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國棟
2014版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各校的學生體質測試數據需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按要求審核后,通過 “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網”上傳至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這表明今后各校的學生體質數據必須經由教育行政部門檢測后才能上報,體質檢測工作將成為教育行政部門的一項常規工作。同時,2012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2013年5月下發的 《中小學學校體育工作等級評估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中均明確規定: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上報數據不真實或未按要求上報均實行 “一票否決制”,即學校綜合評估直接判為不合格。在這種直報形式和“高壓”政策下,還是有部分學校在領導重智輕體、場地器材限制、體育教師缺乏責任心、上報時間緊等等因素影響下,仍舊存在著體質上報數據虛報、謊報、亂報的情況,甚至鬧出一所初中大部分初二女生立定跳遠成績均為2.30m以上 “笑話”。近幾年,筆者全程參與我市學生體質檢測工作,在檢測過程中會偶遇這部分學校為了使這些不真實的數據能在檢測測中 “順利”過關,在抽測過程中采取了一些小伎倆,試圖蒙騙測試人員。現把筆者檢測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小伎倆告知同仁們,以期引起同仁們的重視,共同確保體質檢測數據的真實性。
國家對學生體質測試所用的器材有著明確的規定,測試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不同都會直接影響測試數據的準確性。比如,測試50米×8往返跑時,要求在終 (起)點前49.5米和0.5米立一標桿 (要求桿高1.2米以上),立于跑道中間。可在部分學校抽測時,他們會使用高度遠遠低于1.2米的標志物或標志桶來代替標桿,這樣使學生在折返的過程中難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測試的成績。又比如,小學一二年級的沙包測試項目,要求使用的沙包重量為0.25千克,但在抽測時我們發現有些學校的沙包重量明顯不足。
由于各個學校的場地設施條件不均,目前好多學校的場地還是以煤渣或泥土地為主,因此在抽測時,有些老師就趁機 “渾水摸魚”,在測試組來校前就早早劃好測試場地,并故意縮減距離,以 “提高”學生的體質測試數據。比如,在50米跑測試時,學生實際跑的距離只有48.5米,50米×8往返跑實際測成了48.5米×5往返跑。又比如,在實心球測試時,一些學校根據測試分值,提前劃好了分值線,謊稱是為了檢測組的測試方便,其實這些分值線是沒有達到距離的,7米線實際距離也許只有6.8米。
在測試體質項目時,由于種種原因的制約,大部分學校沒有配齊規范的測試儀器,特別是一些價格較高的測試儀器(跳繩測試儀、仰臥起坐測試儀等),這就讓個別體育教師趁機鉆了空子。比如,在測試一分鐘跳繩項目時,如果單單靠幾個測試員去數數的話,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因此在測試時,一般都會讓本校學生去數數和報成績,在這個環節中,個別體育教師事先都會教唆學生多報個數,致使測試數據失真。同樣,在仰臥起坐等一些項目測試過程中也能發現這樣的小伎倆。
體質測試項目中有一部分項目是按照時間快慢來測定成績的。比如,50米、400米、1000米等項目。在這些項目檢測過程中,由于人手不足,往往由被測學校的體育教師來負責發令的工作。于是,個別體育教師為了提高成績,采用了讓學生跑出一段距離后才發出起跑的旗語或手勢等作弊手段。我們知道,終點掐表的老師一般都會根據發令教師的旗語或手勢才會按下秒表進行計時,這樣的小伎倆在短距離速度素質項目測試中,成績影響會很大。
學生的體質數據由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等方面構成,特別是在2014新 《標準》中各學段測試項目增多的情況下,在檢測中不可能對所有項目檢測。一般情況下,教育行政部門會在檢測前發文告知轄區各校當年的檢測項目。于是,一些體育教師就會對沒有檢測的項目數據進行作假,從而來拉高學校整體的體質數據。比如,在檢測中發現有些學校明明有好多肥胖的學生或身材偏瘦的學生,但在該校原始的統計數據報表中卻出現學生身體形態數據均為高分的現象。
一年一度的體質健康數據檢測工作,是確保上報體質數據真實性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我們在檢測過程中,必須建立有效的檢測機制,杜絕一些 “小伎倆”在檢測過程中出現,讓檢測數據不失真,以達到對各校實施 《標準》情況起到有效的監測、評價作用。
檢測人員的責任意識強不強,對于整個檢測工作是否順利、有效進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體質檢測時間短,被測學校數量多,因此,必須按要求嚴格把關,從各校抽調體育教研組長以及部分優秀體育教師組成若干個檢測小組,再由教育局領導帶隊負責檢測若干所中小學。在成立檢測組后,要召開檢測動員會,明確檢測要求,提高責任意識,要求在檢測時一定要親力親為,堅決杜絕由被檢學校體育教師協助檢測的現象。
為避免個別體育教師對不檢測的體質項目數據作假現象,教育行政部門在制訂檢測方案時應不規定檢測項目,只規定檢測項目的數量,具體檢測項目由各檢測小組組長負責讓被檢測學校分管體育的校長隨機抽取規定數量的檢測項目,然后再由檢測組按照抽到的項目進行檢測,其他項目的數據按照各校原始的數據進行統計、匯總。
體質檢測中出現的一些舞弊現象,有一部分是因檢測時由被檢學校體育教師協作檢測工作導致的。包括檢測時的發令、計時、數數等等檢測,都應由檢測人員自己親自來完成,不能貪圖方便,甚至 “高高在上”,讓被檢學校的體育教師或學生來協作檢測。特別是在目前大多數學校沒有電子測試器材的情況下,在檢測跳繩、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項目時,檢測人員應該不計繁瑣,要親自完成數數任務,以保證檢測數據的真實性。
要保證檢測數據的不失真,在檢測前校正檢測儀器,丈量檢測場地是否標準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有些學校的測試儀器因使用年限過長,導致測試儀器不準確,比如體重秤、肺活量計等。檢測項目涉及到的場地由于各校場地條件不均,在不是標準場地的情況下,檢測組應該重新丈量場地的距離,特別是速度素質類測試時,檢測的距離更應丈量準確。同時,要求各校配足配齊各個項目的測試儀器,特別是新 《標準》所涉及的測試儀器數量并不多,這對一些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地區提供了便利。
為充分體現檢測工作對各校實施 《標準》情況起到監測、評價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門應在檢測后,召集各檢測組組長、聽取當年在檢測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對各校的檢測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并發文公告。對體質數據有弄虛作假的學校領導要建立行政問責制度,對在檢測中有舞弊現象的學校,取消該校體育教師當年評先評優的資格,這樣才能讓一年一度的體質檢測具有強大的公信力和威懾力。
隨著2014年 《國家體質健康標準》的頒布,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從各個項目的測試方法、場地要求、使用儀器等方面,做好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切實增強體育教師的責任感。同時,要求各校配足配齊各個項目的測試儀器,特別是新 《標準》所涉及的測試儀器數量并不多,這對一些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地區提供了便利。
總之,在體質檢測將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常態工作后,有效檢測、謹防檢測中的舞弊小伎倆,確保上傳體質數據不失真。只有這樣,各級各類學校上報的體質數據才能真正起到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估學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發展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