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紅
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觀念、內容和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應進行必要的改革。雖然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學觀念、內容、方法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改革的力度還不夠。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的整體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受傳統教學觀念及方法的影響,許多教師仍然重傳授,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兩方面作些分析探討。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和方法缺乏創新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仍然存在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僵化的問題。在教學觀念上,許多教師還是將提高分數視為教學的重點,圍繞分數進行教學,只講授與考試相關的內容,缺乏知識的延展性;在教學方法上,由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在不少教師的教學思想中根深蒂固,導致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然采用該方法,缺乏創新。對學生而言,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相對枯燥,導致學生的興趣不高。對物理這門學科來說,一旦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就會嚴重影響學習質量的提高。
2.理論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聯系不夠緊密
物理是對實際操作要求較高的一門學科,單純學好理論知識并不代表已經掌握這門課程,重點是將理論與具體的應用結合起來。現階段,許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的物理課都存在過分重視理論講解,而開設實驗課相對較少的問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只限于死記硬背,缺乏真正理解,缺乏對抽象事物的想象。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物理課程的抽象性,實驗課的開設是必需的,物理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養成勤于動手的良好習慣。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開設物理實驗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實驗課的開設對物理的學習至關重要,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提高學生自己探究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的熱情。當然,實驗課的開設也是需要建立在學好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因此,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才能開展相應的實驗探究。例如,在《光的反射》教學中,學生應在基本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傳播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利用平面鏡、量角器、激光燈等實驗器材進行光的反射實驗。又如,在平面鏡成像這部分,可以利用蠟燭、鏡子這些簡單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學生通過實驗能較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
2.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物理課堂教學中
由于某些物理知識的抽象性,學生難以理解相應的知識規律,這時可適時引入多媒體技術,將一些抽象的知識通過視頻、圖像等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以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對于分子、原子這一部分,就很難通過實驗去驗證,教師也只限于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分子、原子模型,而多媒體能彌補這些不足。又如,在講物體的浮沉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潛水艇、熱氣球、孔明燈等引入具體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3.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將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的好奇心,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講到杠桿這部分知識時,可以引入人們常見的天平、剪刀、鉗子等,讓學生觀察思考,研究其工作原理;又如,在學習壓強這部分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腳印,在講完該部分內容后,繼續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后任務,如每位學生舉一個壓強的例子,并做出相應的解釋。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初中物理是物理學習的關鍵階段,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將多種教學手段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將物理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特約編輯南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