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韓印德記者 藍雅歌 王剛 鄒松 青木 ●本報記者 劉暢 ●馮國川剛過完60歲生日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2日啟程赴紐約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及聯大其他會議。正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所說,參加氣候峰會的領導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如奧巴馬希望在聯大能拉上更多國家打擊“伊斯蘭國”,而安倍此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發起新一輪沖擊。安倍第二次上臺后僅1年零9個月內訪問了五大洲的49個國家,“地球儀外交”顯然在為日本“爭常”做鋪墊,不僅如此,安倍政府吸取了9年前安理會改革“四國提案”遭挫敗的教訓,此次以“積極和平主義”為口號。但社科院日本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23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在二戰結束近70年之際,日本尚不能正視戰后體制,誠心反省歷史,又何談“積極和平主義”?韓聯社23日稱,在歷史問題上不知反省的日本,現在還虎視眈眈想擔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周邊國家“只能投以憂慮的目光”。安倍:日本要領導聯合國改革 據日本《讀賣新聞》23日報道,安倍出發前往紐約前,就表明了要求聯合國改革的強烈意愿。他說,“聯合國明年將迎來成立70周年。聯合國成員增加了,世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為此聯合國也應該變成適合21世紀的狀態。日本要發揮領導作用,促使聯合國改革”。 共同社23日報道稱,小泉純一郎政府曾在安理會成立60周年時試圖“入常”受挫,此次安倍將以小泉沒能提出的“積極和平主義”為宣傳口號,開啟“入常”的厚重大門。《讀賣新聞》稱,安倍將于25日在聯合國發表演說,推銷他提出的“積極和平主義”,陳述安理會改革的必要性,表達日本將為因“伊斯蘭國”的出現而混亂的中東提供支援,為遭埃博拉襲擊的非洲做貢獻,以及日本要實現讓女性活躍于社會的決心。韓國《文化日報》評論稱,在慰安婦問題上一直采取回避態度的安倍,卻要在聯合國大談女性作用,這種毫無誠意的表態招致國際社會反對的可能性很大。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聯合國改革需要獲得成員國2/3以上的贊成。作為大票倉的非洲、中南美洲、太平洋島國的動向成為安理會改革的關鍵。為此,24日,安倍將會晤非洲各國首腦,25日會晤太平洋島國首腦,以尋求對日本提出的安理會改革方案的支持。同時日本外相岸田25日將出席與德國、印度、巴西舉行的四國集團外長會,協調支持聯合國改革的戰略。 此外,24日上午安倍還將和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舉行會談。《產經新聞》稱,可以說這次聯大將成為“檢驗”安倍首相“地球儀外交”成果的舞臺。日媒:政府將明年作為“決勝年” 2005年,在日本、巴西、德國與印度四國主導下,聯合國匯總了一份旨在“增常”的安理會改革決議案,不過這個決議案沒能獲得多數支持,最終失敗。據韓國《文化日報》23日報道,日本準備明年秋天在聯大拋出新改革提案,將現在的安理會“五常”變成“十一常”,增加日本、印度、德國、巴西等國。 共同社稱,在日本“入常”問題上,安倍謀劃已久。此前他對拉美、南亞等多個地區進行訪問,比如今年7月25日到8月4日的11天里,安倍連續訪問拉美五國,主要目的就是為日本“入常”拉票。不僅如此,日本已著手確保在聯合國的發言權。今年5月,安倍在與來訪的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會談時表示將提供最多6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8億元)的經濟援助。9月6日,哈西娜在達卡與安倍會談時表示孟加拉國將退出2015年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競爭。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金錢起了作用,“值得大書特書”。 日本國內支持“入常”聲音不少。日本《世界日報》網站刊登社論,為“共產中國”和俄羅斯這個“問題國家”占據了安理會五常的兩席感到忿忿不平,文章說,在亞洲,南海等地區問題正在深化,當事者中國作為唯一常任理事國“獨占了權限”,這樣能發揮安理會應有的作用嗎?大阪大學副校長星野俊在《產經新聞》撰文稱,聯合國創立即將70年,安倍外交因為促進安理會改革而有了勁頭。日本不僅獲得了孟加拉國的支持,還與印度總理莫迪達成了合作協議,要在推動安理會改革中取得具體成果。星野認為,在“由戰勝國及擁核國”構成的常任理事國中,“如果加上日本則象征著安理會發生了質變”。 《東京新聞》對“入常”形勢則沒那么樂觀。文章稱,日本政府把聯合國創立70周年作為安理會改革的“決勝之年”,但明年也是中國宣傳的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日本推動聯合國改革的目標“有遭遇歷史問題逆風”的風險。報道稱,中國對安倍盡力推動安理會改革繃緊了神經,必將加強國際宣傳,稱日本沒有反省過去的侵略。韓國:反對單純“增常”方案 據韓聯社23日報道,針對日本在聯合國安理會“入常”動作頻頻,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言人魯光鎰當天表示:“反對單純增加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方案”,這意味著未來韓國將強化與意大利、墨西哥、西班牙等國的溝通合作,將安理會改革向增加非常任理事國方向推動。 新加坡亞洲新聞網23日報道稱,“入常”將賦予日本否決權,這是中國特別不能接受的,日本“入常”或因“回避歷史問題”受阻。美國《時代》周刊網站23日撰文稱,日本自衛隊積極防衛的腳步這兩年邁得有點大。2006年日本自衛隊首次參加美國南加州年度“鐵拳”演習時,只派了20多名自衛隊員參加很少一部分課目,而現在,日本每年會派300名自衛隊員參加包括實彈射擊在內的所有演習課目。去年,日本派出了載有地面部隊、登陸艦和直升機的作戰艦隊,而2015年,自衛隊計劃將首次派出戰斗機參演。《時代》報道稱,與自衛隊擴張相對應的,是安倍展開積極外交尋求“入常”,目的都是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 韓國YTN電視臺23日報道稱,日本的如意算盤似乎并不樂觀,不說別的條件,現有的5個常任理事國都必須投贊成票,僅憑中日關系的現狀,中國對日本“入常”投贊成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安倍雖然此次借聯大積極拉攏非洲和亞太島國,但日本在歷史問題和慰安婦問題上的消極態度,已經在國際社會引發不小的非議,“日本距離當國際社會領導還有不小距離”。 呂耀東對《環球時報》表示,蓄力十年日本再戰“入常”,安倍在總結小泉經驗的基礎上做了策略調整。安倍策略中最具迷惑和欺騙性的,是其依據日本特點量身打造的“積極和平主義”口號。戰后格局和《和平憲法》讓日本成為“被動的和平大國”,國際社會一些國家只認戰后日本,不知戰前戰時日本,這種情況給了“積極和平主義”蠱惑人心的空間。他強調,聯合國就是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線上建立的,“既然日本要談入常、談聯合國改革,前提是什么?是它正視戰后體制,誠實反省歷史,并證明自己在認真履行一個和平國家的責任和義務。否則它的入場券是什么?是積極自衛權和否認侵略?”德印:希望坐到VIP桌邊 有跡象表明,印德等國也在努力運作“入常”事宜。印度《經濟時報》近日報道稱,月初總理莫迪已與安倍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磋商,共同認為明年是聯合國進行深入改革的好時機,印度、日本等國在聯合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將有助于這一組織更具代表性、正當性和有效性。印度《德干紀錄報》近日撰文分析稱,聯合國安理會“擴容”是大勢所趨,稱安理會“不應是極少數國家有選擇性地發號施令的工具”。 “德國不愿意再坐在木椅上,而是希望坐到VIP桌邊”。德國《明鏡》周刊23日報道稱,本周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在紐約將展開聯合國外交,希望與印度、巴西和日本一道,有一個新的開端,成為新的常任理事國。據稱,德國正準備一項新舉措,即向5個常任理事國施壓,以要求安理會進行改革。德國的想法是安理會應該擴大到6個常任理事國和4個非常任理事國。 “德國夢想可能又落空”,德國《柏林日報》表示,目前看,5個常任理事國都不想放棄特權。美國支持日本,但由于歷史和島嶼爭端,中國可能不會同意日本“入常”。印度則會遭到巴基斯坦的反對,巴西的阻礙是墨西哥等國。德國的阻礙則是歐洲已經有多個成員國,不會優先增加。此外,非洲國家也提出要求,要爭席位。由此可見,聯合國改革的阻力仍然很大。 中國外交部本月發表有關聯合國大會的中方立場文件,主張將“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列入聯大議程。呂耀東對《環球時報》說,中國宜借大舉宣傳“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機,喚醒國際社會的二戰歷史意識。“一些國家并沒有認清日本的過去和它正在發生的變化,中國有責任還原亞洲各國在二戰中遭遇的災難,這在未來一年非常重要。”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2日在記者會上稱:“戰后70年我國所走過的歷程在對外方面也受到了肯定。今后也將毫不改變地繼續推進。”共同社稱,這意味著“日中交鋒或許將全面展開”。▲
環球時報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