益逐步回落,其在二季度規模增速也大幅放緩。業內專家表示,雖然余額寶現在擁有1.24億的用戶,被稱為世界上客戶數最多的貨基,但余額寶的暮年還是漸漸到了,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余額寶的收益率將跌破4%的臨界點,最終回落到3%至4%的區間,這使得其在收益上的競爭優勢不復存在。而筆者認為,余額寶的風光不再原因有三:
首先,自從阿里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額寶時,其規模一度瘋漲至4000億元,這讓傳統銀行業備感壓力。然而,余額寶的收益主要來源于銀行的協議存款(就是將用戶閑散資金匯聚起來與銀行進行議息談判),所以銀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余額寶的收益大小。
而隨著余額寶在銀行協議存款提前支取不罰息的特權被取消,這類貨幣基金的優勢便蕩然無存。況且貨幣基金是利率管制時代的階段性產品,而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貨幣基金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已是大勢所趨。
再者,余額寶誕生之后,它的盈利模式獲得了令人驚羨的成績,很多銀行和基金公司紛紛效仿,不斷復制出新的寶寶類產品,這就使得原來不大的市場更加緊張。況且,目前還有P2P、眾籌理財等更多理財方式也對其資金進行分流。
其三,余額寶的推出恰巧是去年6-7月間我國金融體系發生“錢荒”之時,銀行間貨幣市場利率一下飆升到7%左右,而隨著央行對貨幣市場資金供應的放松,并加強了對貨幣市場的監管力度。在今年春節以后,貨幣市場錢荒的現象得到根本扭轉,而余額寶的年化收益率也隨之逐步回落。那么寶寶類理財產品只能轉向債券、票據和非標資產。雖然這樣的市場風險雖然不會很大,但收益率自然也不會很高。
此外,今年以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日益嚴格,眾多銀行大舉調低銀行卡轉入寶寶類產品的資金限額,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寶寶類產品的靈活性和收益性。顯然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加強,對余額寶規模擴張和收益率的約束絕對不可小覷。
面對余額寶收益率的回歸常態,很多網民表示,雖然余額寶在啟發年輕人理財,這點上功不可沒,但是我們已經另尋到新的投資品種了。當然也有寶粉認為,對余額寶收益的直線下降感到非常遺憾,希望余額寶的收益率能夠上去。
筆者認為,余額寶濃厚的理財工具的色彩或將不再,而支付場景的開發將可能成為新的看點,因為余額寶當初在設計時主要功能是第三方支付,并非理財。如直接購物支付、轉賬、繳水電煤氣費、充手機話費、還信用卡、買彩票、買火車票、0元購機等等的功能,顯然余額寶的第三方支付功能是單純的理財產品無法比擬的。
如果單從理財的角度來看,余額寶的確在收益率上的優勢已不復存在。但方便用戶進行支付、轉賬、繳費等強大功能,這也是余額寶吸引用戶的魅力所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