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紅
摘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對于課程所進行的一系列教學改革的成功與否,主要由其考核方式來檢驗,因此考核方式的選擇至關重要。考核方式選擇的合理,則能對教學改革進行正確地評價,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該文對中職《網頁制作》課程考核方式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中職;課程;轉變;考核方式眾所周知,考核作為督促學生學習的指揮棒,應當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但現在,絕大多數課程的考核仍停留在傳統的一考定成績的簡單考核方式上,平時學習只占很小比例,甚至有些時候平時學習經常會被忽略,這種期末成績比重偏大,往往會造成學生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現象的產生,這是傳統的應試教育的產物,其弊端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學習的好壞,更不能反映一個人的技能應用水平,也就談不上創新型、實用型人才的培養。 這就需要對現有的考核形式進行改革,找出一套能真正體現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和素質水平的考核體系,構建一套行之有效地實踐教學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為實踐課提供參照,從而達到“以考促學、以考促進”的目的,確保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掌握,提高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下面就以《網頁制作》這一門課的考核方式為例探討高職專業課的考核方式。
1網頁制作課程地位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借助互聯網獲取信息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網頁制作技術也伴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而迅速興起,目前中職的計算機專業都順應市場需求開設了網頁制作課程,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課程實踐性教學,在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網頁制作課程開設的前提是,學生以有photoshop圖像處理的基礎,同時flash的課程與網頁制作課程同步開設。通過網頁制作課程設計,可以全面幫助學生加強對網站的認知;學會設計和制作網站;發布和維護一個實際的網站的全部工作流程。可以了解網站的軟、硬件平臺,熟悉網頁制作方法及相關工具的使用,掌握軟件的使用技巧,掌握相關的行業標準,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知識向能力轉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個人的綜合競爭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獲得更多就業機會。
2考核方式
考核形式多樣化,這是促進傳統教育思想轉變的有效手段。從素質教育思想出發,結合本課程特點,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多次不同方式的考核,如平時考核、上機實踐、小項目等方式。《網頁制作》課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兩種方式相結合,兩部分的分數比例為:課程考核成績=形成性考核成績(40%)+終結性考核成績(60%),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績包括課堂表現、實訓任務成績和實訓報告成績;終結性考核成績包括項目終結考核和現場技能考試。考核內容所占比例如圖1所示,其評價量表如表1所示。
通過這樣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考核,最終按比例綜合得出學生的課程成績。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化解學生為了期末應付考試而進行突擊甚至考場作弊的做法,比一次性考試更能反映出學生經過學習后獲得的基本知識和培養成的實踐能力,能夠較好地衡量教學效果。根據網頁制作的課程設計了表二“形成性考核表”,以百分制對各考核方面進行打分,并對其8個任務求平均分,最后形成性考核分數=課堂表現的平均分*8%+實訓任務平均分*20%+實訓報告平均分*12%。終結性考核分數=項目終結考核平均分*36%+現場技能考試平均分*24%。最終學生分數為形成性考核分數和終結性考核分數的總和。
2.1 形成性考核
在此提到的形成性考核,是指對學習者學習過程的全面測評,是對學習者課程學習成果的階段性考核,是對學習者學習目標的階段性測試。學生形成性考核成績一般由課堂表現、實訓任務成績和實訓報告成績組成,比如《網頁制作》課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績就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形成性考核以課堂提問和上機作業為主,主要考察學生的治學態度和課堂內容理解能力,上機實踐以實驗大綱為對象,考察學生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形成性考核占總分的40%為例,其中課堂表現占8%,實訓任務成績占20%,實訓報告成績占12%。⑴課堂表現成績(8%):教師每次上課時都要與學生進行互動,安排學生回答問題或進行演示,根據學生的表現給學生評定成績并記錄,課程結束后根據學生課堂表現的成績記錄給出課堂表現成績。⑵實訓任務成績(20%):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對于每一個工作任務,教師都要進行檢查,給學生評定成績,針對任務的完成情況,課程結束后根據學生工作任務的平均成績給出實訓任務成績。⑶實訓報告成績(12%):對于學生完成的每一個課堂任務任務,都要求學生填寫實訓報告,包括實訓課題、實訓目標、實訓準備、實訓內容、實訓反思等內容。課程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實訓報告給出報告成績。
2.2 終結性考核
在此提到的終結性考核,也就是課程中各項目的考核成績和現場技能考試成績。是對學習者課程學習成果的綜合性考核,是對學習者學習目標的綜合性測試。終結性考試以項目成績和現場技能考試為主,項目的完成需要的周期較長可能有3-4周內完成,有個人獨立完成的小項目和3-5人一組的大項目,不僅考察學生所學知識水平,而且考核形式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現場技能考核旨在考核學生的軟件功能掌握情況以及使用的熟練程度。比如《網頁制作》終結性考核占總分的60%,其中項目終結考核占36%,現場技能考試成績占24%,項目終結性考核(36%)。
小項目制作,以學生個人獨立完成,在網頁制作課程學習階段的中期,由教師根據所學知識給定作品參考主題,不限形式,布置學生在3周內提交一個內容完整、主題鮮明、視覺效果突出的網頁產品。這一階段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系統學習程度,以及將知識綜合應用于實踐的能力,要求學生不但能自學,還能在學習中不斷反思,具有統攬全局的意識。此課程在學期中設置了制作“個人主頁”的小項目,由個人獨立實現。大項目制作,由3-5人團隊共同完成,目的是測試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掌握和應用能力。項目設計時應通過小組的團隊合作提供創意方案,然后進行小組內分工,完成作品,目的是學以致用。在考核過程中,要求小組成員各有明確分工,項目驗收時每個小組成員都要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現場答辯,對作品設計的出發點、創意點、設計過程等方面做出簡單的闡述,皆在考核學生如何靠表述將自己的設計稿推銷出去,同時也能判別出作品是否出自于學生自己的設計根據答辯效果對每個成員進行客觀評分。此課程共設置了“班級主頁”和“走進溫州”兩個主題的大項目。關于所設置的項目的個數由該課程的課時數所定,并將學生作品上傳網絡(校園網),可使更多的學生關注,并對其進行投票,這樣學生對項目制作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的。項目的評價也不只是局限于教師評定,評價可由學生參與,比如說學生的評定占30%,教師評定占70%,使更多的學生關注作品。
現場技能考試(24%)
3結果分析
以上是本人對中職網頁制作課程考核方式的想法。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僅可以正確、科學地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注重激發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并樹立自信心,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拓展創新能力,有力地促進了教學, 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效果。通過加大對平時學習效果的考核,將同學們從單一的考試定成績的壓力中解脫出來,使得他們“放下包袱,開動機器”,實現了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取得了較好的考核效果。
4結束語
對于中職的教育,我們要多探討、多思考,圍繞“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秉著“考核只是手段,重在過程考核”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能充分體現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和素質水平的考核體系,通過考核了解學生知識、能力、素質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達到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榮富,王烈準.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宿州學院學報,2010(7).
[2]劉艷玲,王利.動畫課程教學評價模型的設計.中國電化教育,2011.10.
[3]李燕,佘明龍.實踐教學創新之期中考察方式改革探索.
[4]李德晶.高職院校高等數學實踐教學與考核體系的構建[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