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經理人》編輯部
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額2013年突破4萬億美元,首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這是國家外貿發展的一個標志性里程碑,標志著我們國家對外貿易的規模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值得關注的是,在2000年,我國的總出口和進口量僅占世界的3%,而繼2009年成為世界最大貨物出口國后,現在,我國的總出口和進口量占到世界總量的1/10還多。在規模提升的同時,我國對外貿易在質量和效益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展,貿易伙伴趨向多元、貿易區域更趨協調、外貿主體結構更趨合理、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我國對外貿易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這是幾代外貿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看到這個變化的同時,有一個事實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國是一個貿易大國,但并不是貿易強國,在出口產品中,相當一部分附加值比較低,自有品牌比較少,在全球的營銷網絡和營銷方式也是比較滯后,這些問題的解決,更需要外貿服務機構的支持與幫助。《進出口經理人》第9次對外貿服務市場進行盤點,旨在了解當前外貿企業最需要的服務,推薦優質服務幫助他們提升競爭力。本報告是基于最新調研結果的分析。
調查方法及樣本說明
2014年中國外貿服務市場調查于2014年5月開始至2014年8月20日結束,通過在進出口經理人雜志夾寄問卷;電子郵件方式邀請全國各地的外貿企業讀者;調查問卷鏈接到雜志官網www.tradetree.cn;與合作伙伴科法斯(中國)、中國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等聯合調查的形式展開。進出口經理人雜志已經連續9年調查并發布“中國外貿服務市場調查報告”。
本次調查針對的是出口企業,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308份。被調查企業全部從事出口,包括制造商和貿易商。從被調查企業的性質看,民營股份制企業占49%,私營企業占16%,外商獨資企業占11%,國有企業占10%,中外合資企業占9%,其他占5%,見圖1。總體來看,這也反映出民營企業仍然是外貿出口的主力軍。
與往年調查不同的是,本次調查增加了外貿服務需求增長最快的兩個領域——展覽和檢測認證領域的細分調查。
從被調查企業的規模來看,5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占比最高,達35%;10人以下企業占比最少,為7%,見圖2。11~20人企業占8%,21~50人企業占12%,51~100人企業占17%,101~500人企業占21%。
從被調查企業年度出口額來看,大型外貿企業(年出口額在2000萬美元以上企業)所占比例最高,為22%,見圖3。此外依次是500萬~1000萬(含)美元,占20%;1000萬~2000萬(含)美元,占18%;100萬美元以下,占15%;200萬~500萬(含)美元,占13%;100萬~200萬(含)美元,占12%。
從被調查企業所在行業的分布來看,28%的企業所處機電行業,18%為輕工行業企業,15%為五礦化工行業企業,11%為紡織服裝行業企業,9%為食品土畜行業企業,4%為醫保行業企業,其他為15%,見圖4。
企業最需要的外貿服務
調查顯示,目前出口企業最需要的外貿服務仍然是電子商務,占17.1%;其次是買方資信調查,占16.3%。企業對認證和展覽的需求比上一年有所提升,均占比14.3%,而上一年這兩個需求排在第6和第7位。排在之后的是金融、信息咨詢、物流、保險、法律和其他,選擇比例分別是11.6%、8.9% 、6.2%、5.8%、5%和0.4%。買方資信調查連續幾年位列第2位。由于歐美經濟尚未完全復蘇,新興市場匯率波動,海外買家的支付能力和意愿下降,出口收匯風險逐漸加大,在高風險時期,借助對國外買家的資信調查,出口企業可以避免損失。
企業最關注服務質量
被調查企業選擇外貿服務商的重點考慮因素是服務質量、價格和信譽,選擇比例為31.5%、28.4%和26.6%,見圖6。這個結果和上年的調查基本一致,可見外貿服務企業仍然需要求用高質量的服務,合理的價格和誠信的服務來打動消費者。調查顯示,41%的出口企業當年外貿服務支出占出口總額的1%-5%,28%的企業投入5%-10%,21%的企業會投入10%-20%,見圖7。
企業最信賴的展覽主辦機構
在2014年的調查中,勵展博覽集團仍然蟬聯最受企業信賴的展覽主辦機構榜首,選擇比例為18.6%,見圖8。前五位的展覽公司位次發生了變化。法蘭克福的排名提升了兩位,由上次調查的第4名,升至第2名。香港貿發局則下降一位,由上年的第2名,變為今年的第3名。而漢諾威米蘭則超過環球資源排在第4位。環球資源下降兩位,由上年的第3名,變為今年的第5名。但是企業選擇的比例進一步集中,前五位展覽主辦機構占企業選擇的77.4%,而上年這一比例為73.2%。
企業最信賴的展覽代理機構
中展海外以23.6%的選擇比例高居榜首,比上年提升了5.1個百分比,進一步拉開與第2名的比例。雖然前五名的企業與上年一致,但是位次發生了變化,機電商會提升1位,位列第2,選擇比例為17.4%;電子信息貿促會下降1位,位列第3,選擇比例為16.2%;機械貿促會由上年的第5變為今年的第4名,選擇比例為7.7%;中展環球位列第5位,選擇比例為7.3%,見圖9。
調查顯示,一批民營公司以其優質便捷的服務也得到外貿企業的認可。此外,外貿企業,尤其是江浙地區的企業,則表示跟地方展團的較多。
企業最信賴的展覽搭建機構
調查顯示,最受企業信賴的展覽搭建機構是長城,選擇比例為26.8%;遠大緊隨其后,選擇比例為23.6%,見圖10。這兩家搭建公司也是眾多知名海外展的中國展團搭建方。而寬創作為外系展覽公司排在第3位,選擇比例為15.7%,他們的優勢在于在眾多海外會展城市有工廠和倉庫,可以提供從策劃、設計到搭建到的一站式服務。
一些跟團企業選擇的是9平方米的標攤參展,并不關心是誰來做展位搭建,表示對此項調查不了解;而一些大企業則非常注重品牌,選擇海外搭建公司進行特裝;還有一些大型集團企業,甚至有自己的參展設計和搭建團隊。在我刊進行的外貿企業生存調查顯示,參加展覽仍然是企業開拓市場的主要方式,而好的展位搭建和布置,會最大限度地展示產品品質,提升公司實力,從而促進業務交往,國內企業可借助專業的展臺搭建公司為自己的形象添磚加瓦。
企業最信賴的展覽物流機構
展覽品物流相對于普通出口運輸對貨代的要求相對較高,必須保證貨物準時且完好無損的到達,有時候還需要回運展品。因此,選擇有操作經驗,誠實可信的運輸機構非常必要。調查顯示,最受外貿企業心里的展覽物流機構前五位分別是,匯展、保昌、巴伐利亞、泰德勝和優泰,選擇比例分別為24%、17.1%、13%、11.6%和10.3%。
選擇海外展覽根據計劃開拓市場
在2014年的調查中,我們對展覽領域進行了細分的調查。調查顯示,企業選擇海外展覽的依據依次是,公司計劃開拓的市場、展覽補貼、參展費用、歐盟成熟展覽、新興市場和其他,見圖12。由此可見,企業參展都有很強的目的性,而且把參加展覽作為拓展海外市場的主要途徑。在企業每年參展數量的調查中,得出企業每年平均參加展覽3.1個的結論。對于展后行程安排。40%的被調查企業會根據展團來安排展覽后期行程;37%的企業表示會自行安排,而利用展后時間拜訪客戶;17%的企業則表示不安排展會行程,因為參展后是最佳跟進時機;6%的企業有展后高端定制的行程需求,見圖13。
外貿企業最信賴的檢測認證機構
從統計數據來看,相比上年,今年榜單在保持總體排名相對穩定的情形下,2~8名的追趕更顯迅猛。得益于多元化綜合服務的發展,以及2014年上半年全球高達7次的行業項目收購,在品牌信賴度上,SGS仍然占據這份榜單的首位,見圖14。但其與本次榜單排名第2的法國檢測認證巨頭BV和排名第3的Intertek天祥集團之間的差距只有5個百分點,而去年這一差距還在10個百分點左右。上半年,榜單前5位的檢測認證機構全球業務增長都在5%左右,尤其是亞太區業務(以大中華區業務為主)的增長更顯強勁,這也凸顯了目前這一行業的廣闊前景和競爭激烈。
榜單中,增長最為明顯的莫過于德國萊茵T?V集團和深圳的華測檢測。德國萊茵T?V集團2014上半年在全球市場通過5個行業并購進一步強化了其全球化網絡布局,加上其在大中華區市場的不斷發力使其在行業品牌信賴度方面,比去年提升了2個位次。本土品牌深圳華測一直是國內檢測認證行業的佼佼者,國內檢測認證市場的放開,對民營資本尤其是處于行業領先的民營資本更是個利好,加快了他們發展的步伐,其在品牌信賴度上由上年的第11位上升至2014年的第8位。
選擇檢測認證機構依據采購商要求
調查顯示,在選擇檢測認證機構的主要依據上,目前對于國內外貿企業來說,采購商的要求和檢測認證機構的品牌知名度在選擇原因中占了主要部分,兩者總共占比達61%,價格因素和服務態度緊隨其次,占比分別是22%和14%,見圖15。由此可見,拋開不可控因素,提高品牌知名度仍然是檢測認證機構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在外貿企業看來,檢測認證機構目前首先要提升的地方是服務的性價比,選擇占比達31%,見圖16。這與國內目前整體制造業產業進程是相符的。成本壓力仍然巨大,產業轉型迫在眉睫,需要外貿企業和服務企業共同發力。其次,外貿企業把關注點放在了服務效率、服務態度,以及服務的專業度方面,占比分別是29%、18%和17%。
在調查中,有48%的外貿企業表示,他們2014年在檢測認證服務需求方面的投入和上一年度是持平的,40%的企業認為,他們將增加在檢測認證服務方面的預算,只有12%的企業選擇他們會相對下調在這一領域的服務投入,見圖17。
企業最信賴的中資金融機構
央行發布了貫徹落實穩外貿“國十六條”的指導意見,提出了11條穩外貿細則,覆蓋了融資、匯率、征信體系建設、資金結算等諸多領域。已經有企業嘗到了出口信貸融資、出口信用保險帶來的好處。調查顯示,中國銀行是企業最信賴的中資金融機構,見圖18。政策性中國出口信保和中國進出口銀行位列第二和第三位。一批民營銀行也成為后起之秀,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最受外貿企業信賴的外資金融機構
匯豐銀行以其強大的世界金融服務網絡,得到外貿企業的認可,蟬聯最受信賴的外資金融機構榜首。渣打銀行則比上年上升一位,排在第2位,選擇比例為19.4%。第3名是花旗銀行,選擇比例為17.6%,見圖19。最近一年,人民幣的國際化帶來了新業務模式的出現,不僅對企業是利好,同樣也帶給銀行諸多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會。
最受外貿企業信賴的集裝箱班輪公司
上半年全球航運市場需求不足,運力供大于求,造成航運市場持續低迷、運價低位運行,受此影響,馬士基調整并取消了部分中國航線;此外P3被中國商務部否決,受此不利影響,中遠超過馬士基位列外貿企業最信賴的集裝箱班輪公司排行第一名,選擇比例為32.5%。馬士基則下降一個位次,位列第二位,選擇比例為22.8%,見圖20。
最受外貿企業信賴的航空公司
在外貿企業最信賴的航空公司中,國航繼續獨占鰲頭,以其國內眾多城市為樞紐的強大均衡的全球航線網絡,深受外貿企業的信賴,選擇比例達30.4%,比上年又提升了3.7個百分點。緊隨其后的是漢莎航空和南方航空,選擇比例為20.8%和18.8%,見圖21。
最受外貿企業信賴的快遞公司
DHL以高達38.5%的選擇比例,蟬聯外貿企業最信賴的快遞公司首位,見圖22。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榜單中,順豐殺進前三甲,以24%的選擇比例位列第二位,作為民營快遞里毫無疑問的領頭羊,目前的順豐已擁有近30萬名員工和近萬個海內外營業網點,逐漸受到了外貿企業的認可。
外貿服務任重道遠
世界經濟危機的陰霾還未消散,世界經濟格局面臨著深度的調整和變革,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外貿企業面臨的形勢仍然錯綜復雜。面對新挑戰,在響應國家構建服務貿易促進體系的基礎上,外貿服務企業也需要進一步提高效能,強化服務,來支撐我國外貿發展。
(執筆: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