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寧
摘 要:當前,山西正處于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小企業的發展在推進山西經濟的增長、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特別是解決社會就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環節還是融資問題。本文通過討論山西中小企業發展及融資的現狀和問題,從金融體制、中小企業自身、政府扶持力度三個方面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山西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一、山西省中小企業發展及融資現狀
中小企業作為當代經濟活動中最為活躍的力量,在經濟中表現出的頑強生命力和靈活機動性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但是,與中小企業發展重要性之大、社會各界重視程度之高不相匹配的是中小企業一直受到融資問題的困擾。根據山西省中小企業局調查結果顯示,融資難、貸款難,成為山西省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據不完全統計,2007 年全省中小企業資金缺口達 44%,中小企業的短期貸款,更是不到全省金融機構短期貸款總量的兩成。2008 年資金缺口達到 75%,全年中小企業擬完成投資834 億元,已經落實的銀行貸款不到總需求的四分之一。
二、山西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一)金融體系存在結構性缺陷
第一,直接融資市場發展緩慢。近年來,山西積極推進中小企業債券融資,相繼推出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融資產品。但是,在山西直接融資產品的社會認知度較低,大部分中小企業甚至完全不了解現有的融資產品,對風險投資基金、產業基金等直接融資方式更是感到陌生。
第二,銀行信貸支持不足。目前,我國銀行占金融中介的比重高達90%,其中國有銀行占62%,貸款占比為59%,在信貸市場上繼續保持著國有銀行壟斷的局面,山西這方面的問題尤其突出。然而對全國性銀行特別是國有大型銀行來說,由于中小企業對資本和債務需求的規模較小,使得審查監管的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較高,往往不愿意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
第三,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少,抵押難。從擔保方面看,很多擔保機構實行會員制,中小企業要交納一定的入會押金才能成為會員,使得中小企業的財務負擔過重,無法獲得擔保。從抵押方面看,企業要進行財產抵押一般要進行多道手續,給中小企業擔保融資帶來了許多的不便;除此之外,抵押和評估的費用較高,而且銀行對企業的貸款抵押率較低,這樣就使得中小企業通過抵押得到的貸款額較小。
(二)中小企業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山西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山西的資源稟賦決定了山西省中小企業中,以煤、焦、鐵等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傳統企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國家信貸投向重點是那些產品科技含量高、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處于新型行業的企業。這樣,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山西省中小企業正好與金融機構信貸投向重點相背離,在信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山西中小企業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
第二,部分中小企業信用觀念差。山西許多中小企業管理不規范,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財務控制制度,企業有時會采取各種方式騙取銀行貸款,并惡意逃避銀行債務。信用環境欠佳和違約失信極為普遍的現象,以致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要求持慎重的態度。
第三,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完善,造成信息不對稱,報表披露信息不真實。有的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提供虛假甚至偽造的財務信息,這導致了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為了防止這些現象的發生,金融機構盡量減少對中小企業貸款。
(三)政府對于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不夠
一方面,政府對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不足。受我國的政績考核體系的影響,大部分政府官員對的中小企業重視不夠,把資源盡可能投向大企業、大項目。另外,政府的每次宏觀調控和執法整頓,都將矛頭轉向中小企業,使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破壞性打擊。
另一方面,對于保護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落實不到位。雖然山西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配套政策,依法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氛圍初步形成,但是各基層政府在法規、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執行效果往往會打折扣,使得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沒有得到有效保護。
三、針對解決山西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政策建議
(一)完善金融體系,保證融資渠道暢通
首先,對中小企業主進行必要的金融知識培訓服務。在山西,金融知識缺乏的中小企業主不在少數,因此對中小企業主進行必要的金融知識培訓,讓他們充分了解金融相關業務知識,才能與金融企業進行良性互動,加快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其次,金融機構應該改變一些傳統觀念,對中小企業合理的資金需求一視同仁,逐步提高中小企業信貸支持比例。最后,設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的擔保機構,并針對中小企業的需求,在保證合理合法的條件下盡量減少企業辦理財產抵押擔保業務時的程序,加快服務效率。
(二)加強自身管理,提高中小企業信譽
首先,山西中小企業應當改變經營盲目、管理弱化的現象。從建立健全企業的規章制度入手,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種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企業資金運營效率。其次。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提高企業信譽。中小企業要做好籌資、投資等理財決策,樹立全面理財觀念,做到財務管理規范透明,財務數據真實可靠;同時,構建良好的銀企關系,以自身的實力取信于銀行,增強融資能力。
(三)加大扶持力度,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首先,政府要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了整合社會化資源,形成全社會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合力,我省已設立了“山西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用以實施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建立有山西特色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其次,我國2003年出臺的《中小企業促進法》《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無疑對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我省要做的就是認真履行國家的規定,落到實處。同時,根據當地中小企業的特點出臺相應的法規政策,最大限度的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永莉.山西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 2009
[2] 姚朝霞.山西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企業導報.2012(24)
[3] 張鳳林.山西中小企業轉型跨越發展形勢下融資問題及對策[J]. 經濟師. 2012(1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