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成瑜+高楊+朱哲
摘要:我國地大物博,東西縱深及南北跨度很大,縱橫幾千公里,地形復雜,氣候多變,有很多地方處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同時我國還是個水資源不足的國家,多變的地理環境加上水資源的匱乏,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十分明顯。解決農業生產的水利瓶頸問題,除了加大農田水利工程投入外,在灌溉上也要科學合理。本文主要對干旱地區的灌溉問題進行分析,對科學灌溉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灌溉;土壤結構;干旱;潛水電機
中圖分類號: S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4-23-1
1 合理灌溉的好處
1.1 合理灌溉有利于作物生長
實踐表明,在作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對于水分的需求是必須的,但并不是水越多越好,而是有個臨界點,過了需水臨界點,反而對作物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土壤中的水分不足和過多,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長,因為水分不足或過多都能對作物的根系及植株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水分的多少也能影響土壤中的空氣、溫度、養分分布和農田的小氣候,對于作物間接生長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所以灌溉要科學合理,恰到好處,既滿足需要,又達到平衡,不浪費,充分利用,為作物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促進高產。
1.2 合理灌溉有利于土壤培肥
水在土壤中,對于土壤的熟化、土壤培肥等都有一定的調節主導作用,因為水分子在土壤中最活躍,最有影響。土壤中的水分子能影響土壤中的空氣移動,達到調節土壤溫度的作用,起到水、氣、熱之間的一個互相調節的作用,這對于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動也產生一定的影響,促進有機質的分解合成,進而影響土壤中養分的保存與釋放以及土壤中的一個有毒物質的積累與清除。合理的灌溉對于土壤的肥力及理化特性的調節是十分明顯的。
1.3 合理灌溉減少灌溉成本,提高效益
現在農業生產中,除了種子、化肥、農藥、人工等成本外,灌溉的成本也是個不小的數目,科學合理的灌溉除了直接節省水的用量外,也能提高土壤肥力,促進高產,間接降低成本,促進收入增加。如今的農業生長,物價不斷上漲,水價也不斷上調、電價也在上漲,農業生產的成本越來越高,如果不進行科學灌溉,還是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大水漫灌,可以想象成本會是多么高,高成本下,效益不佳。
2 不合理灌溉存在的問題
2.1 破壞土壤結構
如果灌溉量過大,土壤中的膠質物就會過分膨脹,大大降低其凝聚力,這樣就會分裂成細小的單粒無結構的土壤,這樣多次的灌溉,土壤就會在下層形成堅硬的膠結層,密實堅硬,作物的根部發育活動受到限制,同時土壤水分的運動也受到影響,板結的土壤表層,水分容易散失,土壤的空隙變小,保水能力變差,這樣更容干旱,在干旱地區本來水資源就不足,這種情況要增加灌水次數才能解決,這樣就增加了灌溉成本。
2.2 抬高地下水位
過量灌溉,土壤中的持水量達到極限,這樣水分在重力下,會慢慢下滲,這樣會增加地下水位。而在干旱地區,由于降水的稀少,土壤中的水分會大量蒸發,土壤中的中性鹽,就會隨著土壤水分的蒸發把鹽分帶到地面,這樣土壤中的鹽分增加,變成了次生鹽土,久而久之,土質惡化,直接影響作物的產量。
2.3 影響土壤的通氣性
灌水過量、土壤濕度加大則影響土壤的通氣性。在土壤通氣不變的情況下,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會使種子發芽和農作物根系呼吸感到困難,致使其生長衰弱或者葉片黃萎。據測定,當土壤中有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1%時,作物發育開始緩慢,再高就有毒害作用。作物枝葉茂盛,當通氣不良,土壤中有機質分解緩慢,影響了作物的養分供應和光合作用,限制了作物生長發育。因此,不合理的灌溉,不僅使土壤理化性發生改變,而且會造成水量的浪費,增加灌溉成本。干旱地區必須實行科學合理的灌溉。
3 如何進行合理灌溉
3.1 適量供水
不同的作物對于水分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在灌溉時要根據不同作物的需水情況及不同的生育時期的需水規律,結合地理情況、耕作方式及天氣情況來確定合理的供水方式,在時間、水量上加以科學控制,要做到適量供水,不多也不少,盡可能做到恰到好處,滿足作物對水分的正常要求,又不浪費,節省水資源及生產成本,促進高產、穩產。
3.2 供水要均勻
現在農業生產中,灌溉這個環節存在較多問題,由于水利設施的配套不完善,很多地方仍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有的雖然采取節水灌溉的方式,但也存在供水不均勻的問題,有的多,有的少,導致水供應正好的地方苗長勢強于水分不足或水分過多的地方,造成苗勢不齊,達不到合理灌溉的目的。
3.3 在干旱地區要計劃用水灌溉
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不足,為了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要對有限的水資源進行科學的分配。計劃用水是根據河源供水情況和農作物的需水要水,有計劃的進行引水、配水和灌水,是實行合理灌溉的重要方法,實行計劃用水對充分發揮灌溉效益,不斷擴大水土資源利用率及提高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3.4 努力提高灌水技術
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由于江河比較少,自然引渠灌溉相對較少,多數都是打井抽取地下水,利用充水式潛水電機泵抽取地下水,經管道輸送到田間,再經噴灌、滴灌設備進行灌溉。這些灌溉技術能定量定時,控制水量的分布,使土壤水分養分得到合理的調節。保持良好的土壤結構,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水勞動生產率,大大節約用水量,降低灌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