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黃帥
德國萊茵T?V在中國是隨著中國外貿的蓬勃發展而成長起來的,特別希望了解外貿企業的訴求,
然后從其自身的角度出發去調整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出口中遇到的難題
選擇冠名“2014年外貿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德國萊茵T?V有著自己的考慮。“中國外貿的發展從早期的野蠻高增長到一度停滯,再到金融危機及歐美市場需求萎縮帶來的負增長,現在處在復蘇中,但是增長態勢乏力。”德國萊茵T?V大中華區市場總監李濤對《進出口經理人》雜志記者說,“中國的出口形勢可謂到了嚴峻的時刻,出口企業必須要有深刻的認識。”
德國萊茵T?V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國外認證機構之一,回顧25年的發展歷史,德國萊茵T?V在中國是隨著中國外貿的蓬勃發展而成長起來的。“我們特別希望了解外貿企業的訴求,然后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我們去調整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出口中遇到的難題。因此,這項調查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也是我們選擇冠名這一調查的原因。”李濤對記者這樣說。
當成本優勢不再,企業比拼靠什么
中國制造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原材料、勞動力的成本都在上漲,與亞洲、南美洲,甚至非洲新興的經濟體相比,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在不斷縮水。
“對于中國制造企業來說,當成本不再具有絕對競爭力的時候,我們接下來要比拼的是什么?”李濤向記者提出了這個直接的問題。
“目前的外貿形勢使企業面臨著一個產業升級的契機。”李濤舉例說,近如日韓、遠如歐洲的一些國家,尤其是出口導向型的國家,也都先后經歷過同樣的發展階段。“當成本優勢不存在的時候,可以比拼的就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產品要在質量方面、性能方面、創新方面具備其他國家的產品所不具備的優勢。”
“從這個角度來講,這種轉型就和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有著密切的關系。”李濤說,“我們可以幫助中國企業,特別是幫助出口企業在產品質量方面進行深入的改進。”
“中國的企業往往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占領市場,但是很多時候,作為個體,特別是新興產業,往往不了解目的地市場的產品安全要求,也會忽略了進口國可能存在的貿易保護措施。”他強調,“在全球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都會存在,更何況現在大形勢增長乏力。我們可以和企業一起研究目的國產品準入政策,并將安全品質把控方面的經驗與企業分享。”
追求成本控制,不如把產品做精
作為起源于德國的國際級企業,德國萊茵T?V對于制造業的發展有著極深的見地。李濤談及,德國是一個和江蘇省面積差不多的國家,到處是森林,出口額卻高居世界第二,德國制造以其精湛的技藝,代表了世界頂尖級的制造水平,但是,縱觀德國的制造業歷史,德國制造也經歷了產業升級的陣痛階段。
“了解歷史的人都會知道,100多年前,德國制造曾被認為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德國企業模仿過產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的產品,曾經的‘Made in Germany是被要求必須打上的標簽出口英國,用以提醒消費者。但是,在隨后的產業升級階段,德國人以其嚴謹的性格,專注產業制造的內功,大力提高產品本身的質量和生產管理水平,迎頭趕上并且一舉超越,這是現在德國制造領跑全球的決定性因素。”
李濤建議,對于中國制造而言,也應該將專注點放到提升品質方面。“一味追求控制成本是沒有盡頭的。在企業規模逐漸增大,‘船大不好掉頭”的情況下,總會有更便宜的產品來沖擊你的市場。因此,只有當你制造最高端、最精密、最優秀的產品時,你才能在行業中立于塔尖的位置。”
事實上,德國有很多企業都是百年老店,很多企業都是從一個個小作坊發展起來的。在發展過程中,這些德國企業并沒有盲目追求擴大規模,而是專注于某一個領域,將產品做到極致。李濤舉例說,從一個指甲鉗,一個手工具,到一支圓珠筆,德國企業都可以做得獨樹一幟,將產品做得很高端,從而完全摒棄以價格取勝的競爭態勢,獲得超額利潤。
“中國企業應該將產品做精,而不是盲目做大;應當將專注于產品品質本身,讓產品具有差異化。這是很多中小企業能不能成為百年老店,能不能在行業內成為知名品牌的關鍵,也是企業擁有獨立定價權的關鍵。”
從德國制造發展的經驗來看,檢測認證服務的高認可度成為其高品質保證的重要一環。李濤向記者舉例說,德國的GS認證并非是一個強制性的認證,但是很多企業都已經拿到這個認證,并將其作為高品質的標志進行產品推廣。
避免召回門,檢測機構從源頭把關企業產品
如今,中國制造雖經過多年的發展,但各種“質量門”與“召回門”仍舊頻繁見諸報端,這說明我們的政府監管體制仍然存在很大改進的空間。在目前政府沒有將檢測認證市場完全放開的情況下,企業與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的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
“企業不能僅在遭遇檢查的時候才與第三方檢測機構溝通,在出口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我們都能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李濤認為,檢測認證只是一個最低門檻,是對企業的入門級評估。“事實上,我們的專家在評估一個產品的時候,往往會從產品的設計、產品的原材料、產品的功能方面進行綜合考量,而不僅僅進行事后的產品檢測。”
在實踐中,很多企業在出口產品的時候,往往花費很大資金去做產品推廣,然而卻忽視檢測認證對產品質量的把關作用。“相對于市場推廣來說,產品檢測雖然只占用很小一部分成本,但是會起到關鍵的作用。這是因為,一旦產品在目的國被抽檢并發現安全隱患或者質量問題,那么由此產生的召回事件的代價是巨大的。對企業來說,產品召回不但會對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還會產生企業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失。”
“為什么會發生召回現象呢?在我們看來,這就要追問企業,從生產的前期,也就是從研發階段,到產品制造階段,再到包裝和銷售的整個過程,是否真正做到了品質如一,是否確保了生產的產品與進行檢測的樣品具有一致性,這其實還是對品質把關的問題。”
李濤強調,當企業的產品已經生產出來,那么后續的檢測認證就是一個“死”的門檻,只存在“過”與“不過”兩種可能。“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在標準面前,我們是沒有彈性可言的。我們會嚴守檢測認證的要求。”
但是,一旦企業的產品通不過測試,那么就需要重新做研發設計,這就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因此,如果企業能夠在生產的前端就與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一起做好品質把控,并投入一些成本的話,那么就可能抵消其他環節付出的更多隱形成本。”
選擇檢測機構,要解決企業痛點與瓶頸
目前,雖然國內的檢測認證市場并沒有完全開放,但是涉及出口方面的檢測認證,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充分競爭和透明的市場,幾乎所有領先的國際級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都已經進入這個市場。企業面對諸多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的時候,需要了解各個檢測認證機構的特點,借助第三方的力量突破自己的瓶頸及解決企業的痛點。
“企業在選擇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的時候,首先要根據出口目的國的要求進行選擇。不同的檢測認證機構在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力。”李濤建議說,“如果要將產品出口到德國或者歐洲,由于德國消費者對于產品質量的要求是相當高的,那么選擇與德國萊茵T?V合作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2014年其實恰逢德國萊茵T?V進入中國市場25周年,我們借此機會走訪了很多合作多年的客戶及合作伙伴,了解現在外貿出口企業的狀況,聽取他們和我們合作的原因和意見,結果我們得出了客戶一致選擇我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能幫他們突破一些貿易的瓶頸,掃清企業在出口目的市場的障礙。”
“每8秒鐘就有一臺杜亞電機在全球被安裝”,這樣響亮而特別的宣傳口號來自智能家居及門窗電機制造商寧波杜亞機電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在出口大省浙江成長起來的中國出口企業,由于其產品特殊性決定了認證過程中對電氣零部件都有嚴格的測試要求,且零部件的測試周期普遍較長,是整個認證項目的瓶頸。杜亞曾為繁瑣且嚴苛的零部件檢測和認證所困擾,而德國萊茵T?V在這方面別具優勢:T?V-BAUART標志是德國萊茵T?V集團專為零部件定制的一個安全認證標志,在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乃至全世界范圍都得到廣泛的認可。在整機認證過程中,凡是取得德國萊茵T?V集團標識的零部件均可免檢。借此杜亞突破了零部件認證的瓶頸,順利進入歐洲市場。“可以這樣自豪地說,過去的25年,我們見證了中國出口的做大做強,我們更直接參與了很多中小企業成長為其領域內全球知名企業的全部過程。”
在同行競爭中,德國萊茵T?V一直是獨樹一幟的第三方機構。李濤介紹說,有很多檢測認證機構在各自的領域中都很有建樹。然而,“對于我們來說,從工業服務到交通汽車,從產品安全到管理體系,從節能環保到人員培訓,德國萊茵T?V是一家業務非常全面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
不僅如此,在很多前沿性的領域,如可穿戴智能產品、電動汽車服務等領域,在行業標準尚不完善的時候,德國萊茵T?V也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產品評估機制。此外,在電子商務崛起的今天,德國萊茵T?V已經同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合作,致力于幫助中國外貿企業真實有效地在全面電子商務平臺展示自身實力,促進外貿買賣雙方的快速互信及信息匹配,促進交易達成,縮短交易周期。為了方便客戶,德國萊茵T?V還于2013年推出了新版全球測試標識,其設計與功能在檢測領域獨一無二。新的測試標識取代了德國萊茵T?V在過去140年中使用過的全部檢測標識,全新測試標識右側有一個二維碼,讓使用者能夠通過智能型手機進行掃描,然后直接連接到德國萊茵T?V的數據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領導了行業內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