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明+梁東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金陽縣的核桃高枝嫁接為研究基礎,論述了蓄熱保濕法在其中的應用,結果表明,蓄熱保濕法的成活率遠高于常規嫁接方式,本文就其優勢進行闡述,為拓寬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性的建議。
關鍵詞:核桃高枝嫁接;蓄熱保濕法;常規;優勢
中圖分類號:S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4-74-1
核桃是常見的胡桃科核桃屬喬木樹種,各地都有種植,為實生繁殖型植物,金陽縣核桃種植面積接近10700公頃,但受限于傳統的栽培方式,缺乏相關的技術,沒有形成規模效應,整體的種植水平也參差不齊,重視栽植輕視管理的情況非常突出,導致核桃的品質低,產量不足,林農的收益上不去,種植管理的積極性受到削弱。因而需要對現有的種植情況進行改造,核桃高枝嫁接是最佳途徑。但擺在林農面前的首要難題是,常規的嫁接成活率只在50%左右徘徊,并且在某些地質較為復雜惡劣的環境下,成活率更低,探索新的嫁接方式十分有必要,本文論述了蓄熱保濕法在核桃高枝嫁接中的改良方法。
1 核桃種植情況概述
金陽縣地處四川南部,屬于金沙江下游的重要生態屏障節點。海拔最高4076.5米,最低僅460.0米,相對高差為3616.5米。金陽是一個以山區為主的農業縣,核桃在金陽擁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在海拔680米~2300米都有分布和栽植。最適宜核桃種植區域的海拔1400米~2200米,土層較深,有機質含量較高,適宜發展核桃的面積達10多萬畝,對發展核桃產業擁有較為充足的土地資源。
全縣年平均氣溫大部分地區為12.1℃~15.8℃,極端低溫-10℃以上,年降水總量820毫米,年日照總量1621小時,年均相對適度70%,干濕季分明,具有發展核桃產業適于的氣候條件。
2 蓄熱保濕法嫁接與常規嫁接的研究分析
為了分析蓄熱保濕法在核桃高枝嫁接中的優勢,需要和常規嫁接法進行實驗對比。核桃良種接穗采集,應在核桃萌動之前進行,接穗的采集對象是發育健康的中長果枝,放在陰涼通風處2天左右,進行稍微的脫水處理,將枝條剪為長度10厘米的短接穗,注意枝條必須含有飽滿芽3個以上。蠟封配液采取蜂蠟與石蠟按照1∶10的比例進行混合,其中蜂蠟0.1公斤,石蠟1公斤,蠟液的溫度控制在105℃左右,幅度為正負5℃,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穗條有傷害,蠟封好的穗條封裝好,置于10℃的陰涼通風處以備使用。
2.1 常規核桃高枝嫁接法
采用現鋸現接的方式進行嫁接,枝接常用的方法有切接、辟接或插皮接等方式,需要注意如果是砧木直徑過大,在10厘米以上的,第一年進行鋸斷培育,要等到次年進行嫁接,直徑介于5厘米~10厘米的采用插皮接或切接,直徑小于5厘米的則采用劈接。為了盡量增加接穗和砧木的接觸面積,插皮接是首選的方式,在砧木的斷面選取較寬的面,剝開帶韌皮部的樹皮5厘米左右,并用刀沿削開樹皮中線,插入穗條,貼靠砧木的木質處白點,然后用樹皮或繩子將穗條、砧木系緊,再向下敲擊,使穗條下移0.4厘米左右,穗條和砧木貼合更加緊密,最后用薄膜對穗條的頂端進行封口處理,但在操作中保證接觸面的光滑,用刀時力量均勻平緩。
2.2 蓄熱保濕法嫁接
核桃高枝嫁接中影響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溫度、濕度、傷流和單寧等,導致常規嫁接的成活率維持在一半左右,而人為的核桃嫁接傷愈組織是提升成活率的有效措施,而蓄熱保濕法即是利用傷口愈傷組織形成的條件來人為的幫助核桃成活的關鍵措施。其操作主要有如下的步驟:
用通口直徑為35厘米左右的塑料袋套住砧木,在砧木下方17厘米左右處用繩索將塑料袋小口系緊;插入接穗:將穗條削好后,沿砧木的開口插入,其操作的順序為削芽、接穗插入、系緊、封口。在將穗條和砧木系緊之后,注意對穗條頂部進行封口處理,這與常規接穗的方式相同;將砧木下面的塑料袋反提上來,并加入新鮮濕鋸木屑,鋸木的多少根據穗條芽的露出情況判別,然后用繩索將塑料袋傷口系緊;當嫁接和系緊的操作都完成之后,還要保證通氣性,在嫁接的塑料袋下方戳一個氣孔,方便樹液聚積過多時可以排出。
2.3 蓄熱保濕法嫁接與常規嫁接的對比
為了減少誤差,兩種嫁接方法所采用的穗條、砧木、工具和嫁接的時間都保持一致,并且嫁接后的管理照料也同步進行,經過統計發現,常規嫁接的成活率為53%,而蓄熱保濕法嫁接的成活率接近90%,有極大的提升。在實驗中發現,當地采用蓄熱嫁接成活率最好的時期為3~4月間,與核桃萌發展葉時期接近,有利于傷口傷愈組織的形成,可以有效的提高成活率。此外,蓄熱保濕法嫁接法需要的人力投入要多于常規方法,但取得的效果有明顯的提升。
3 結語
核桃的營養價值高,優質的核桃在市面上供不應求,核桃是一種高價值的經濟作物,但要改善種植的品質,提升種植規模,使之形成經濟效益,需要采用高枝嫁接的方式。但傳統的嫁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研究蓄熱保濕法在其中的應用,對于提升嫁接的成活率,改良核桃的品質具有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也值得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 云南核桃栽培[Z].云南省林科院,2008.
[2] 昭陽年鑒(2009)[M].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2011.
[3] 2011年昭陽區核桃產業總結[Z].昭陽區林業局,2012.
[4] 楊源.云南核桃[M].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5] 昭陽區2008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Z].昭陽區統計局.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