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勇
摘 要: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命脈之一——電力企業的文化建設的地位極其重要??v觀當下我國的電力企業管理,雖然部分的企業領導對文化建設非常重視,但是就應給如何建設企業文化,他們還是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因此在這樣的形勢下,廣大同行對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與理論研究不斷升溫,鑒于此,文章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實踐總結,對現代電力企業的文化建設予以探討,希望能夠為當下電力企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電力企業;文化建設;對策;過程
一、現代電力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電力企業文化共性的理解不夠全面
電力企業的文化,應該是一個系統的、整體的綜合體系。但是當下很多的電力企業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不夠全面,這就導致他們易忽視重點,重視非重點部分。部分企業的管理模式落后,缺乏創新,又不嚴格執行現有的規章制度,而且在吸收與借鑒外來的優秀文化時,不懂得結合自身企業的特點。從而導致電力企業的文化建設沒有新意,缺乏應有的文化定力,因此企業文化就很難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作用。
(二)企業對文化建設重要性認識有待增強
部分電力企業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將企業的文化建設看成是精神文化建設。為了更好的進行相關的的文化建設,企業會定期開展一些娛樂活動、體育活動,或者開展相關的職工教育活動等等,以此來增加企業的凝聚力,增強員工間的感情,并在此類的活動中提出一些關于與企業文化建設相關的內容。如此的企業文化建設只能算是在在硬性的管理制度下滋生的硬性企業文化灌輸,很難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很難將員工的個人價值觀念與企業整體的觀念聯系起來,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這樣的話就會導致一個情況是,電力企業的文化建設流于形式,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二、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在現代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發揮黨組織在我國電力企業管理與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明確擋在文化建設中、在企業管理職工的核心領導地位,服從黨組織的領導。其實黨組織對電力企業的領導歸根究底是政治領導,表現在企業文化建中,這種政治領導通過政治導向作用、關系協調作用、榜樣示范作用和政工優勢作用來實現。
(二)利用網絡平臺建設電力企業文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普及到全國各中小企業。因此現代化的電力企業文化建設應該與時俱進,充分發揮網絡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使得電力企業的每一位工作者都能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利用網絡,電力企業將方便信息的更替與傳播,將企業員工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對企業的經營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創新文化機制
在現代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創新文化機制。要知道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企業進步的靈魂與關鍵。因此在電力企業需要創新,電力企業的創新除了在創新科技機制,創新企業的管理機制之外,還要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中比較優秀的企業文化,借鑒西方發達國家中具有優勢的經驗與教訓,并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自身企業的特點緊密結合,改造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設經驗。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電力企業的具有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是以現代市場為基礎的,因此我們在創新的過程中必須要摒棄傳統的不良思想,建設和諧的企業文化。
三、現代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
(一)仔細調查與分析電力企業現有的文化
電力企業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仔細調研,認真分析企業現有的文化狀況,為建設符合企業特點的文化體系奠定基礎。電力企業是一個講究安全的單位,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問卷調查、材料分析以及訪談的方式,對企業員工的安全知識儲備以及職工工作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還可以對其他兄弟企業對本企業的欣賞程度進行調查與分析,從調研的數據中分析電力未來急需解決的問題,為企業文化設計做鋪墊。
(二)精心設計,打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管理者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企業的歷史性、群體性以及社會性等原則進行設計,要充分地考慮其內部的一致性和系統性,保證理念系統的所用內容相輔相成;在企業器皿層的設計主要包括標志設計、服裝設計、辦公用品設計等,器皿層次的設計要堅持傳達明確的服務理念,保證企業的外部形象。
(三)堅持實施文化建設的措施
最后要堅持實施企業文化建設的措施。企業相關的領導要建立強有力的執行機制,保證實施效果。在設計企業文化的時候,要更新理念,完善體制,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總結電力企業在文化建設中的經驗與教訓,鞏固優秀的文化成果。
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電力企業的文化建設一個系統而又漫長的過程中,縱觀中外的文化建設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完成。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此安于現狀,我們應該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并始終保持熱情,為企業文化的建設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 韓征順. 跨文化管理的“跨越”與“超越”[J]. 企業經濟, 2007(6)
[2] 雷閃閃.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跨文化管理探論[J]. 經濟前沿, 2008(11)
[3] 劉志鎖. 新加坡航空的企業文化和啟示[J]. 中國民用航空,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