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南
摘要:本文結合種植的實踐經驗,從土壤及環境條件、苗床技術要點、苗木定植、大田栽培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6個方面系統的闡述了果用木瓜無公害豐產栽培技術,為今后生產上種植木瓜提供詳實的資料。
關鍵詞:果用木瓜;栽培技術;木瓜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6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4-63-2
木瓜原產于美洲熱帶地區,其別名為木李,木瓜有兩大類,一個是藥用光皮木瓜,一個是食用熱帶水果番木瓜,即果用木瓜。果用木瓜營養價值極其豐富,其內含有木瓜酶促進乳腺激素分泌,有美容和保健等作用。深受女性消費者的喜愛,木瓜味道甜美,口感清爽,色香味俱佳,素有“嶺南佳果”的美譽。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木瓜的市場銷量每年也在迅速增長,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因此,根據近兩年來洛陽鎮引進果用木瓜的栽培試驗,分析果用木瓜無公害豐產栽培的一些技術要點,以其為今后生產提供可行實踐依據。
1 土壤及環境條件
試驗地設于洛陽鎮西塘村,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25℃。全年無霜期長,基本無霜。土壤以紅壤土、砂質土為主。果用木瓜對土質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通氣和排水良好的砂壤或礫質壤土中生長較好,在低洼積水處不宜種植。果用木瓜屬于熱帶多年生草本果樹,喜溫暖環境,夏秋季節溫度在25℃~30℃時最適合木瓜生長,溫度過高,容易造成間斷結果。而溫度過低,容易造成木瓜生長受抑制,如遭受霜凍,幼苗的器官會遭到破壞導致整株死亡。果用木瓜喜半干半濕,水分過量,根系缺氧會導致植株葉片變黃,水浸時間過長會出現死亡。土壤干旱,落葉、落花、落果,產量受影響。不耐陰,可選擇避風向陽栽植地進行種植。
2 苗床技術要點
2.1 培育壯苗
果用木瓜育苗通常采用塑料營養袋進行育苗,一般在秋冬季節進行,培育壯苗的關鍵是做好防病蟲害、防凍害、煉苗等工作,同時還應加強水肥管理。塑料營養袋的規格為高15厘米左右,寬10厘米~12厘米左右為宜,營養袋的側面要打1~2個排水孔,以便過多的水進行排出。營養土要以肥沃土壤和禽畜糞等混合作為基質。
2.2 種子消毒及種催芽
將木瓜種子浸泡500倍液的多菌靈或2% 氫氧化鈉水溶液進行消毒。半個小時后取出種子,用清水洗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時后置于33℃~37℃條件下進行催芽。
2.3 播種
將發芽后的種子放入營養袋中,每個營養袋播1~2粒種子,播后覆蓋一層薄細土,然后少澆一些水即可。
2.4 苗床管理
當苗出土后,適當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同時每隔一周噴800倍液甲基托布津,預防病害的發生。當長出真葉后,減少澆水次數,適當增加肥料補充,大棚內溫度控制在15℃~30℃之間,白天光照強,氣溫高,可以將薄膜卷起,補充光照,晚上氣溫低,注意保暖防寒。同時還要加強煉苗,少施肥澆水,鍛煉抗寒能力,當苗高為30厘米左右時即可定植。
3 定植
木瓜苗定植之前,可以先提前挖穴,并少量施下禽畜糞等腐熟的有機肥料,再把土填回穴中。定植時間段應該選擇晴天早晨或傍晚進行,定植密度采用寬行窄距,定植的深度應該以3~5厘米為宜,定植后覆土壓實,澆少量的水,以后每2天澆1次水,直到新根長出為止。
4 大田栽培管理技術
4.1 施肥管理
土壤肥力直接影響番木瓜的壽命和生長。木瓜屬于速生高產植物,需肥量較大,對營養條件的反應敏感。果用木瓜所需的營養物質除氮,磷、鉀、鈣,還需要鎂、硼、鐵、銅、錳、鋅、鉬等微量元素。果用木瓜在營養生長期轉變成生殖生長的階段,其共同的特點就是葉片達到一定數量時,才開始轉入花器官的形成。因此,定植后5~7天進行追肥,通常以氮肥為主,配合少量磷、鉀肥。定植后15~20天,以速效肥料為主。可用腐熟花生麩水或復合肥料,也可用腐熟人糞尿。生殖生長期應避免因氮元素吸收過多,抗病性能差。適當增加磷、鉀肥,有利于提高果實品質。施肥方法最好采取環溝施或穴施。
4.2 水分管理
種植木瓜時應澆足水,栽后每2~3天澆1次水,木瓜在半濕狀態下生長為宜,因此要保持土壤經常濕潤,同時應該注意的是果用木瓜怕澇,受浸10個小時以上就會造成表皮氣孔關閉,而造成植株爛根甚至死亡,不適合在地勢低洼處進行種植。
4.3 花果期管理
果用木瓜自花授粉結實率高,坐果容易,花期放蜂或人工授粉,不僅可促進果實單果重,還可以提高坐果率。木瓜果實有自疏現象,授粉不良的果實會自動脫落,早晚噴水或灌水有利于坐果。因此,通常坐果以后只留 1~2 個果,只疏去小果、畸形果即可。
4.4 中耕除草
果用木瓜在定植后,為了使土壤疏松,應經常進行中耕除草,這不但有利于植株根系健康生長,同時還能提高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如發現有露根的苗木應該及時培土,減少土壤水分流失現象,高溫多雨季節,應該做好排灌排澇工作。
4.5 預防風寒
果用木瓜極不耐寒,遇到霜凍之后,會導致整株苗木死亡,同時木瓜根系比較淺,遇到大風時,也容易根系斷裂,應當建立立竿以便防風,此外,要在低溫霜凍來臨時,提前做好保暖工作。
5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發生主要是受環境條件影響的,一般多雨潮濕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干旱高溫有利于蟲害的發生。同時栽培水平好與壞,也決定了病蟲害發生的機率。因此,果用木瓜的病蟲害應該以農業防治為基本,注重田間管理工作,以化學防治為重要手段的綜合防治技術。
5.1 農業防治
選擇抗病品種,如34香蜜紅肉、臺農系列,臺灣紅秀,馬來西亞2號,泰國紅肉等抗病品種;如果發現病株應該及時拔除,這樣可以減少病原菌的傳播危害;做好排水系統工作,避免因積水出現的澇害,園內應該保持均衡濕潤;適當進行氮、磷、鉀、鈣、鎂肥料搭配施放。保持植株營養充分平衡。
5.2 化學防治
果用木瓜常見的病害主要有葉枯病、白粉病、炭疽病、角斑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防治葉枯病可用50%托布津500~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或40%膠懸劑600~800倍)、50%苯萊特1000~1500倍、65%代森鋅500倍液等。防治白粉病可噴15%粉銹寧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劑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1500倍液。盛果及采收期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防治炭疽病。防治蚜蟲的藥劑主要有吡蟲啉1500~2000倍液噴霧,10%的蚜虱凈60~70克,20%的吡蟲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噴霧防治。高溫低濕天氣特別容易發生紅蜘蛛,可選用5%螨靈克1500~2000倍液防治。在若蟲初孵期,可選用25%速蚧克1500~2200倍液防治圓介殼蟲。
6 采收
木瓜采摘時間不應過早,花球未充分膨大,產量低,果實糖分含量較低,吃起來口感青澀。采摘過晚,花蕾開散,松球,降低品質,果實會自動脫落,造成開口破裂。一般認為在初熟期采摘為最佳,這樣便于運輸,如果距離較近,也可以在木瓜完全成熟以后進行采收。
參考文獻
[1] 李偉勇,劉建平,李展彬.有機蔬菜種植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8):138-142.
[2] 陶勇,陸德艷,姚蓓.綠菜花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0,(4):184-185.
[3] 陳太皇.番木瓜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果菜,2003,(3):16-17.
[4] 林醒華. 番木瓜栽培技術[J].福建熱作科技,1995,20(l):38-39.
[5] 吳振強,黃枝英,李明杰.番木瓜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8):112-11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