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人與社會的歷史發展與邏輯演繹:馬克思公共性的出場視界

2014-09-23 02:14:41莫春菊
理論導刊 2014年9期
關鍵詞:馬克思

摘 要:“人”和“社會”是馬克思哲學的重要范疇,盡管馬克思沒有提出“公共性”概念,但馬克思關于人與社會關系的生成、嬗變中無不散透、折射出其豐富的公共性思想。理論上,人與社會的相互生成構成了馬克思公共性的圖式;現實中,“現實人的社會與現實社會的人”是公共性的真實出場;歷史上,共同體的社會形態演進過程正是公共性的生成歷史??梢哉f,人與社會的歷史發展與邏輯演繹開啟了馬克思公共性的出場視界。

關鍵詞:馬克思;人與社會;公共性;歷史發展;邏輯演繹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4)09-0036-07

基金項目:2014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馬克思公共性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SJB088)階段成果。

作者簡介:莫春菊(1981-),女,廣東惠陽人,南京師范大學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本人并沒有專門對“公共性”概念和內涵進行系統而全面的理論闡述,但閱讀馬克思的經典文本,我們又無時無處不感受到馬克思對“公共性”的關注和關懷,這既為我們深入研究和闡述馬克思“公共性”思想提供了廣闊的理論空間,同時又成為我們透過“公共性”視域理解馬克思整體思想進程,尤其是厘清馬克思政治哲學發展脈絡的最大困難所在。立足于馬克思的文本視域,我們不難看出馬克思在考察“社會”的歷史和邏輯發展的同時也考察了“人的本質”問題,并從人與社會關系嬗變的解讀中走向了對“公共性”理論與現實的沉思。換言之,將馬克思關于對現實的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科學分析以及對人類解放之路的探尋的思想脈絡理順和貫通起來考察“公共性”思想,必將開啟馬克思“公共性”研究的新視域。

一、“人”是馬克思哲學的核心域

“斯芬克斯之謎”一直是哲學家們關心和關注的話題,離開人而高談闊論一切哲學問題似乎都是徒勞?!叭恕笔邱R克思哲學的重要問題,它貫穿于馬克思一生的實踐研究中,是馬克思思想的核心域。馬克思并沒有延續唯心主義的方法論從形而上的人性觀和精神化的純粹理念來預設和研究“人”。相反,馬克思哲學創生的歷史辯證唯物主義是一種新的方法論和思維方式,他從具體的、現實的、關系的、歷史的維度來理解和分析人,從而開啟了科學研究“人”的新語境。概括來說,馬克思關于“人”的科學論斷是由以下三個不同維度有機構成的,它客觀地揭示了人的現實性、社會性和歷史性。

(一)現實維度的人

從現實的、具體的、有生命的人出發來把握人的本質是馬克思哲學跟以往抽象人性論的根本區別,也是使人的理論發展成為科學的一次重要哲學革命?!艾F實的人”是馬克思解剖“人”的邏輯起點,是分析“關系中的人”的前提基礎,也是追尋對“歷史與邏輯發展中”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的訴求基點。在對費爾巴哈關于人的觀點的批判、揚棄以及超越過程中,馬克思不再像以往那樣脫離現實而抽象地談論虛幻的人,而是把人看作是處在一定的物質生產條件下的實實在在存在的人,馬克思說:“這里所說的人們是現實的、從事活動的人們,他們受自己的生產力和與之相適應的交往的一定的發展——直到交往的最遙遠的形態——所制約?!盵1]72因此,馬克思認為人是“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認”的“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和“從事活動的人們”。[1]67正是馬克思對人作了“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的生活過程”[1]72這樣簡單明了卻擲地有聲的理解,把人拉回到現實,讓人從圣壇中走向世俗,明確了人是有意識、有需要的存在物。“意識”讓人成為自覺自主的主體,“需要”推動人“從現成人向生成人的躍遷”。[2]161人通過有意識的生產、勞動、實踐滿足自己的需要,在這一過程中人形成各種關系,并不斷向前發展。

(二)關系維度的人

馬克思認為,“現實的人”并不指一個個原子式的個體存在物,相反,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3]505這種社會關系構成了人的總體性存在,它包括以下幾方面:(1)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認為,自然是人存在的基礎和依賴,“人靠自然界生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56他進一步指出,雖然人受制于自然,但人與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人不是被動地適應自然變化,人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自然。因此,馬克思認為“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形成過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因此,通過工業——盡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學的自然界”。[4]89(2)人與類的關系。在論述人與自然關系的基礎上,馬克思進一步闡明人的本質之規定,他說:“人不僅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說,是自為地存在著的存在物,因而是類存在物?!盵4]107馬克思認為,人的“類”的存在不僅僅是人與動物的區別,更重要的是說明人能自由自覺地從事對象性的活動。人是能動的主體,人能對自身作自我規定、自我預設,人能通過勞動與實踐把自身的類和其他物的類對象化,為人所用。(3)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馬克思認為,每個人都不是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生活,“只有當對象對人來說成為人的對象或者說成為對象性的人的時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對象中喪失自身?!盵3]190人與人之間存在多維的關系,其中,生產交換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物質關系,也是層次較低的關系。隨著人的實踐交往深入,人與人不僅僅在生產關系上結連,人們還會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情感上等產生特定的社會關系。每個人的存在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確證他人的存在,“直接體現他的個性的對象如何是他自己為別人的存在,同時是這個別人的存在,而且也是這個別人為他的存在”,[3]187而正是人的多維的關系的不斷創生,形成了人生存的特定環境,推動了人自身的發展。

(三)歷史維度的人

馬克思對人的研究是置于時空觀視域中的,他認為,在空間維度上,復雜多維的社會關系表明了人是一種總體性存在;在時間維度上,人又是一種歷史性存在,對人的理解和把握要置于歷史與邏輯的視野中來考察。馬克思認為“時間實際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展空間”。[5]532馬克思認為,人是歷史中的人,“現成的東西: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1]93都是現實的人存在的條件并規約著人的狀態,盡管存在異化,但這是歷史進程的必經階段。但人是有意識的追求卓越和自由的,人能不斷地反思現實、超越現實、揚棄異化、創造歷史,因此,馬克思指出要達到共產主義社會,人才能夠“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5]123才能真正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梢?,人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既基于現實和歷史,又指向未來發展,人在這兩重關系中不斷實踐,改造世界,豐富社會關系,在舊歷史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歷史,不斷演繹人向前發展的歷史。endprint

二、“社會”是馬克思哲學的重要范疇

“社會”是馬克思哲學的一個關鍵詞,關于“社會”的論述在馬克思經典著作中多次出現,有著豐富的內涵。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是與社會性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社會”是我們研讀馬克思文本、厘清馬克思思想歷程、進入并理解馬克思關于公共性思想的一扇重要之門。

(一)馬克思“社會”概念的生成和嬗變

馬克思關于“社會”概念的生成和嬗變是從人與動物的區別入手的,他認為,與動物相比,“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識的對象”,[4]57也就是說,人的自覺意識使人成為一種“類存在物”,人通過生產勞動征服自然、改造和創造世界,人在勞動實踐中自我創生、自我進化、自我發展。但馬克思并不滿足于證明人僅有“類”的本質,馬克思在對費爾巴哈抽象的人的本質的批判和揚棄的基礎上,明確指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系,所以人在積極實現自己本質的過程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聯系、社會本質。”[4]170馬克思的“社會”概念躍之而出。他進一步說明,“一個人,只有當他與之發生關系的他物不是一個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這個他物本身即使還不是精神的,也是一個個別的人時,這個人才不再是自然的產物。”[1]37也就是說,人的根本屬性不是精神性、自然性,而是展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社會性;社會不是一個個原子個體構成,而是人與人之間鏈式互動有機構成的。人不僅是類存在物,人通過實踐在“社會”中表現自我和實現自我,人是社會的具象存在物。自此,馬克思實現了從“類”到“社會”的理論躍遷。

(二)馬克思“社會”概念的科學意蘊

在馬克思的經典著作中,我們不難發現馬克思關于“社會”的內涵也具有多維性:(1)具象性和關系性。馬克思的“社會”不是一個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相反,具象性是馬克思“社會”的一個重要特點。馬克思明確社會的主體是個人,“這里所說的個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盵6]現實具象的個人通過勞動實踐和交往實踐形成了自然關系、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社會關系等等,這些關系把社會筑構成一個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有機體。(2)發展性。馬克思以歷史的眼光考察了社會形態的發展。馬克思認為,社會不僅是流動變化的,而且是從低級到高級螺旋式上升、發展的。他進一步解釋,社會的發展不是一個自發的過程,它是人有意識的通過生產、勞動實踐不斷征服自然、改造世界、滿足自身發展的過程。(3)規律性。在對現實社會的產生過程和發展歷程進行深入分析后,馬克思在紛亂繁雜的社會現象中抽象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物質決定意識、人是歷史的創造者、實踐是社會生活的本質等。立足這些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深刻洞察到,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共產主義社會所代替,人類社會將會進入一個“真正的聯合體”。

(三)馬克思“社會”的理想與現實雙重維度

馬克思關于“社會”的理解有靜態方面的指向未來社會狀態的意蘊,也有動態的把“社會”范疇表現為通過勞動實踐和交往實踐在不斷克服異化中實現人、社會、自然和諧發展的歷程。因此,馬克思的“社會”概念具有雙重維度,即感性的“現實”關注和理想的“社會”情懷。第一,馬克思從實證性的視角觀察、分析、批判現實的社會。馬克思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構建了自己的勞動異化理論,他批判性地繼承黑格爾的“異化”邏輯,認為人不單純是精神上的異化,更為根本的是勞動的異化,而私有制和舊式分工是導致勞動異化的根本原因,勞動的異化造成了單向度的人和社會。馬克思以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為典范,批判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虛幻的共同體”,是牽制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異己力量。第二,馬克思從規范性的視角把理想社會描述為“自由人的聯合體”,并嘗試去構建新的共同體。盡管馬克思深刻闡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但馬克思還是高瞻遠矚洞察到,異化是歷史境遇,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質和主題。在馬克思看來,共產主義是真實的新的共同體,在這種真實的共同體中,私有制和異化已經被揚棄,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已經獲得和諧統一。

三、人與社會的歷史發展與邏輯演繹:馬克思公共性的出場視界

公共性是馬克思哲學一個重要的基調,是我們研究馬克思思想的一個創新性視域,對馬克思思想的解讀“立足于‘公共性視角,將個人的生活和實踐提升為公共生活和實踐視域的高度對公共性價值和公共性理念,以及公共性理想的意義探究,它具體體現在馬克思研究旨趣的生活轉向,以及對日常生活世界與公共生活世界、日常生活實踐和公共生活實踐的區分以及對其關系的解釋中,也表現為馬克思對實踐、人、社會、歷史所展開的公共性的透徹分析中”。[7]可見,馬克思的公共性與人和社會有著密切的關系。從馬克思哲學思想脈絡,我們不難發現,正是人與社會關系的歷史發展與邏輯演繹,開啟了馬克思公共性的出場視界。

(一)人與社會的相互生成:馬克思公共性的圖式

馬克思堅持把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統一起來考察,他探討人的本真時必然把“人”融入社會中來把握,他在剖析社會內蘊時必然時刻關注“人”的在場性。他認為,“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8]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構成了社會,社會關系構成了人的共同體,人的共同體的內部結構及其變化牽引著人類公共性的虛實與真偽。可見,人與社會關系的邏輯演繹揭示了馬克思公共性的深蘊。

1.人與社會的相互生成、相依相存。考察西方關于“人”、“社會”的傳統哲學,從普羅泰哥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思想,到伊壁鳩魯的個人自由理論,到霍布斯的“自然權利說”、洛克的“人民主權論”、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再到黑格爾的個體主義市民社會觀,我們可以發現個人價值本位的哲學觀一直是西方哲學的主流學說。馬克思在對這種傳統哲學的批判中逐步建立起人與社會相互生成的社會共同體價值本位觀。馬克思認為,“正像社會本身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社會也是由人生產的?!盵4]83也就是說,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與社會是相互確證的,任何脫離社會來理解人或者撇開人來闡述社會的行為都會陷入無法圓說的困境,沒有社會的人只能如動物般生活在叢林里,沒有人的社會只能是虛幻的海市蜃樓。在馬克思看來,第一,社會是人的關系的有機共同體。與個體松散、自然交往的群體不同,社會是一個有機體,它“不是由個人構成,而是表示這些個人彼此發生的那些聯系和關系的總和”。[9]221也就是說,“社會”不僅僅是一個實體實物概念,更是一種人與人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存在。人的普遍的具體的關系說明了人具有社會性,社會成了人的一種存在方式,是人存在的根本。第二,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發展的核心是人的發展。對人的關懷和眷顧、對社會的追問和期待是馬克思一生所追尋的理想。馬克思認為,“人永遠是這一切社會組織的本質”,[10]社會是人產生的,社會的一切都是為了人;社會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發展,人的發展就是個性的發展以及人際的和諧。因此,“已生成的社會,創造著具有人的本質的這種全部豐富性的人,創造著具有豐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覺的人作為這個社會的恒久的現實。”[4]88endprint

2.人與社會的邏輯演繹展示了馬克思公共性圖式。從某種意義上說,人與社會關系的演繹與馬克思公共性的出場、演變是同步的,人與社會的相互生成、相互明證、相互闡釋充分彰顯了馬克思公共性的理論視域和全景圖式。第一,人與社會的關系是一種生存、發展共同體,其揭示了以共同體本位為基礎的公共性的意蘊。馬克思一再強調要避免把抽象的社會與具體的個人對立起來,社會的總體性應與人的個體性相統一、相互彰顯、相互塑造。人與人之間通過人的生產實踐和交往實踐構成了社會,社會又以自然關系、物質關系、精神關系、社會關系等為紐帶把一個個個體聯合起來成為“生存共同體”。共同體所表征的是人的社會性,是一種人之為人的價值存在。因此,人在實踐中積極創造、實現人的本質,把個人存在轉變為社會的共在,而社會的共在又成全著個人的發展,在個人的存在于社會的共在良性循環的闡釋中生成了共同體的公共性,而這種公共性是人與社會所專屬的規定性,只有人與社會實現了共在雙贏才是真正的公共性。也就是說,任何罔顧個人存在價值或者脫離社會共在意義的共同體,都是一種異化了的共同體,是一種虛假的公共性。第二,人是馬克思哲學的焦點,人學是馬克思公共性的中心問題。馬克思開創性地把人的發展問題置于共同體中來考察,因此人類共同體如何促進和保障人的發展是馬克思公共性致力于解決的問題。馬克思指出,“在真正的共同體的條件下,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盵1]119個人的發展離不開共同體形式,在共同體里人才能充分獲得自身本質的自由性和全面性,但并非所有的共同體形式都會促進人的發展,因此,需要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為基礎構建新的共同體、揚棄不合理的共同體要素、調整共同體的內部結構,從而促使“人之為人”,“把人實現為人”。第三,公共性是人類共同體的理念先導和價值追求。馬克思哲學與西方傳統哲學的不同,不僅僅是因為馬克思把人與社會的關系升華為人類共同體,更重要的是他強調共同體的發展應具有公共性價值理念。馬克思認為,人不可能單純地為自己、滿足個人利益而存在,必須通過與他人的聯系走向公共生活和公共領域,并在公共交往中訴諸于公共性理念,對社會富有公共情感、負有公共責任并具有公共能力為社會的整體利益、公共利益而作出個人的行動。作為人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共同體所追求的公共性價值理念,正是表達了個體對社會共在的體悟,也表達了社會是人人的社會;反過來,追求公共性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個人利益。由此看來,公共性包含著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統一,“在本質上說,公共性是一種放大了的個體性?!盵2]225

(二)“現實人的社會與現實社會的人”:公共性的真實出場

馬克思并非在理論上空談人與社會所演繹的公共性,而恰恰相反,回到現實世界、回歸公共生活是馬克思哲學變革的根本?!榜R克思在對西方哲學傳統的‘公共性進行深刻批判的基礎上,發現了‘公共之于哲學本身的內在意義和價值,超越了傳統哲學對公共性問題的形而上學追問、理性的傳統,以及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關系的追問和回答,并把傳統哲學那里作為形而上學實體、抽象的‘公共性存在落實到人的現實歷史生活的最基本面,將哲學思考的重點轉入現實的人及其社會歷史?!盵2]65也就是說,馬克思開啟了“現實人的社會與現實社會的人”的公共生活,也開啟了現實生活世界的公共性場域。

1.回歸生活世界,是馬克思公共性的意義所在。馬克思堅持,要認識人、批判社會、構建理想的人與社會關系,就必須“‘把哲學擱一旁……跳出哲學的圈子并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去研究現實”。[11]馬克思不為哲學而形而上,而是對現實社會和人的關懷而哲學。馬克思主張回歸生活世界,從現實的社會生活、現實普通的人來厘定人的存在意義。他認為,人為了存在和發展必須從事物質生產、參加實踐活動、創造社會財富,這是“一切歷史的一種基本條件”。[1]79可見,現實性是一種祛魅的社會歷史生成,是人復歸其本質的前提基礎,周圍的物質生活條件和人際交往環境都是影響人之為人的現實存在。

當然,馬克思并不是簡單地論述生物意義上的原子式個體,而是上升到社會的人,通過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人與社會、人與歷史、社會要素結構等分析,把人的命運與社會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抽象的本質”的基礎上,堅持人是關系論上的“具象的本質”,因此馬克思不僅關注現實的人和社會,更把重點放在了關注公共的現實生活。他認為,“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為一個個體,成為一個現實的、單個的社會存在物,同樣,他也是總體,觀念的總體,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會的自為的主體存在,正如他在現實中既作為對社會存在的直觀和現實的享受而存在,又作為人的生命表現的總體而存在一樣?!盵4]84在生活世界里,人與人之間有共同的一面,也具有差別性,共性與個性構筑著現實的社會性;也就是說,現實的人構成了具體的社會關系,進而構成了總體的社會存在,個人在實踐中實現了個體與總體的融通。個性與共性的相互詮證、個體與總體的相互統一、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相互成全,在人實踐活動的生活世界中延展開來。

可見,馬克思拋棄對人的簡單、抽象的研究而轉向對生活世界的研究和對生活實踐的闡述,將個體的日常生活和實踐提升到總體性的社會存在,提升到公共生活、公共價值的高度,體現了馬克思公共性與現實生活世界的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也使我們對公共性內涵做出更具象、更符合人本質和社會發展的理解。

2.現實社會與現實人關系的考察:公共性的真實景象。在肯定人的現實性之后,馬克思從人與社會互動的實證性、具體性來考察公共性的真實景象?;氐今R克思文本,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從現實生活世界出發,根據生產力的發展程度,指出原始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生產力低下決定了人類共同體具有分散性、孤立性和隔絕性的特點。而馬克思對現實社會與現實人關系的考察是基于大篇幅的資本主義社會現象與本質的描述。生產力的發展把人從人的依賴關系中釋放出來,卻在資本主義中跌入物的依賴中。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人的生存境遇是“在社會之外”,[9]221“個人從屬于像命運一樣存在于他們之外的社會生產;但社會生產并不從屬于把這種生產當作共同財富來對待的個人?!盵9]108資本家與工人是雇傭與被雇傭、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人在這樣不平等的關系中被固定在特定的經濟角色里,如同機器般無獨立人格的運轉。即使在相對公平的市場經濟中,人們因為分工、協作、交換而擴大交往,但這種物質性的奴役使得人容易被物化,局限在赤裸裸的物質利益里。因此,人淹沒在虛幻的社會中,扮演著特定的關系、有著規定的角色、承受著地位的差別,階級的存在必然導致公共利益的虛假性。endprint

立足于現實思考,思索社會發展的各種問題和人發展的困境,馬克思從社會關系的生產論、存在論、結構論、發展論、理想論等多重視域探討了資本主義下社會的物化、人的技術化、社會關系的異化,而這些構成了虛幻的社會共同體。在這虛幻的共同體里,人與社會的對抗集中體現在個人與社會之間根本利益的對抗。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正因為各個個人所追求的僅僅是自己的特殊的、對他們說來是同他們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這些特殊利益始終在真正地反對共同利益和虛幻的共同利益,這些特殊利益的實際斗爭使得通過以國家姿態出現的虛幻的‘普遍利益來對特殊利益進行實際的干涉和約束成為必要?!盵1]85資本主義的“共同利益”其實僅代表了部分資產階級的利益,虛假的“共同利益”必然與個人利益產生沖突,國家只有通過暴力統治的方式去緩解這種沖突,但無法從根本解決矛盾。在這樣的虛幻社會里,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的沖突、私人性與公共性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公共性的異化存在。

盡管這樣的共同體與人的發展不相一致,但是作為一個被異化而揚棄的階段,它必然成為真實公共性生成的積極環節。馬克思指出,“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發生矛盾。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盵12]因此,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關系將發生變革,使原來對抗、片面、單向度的社會關系轉變為和諧、全面、豐富的社會關系,而社會形態也必然邁向共產主義,人類必能跨越“虛幻的共同體”,真正實現“自由人的聯合體”,而這一過程正是公共性從虛幻性轉變為真實性的過程。

3.“自由人聯合體”和“公共人”是馬克思公共性的理想歸宿。人與社會的分裂、市民社會與國家的二元對立、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分離使得現實的公共性裹足不前。馬克思意識到了這一點,提出了人類解放的口號,提出了未來共同體的構想,指出只有在“自由的聯合體”這樣的人類共同體中,人的公共性才能得以全面發展和體現。馬克思關于“自由人聯合體”和“公共人”的理想是建立在歷史發展和現實物質基礎上的科學預測。

馬克思對“自由人聯合體”的構建是建立在對現實批判的基礎之上的。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的市民社會里,“每個人不是把他人看作自己自由的實現,而是看作自己自由的限制”。[13]市民社會具有無法克服的局限性及其虛幻的公共性,其往往以“公共利益”的美好名義,掩蓋了資產階級利益集團的真實性質,把無產階級排除在公共利益之外,這種虛幻性不符合人類共同體的發展。馬克思認為,人類公共性的情景應該是“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社會是“自由的聯合體”,這樣的聯合體是“人終于成為自己的和社會結合的主人,從而也就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4]也成為了社會的“公共人”。也就是說,人只有回歸其本質,社會只有復歸其本質,不為物的關系所牽絆,不為權力所奴役,不為他人所束縛,自由自覺地存在,真實的公共性才能得以實現。

可見,作為理想歸宿的公共性,它不僅是對現實中虛幻的公共性的一種否定,更是對未來人與社會關系的一種肯定性和應然性的闡發。人的發展狀態是公共性真實性程度的衡量指標,社會的發展水平為公共性演繹提供了價值尺度,人與社會的有機結合、一致發展是真實公共性的整體視界。

(三)馬克思的社會共同體形態演進——公共性的生成歷史

馬克思關于公共性的論述,立足于傳統歷史哲學又超越傳統歷史哲學,立足于現實世界又以歷史生成、發展的視角,以真正關注現實中的人為出發點,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落腳點,論述公共性的發展與人類共同體的發展密不可分。馬克思指出,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在歷史中生成、更替、轉變的,人們在歷史長河中不斷以公共性為價值歸旨和追求,并最終實現“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這里,“人的共同體既是馬克思理解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馬克思建構未來理想的人類共在的組織形式的工具性概念。”[15]正是基于“共同體”,公共性才具有對象性、現實性、歷史性和價值性。馬克思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科學地闡述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形態演進理路,并通過對人與社會關系的嬗變探析了共同體發展的脈絡邏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馬克思公共性的生成歷史。

關于社會歷史形態的演進,馬克思分析道:“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式,在這種形式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的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盵9]107-108由此可見,社會的多重變量、多種因素立體交織、相互作用促進了社會形態不斷向前發展,這包括最為根本的生產力因素和生產關系,還有人在勞動實踐和交往實踐中所產生的各種政治、文化等關系。馬克思依據這些變量和因素所促變的社會形態,對公共性亦做出了相應的三個歷史形態的分析:第一是前資本主義社會,其所顯現的是具體的、特殊的、不平等的人的依賴關系,其所產生的共同體是自然共同體,與其相對應的是一種喪失人個性的消極公共性;第二是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具有抽象的普遍的關系,人與人之間具有獨立性,這樣的共同體是一種形式平等的共同體,與其相對應的是以物的依賴為基礎的公共性;第三是共產主義社會,其彰顯了人與人之間一種具體的、普遍的、實質平等的關系,與這種理想共同體相對應的是真實的、積極的公共性。正是從馬克思關于社會形態三階段演進的描述和分析,我們看到了馬克思公共性理論的雙重旨趣及其內在張力:一是現實性的批判和超越性的建構;二是實然性與應然性之間的對接。endprint

1.第一階段:一種以人的依賴關系為基礎的消極公共性。馬克思的自然共同體階段主要是指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階段。在國家誕生以前的原始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人類的生存主要依賴于自然的供給,對自然的依賴必然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在這樣的原始共同體里,個人是無法獨立生存的,對共同體的強烈依附性使個人喪失存在感。隨著國家的誕生、階級的出現,人的生產勞動有所改善,但個人依然“表現為不獨立,從屬于一個較大的整體”。他們“只是作為具有某種規定性的個人而互相發生關系,如作為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農奴等等,或作為種姓成員等等,或屬于某個等級等等”。[9]113可見,在這個階段,人與社會的關系仍然是一種自然關系,其在天然的立場上就表現為了社會與人之間的主客體關系,兩者雖然是支配與依附的存在,但兩者是相互對抗、自我分離的。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判定,前資本主義社會是一種自然共同體,它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以人的依賴為基礎的消極的公共性。在原始社會的共同體里,人無自我發展的能力與空間,個人完全依附于共同體而生存,這正如馬克思所說:“所有這些共同體的目的就是把形成共同體的個人作為所有者保持下來,即再生產出來,也就是說,在這樣一種客觀存在方式中把他們再生產出來,這種客觀存在方式既形成公社成員之間的關系,同時又因而形成公社本身?!盵9]486可見,原始社會的共同體里,社會與人高度重合,公與私合為一體,個體完全淹沒在社會里,人沒有個人利益,其所從事的一切生產勞動都是在維持共同體的公共利益。

盡管生產力的發展催生了國家的出現,產生了新形式的共同體,但在這種生產力依然低下、以農業為基礎的階級共同體里,“社會背離人,人與社會的分離變成了現實和事實,社會在與人競相爭高,社會的存在與延續以人的被迫隱退和個性喪失為代價,個人完全被社會所吞噬。”[16]在階級的秩序里,人與人之間主要表現為隸屬關系、主仆關系,個人是不自由和不平等的,因此,缺乏獨立的人格使得個人的發展受到限制,個人利益很難得到實現和滿足。而所謂的公共利益也只不過是統治階級特殊利益的華麗外衣,“公共利益”對個人利益的侵占和擠壓,使得這階段的公共性具有了工具性、形式性的特點,因此其消極性是在所難免的。

2.第二階段:一種以物的依賴為基礎的虛幻公共性。與前資本主義社會對自然和土地的依賴不同,資本主義產生于勞動分工和社會分化,發展于以商品交換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勞動的分工帶來了生產效率的大大提高,也促使原來的內部統一體的化解,社會逐步分化為一個個松散的原子式個人。人與人通過交換、交易商品而相互聯系,這種聯系的中介或者紐帶就是貨幣,而勞動是人們獲取生存、發展的根本手段。當然,資本主義的本質遠不止這些。私有制依然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征,剝削使得貨幣變成了資本,資本在對勞動的使用過程中不僅創造價值,還產生剩余價值,成為了“統治活勞動能力的主人”。[17]可見,勞動的異化讓人成為一種能不斷生產剩余價值的工具,主體勞動與財富所有權的分離正是這一階段勞動異化的表現。

不可否認,與第一階段的前資本主義社會相比,以自由交換價值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社會有了更大的進步。人具有了相對獨立性,不再依附于共同體,也不再依賴于具體的某個人;商品市場經濟是一種契約經濟,它必然帶來人與人之間至少在形式上的平等,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普遍的聯系。但是,我們不能就據此下定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具有真正的公共性。從本質上看,人在這階段并未擺脫依賴性,只是從第一階段的“人的依賴”轉變為對“物的依賴”。以物為中介的人與人之間的“這些外部關系并未排除‘依賴關系……個人在這里也只是作為一定的個人互相發生關系。這種與人的依賴關系相對立的物的依賴關系也表現出這樣的情形(物的依賴關系無非是與外表上獨立的個人相對立的獨立的社會關系,也就是與這些個人本身相對立而獨立化的、他們互相間的生產關系):個人現在受抽象統治,而他們以前是相互依賴的”。[9]這種人與人之間物化的聯系是外在的、抽象的,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活動和產品的普遍交換已成為每一單個人的生存條件,這種普遍交換,他們相互聯系,表現為對他們本身來說是異己的、獨立的東西,表現為一種物?!盵9]107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易物關系、貨幣關系、利益關系。因此,建立在“不斷交換的必要性上和作為全面中介的交換價值上”[9]106的物化社會不可能具有真實的公共性,而是一種物化的公共性。

馬克思指出,“在資產階級社會里,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個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1]287人在這樣虛幻的共同體里,人與人之間“確切些說,可叫做——在彼此關系冷漠的意義上——彼此漠不關心”,[9]113物的交往使得個體變得更為孤獨、游離,只能沿著扭曲的物化的社會方向發展。人對物的依賴,使得人以資本為目標,甘受資本的奴役,這樣人的發展必將走向功利主義,這時的人也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性。而舊式分工使人只能獲得一種勞動技能,這導致了人的發展的片面性和單向度。資本和勞動的公開對抗,正體現了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敵對狀態,這也說明了大部分人實質上是處于不平等的被奴役地位。人與人之間的實質不平等,人與社會的分裂與沖突,必然產生虛幻的共同體、虛假的公共性;而這種虛假的公共性將反過來進一步使人產生異化并限制人的發展。

3.第三階段:一種“自由人聯合體”的積極公共性。盡管資本主義通過科技革新顯示出其生命力的強大,但馬克思以歷史唯物辯證主義的眼光堅定資本主義必將滅亡,人類必將進入新的社會形態——共產主義。馬克思描繪的共產主義是“自主活動才同物質活動一致起來,而這又是同各個人向完全的個人的發展以及一切自發性的消除相適應的。同樣,勞動向自主活動的轉化,同過去受制約的交往向個人本身的交往的轉化,也是相互適應的。隨著聯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終結了。”[1]80-90也就說,在共產主義社會里,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極大豐富,私有制被廢除,勞動異化被消除,人不必受人的支配和物的奴役,擁有真正的獨立自由,并“由聯合起來的個人對他們的總生產實行控制”。[9]108人在這階段具備了充分的主體性和社會性,能夠通過自由自在的勞動生產滿足多方面的需要和發展。endprint

共產主義不是空洞的烏托邦主義,它是馬克思對人類的前途和社會命運的歷史覺解,是基于對現實維度和異化狀態的思索而對未來理想社會的一種規范性訴求。共產主義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自覺的和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范圍內生產的”。[4]81可見,共產主義社會階段的公共性是一種積極的公共性。共產主義社會克服和化解了前兩個階段的弊端和缺陷,“推翻一切舊的生成關系和交往關系的基礎,并且第一次自覺地把一切自發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創造,消除這些前提的自發性,使它們受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支配。”[18]也就是說,共產主義社會真正實現了人的普遍的具體的內在聯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再是支配與奴役,也不是赤裸裸的利益關系,“人與人之間的兄弟情誼在他們那里不是空話,而是真情”,[4]129是建立在世界普遍交往的現實基礎上的。每個人在普遍交往的基礎上其個性得到充分的彰顯,并能自由全面地發展。而這階段的社會共同體是真實的共同體,每個人都承認并尊重他人如自己一樣是一個獨立自由的個體,并且正是這種他人的承認和尊重成為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條件,也就是說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自此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得到高度契合、統一,人成為社會真正的人,社會才是人真正的社會,每個人都是公共人,社會是“自由人的聯合體”。

結語

綜上所述,馬克思考察公共性的方法,既不是以抽象的整體主義為基點,也不是以實在的個人主義為依賴,而是基于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歷史發展與邏輯演繹為出場視界的。馬克思通過人與社會的關系來論述公共性,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發展,無不彰顯著公共性的生成、演變旨趣?;蛘呖梢赃@么說,馬克思從公共性視角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行了解讀,馬克思對公共性的關懷、對現實公共性的批判、對理想公共性的預設,無不透露出他在歷史與邏輯、理想與現實、事實與價值中對人與社會關系的一種深切觀照。一言以蔽之,人與社會關系的現實發展和邏輯演繹,是馬克思公共性的出場視界,是馬克思闡發公共性的理論坐標,也是馬克思對公共性圖境的實證和邏輯解決。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賈英健.公共性視域——馬克思哲學的當代闡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2000.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宋嚴.管窺馬克思“社會”范疇文本維度及當代啟示[J].社會科學論壇,2008,(12).

[7]袁玉立.公共性:走進我們生活的哲學范疇[J].學術界,2005,(5).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93.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62.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66.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4.

[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15]胡群英.社會共同體公共性建構[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32.

[16]王虎學,萬資姿.“共同體”、“資產階級社會”、“自由人聯合體”——從人與社會的關系嬗變看馬克思的社會“三形態”[J].湖北社會科學,2009,(1).

[17]Marx Karl,Grundrisse:Foundations of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M]. Translated by M.Nicolaus,New York,Vintage Books,1973∶453.

[18]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6.

【責任編輯:宇 輝】endprint

猜你喜歡
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馬克思哲學的“形式指引”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0
廣元有條馬克思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AV在线无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国产欧美日韩91|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色久综合在线| 99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91在线中文| 国产91色在线| 色天天综合|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动漫h|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亚洲性视频网站|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va视频| 欧美色视频在线|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午夜毛片福利|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69免费在线视频| 伊人成人在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久草热视频在线|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99re经典视频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九九热在线视频| 久久公开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99这里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色综合日本| 婷婷亚洲视频|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