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
北京樓市的氣氛好像真的變了,都說是因為自住型商品房。
原來是“恐慌性搶房”,如今是“機會主義等待”。原來都擠在售樓處排號,如今都跑去自住房等候,需求端變臉之快,讓人措手不及。
然而,對于很多自住型商品房的申請人而言,“機會主義”的等待并不容易,焦慮、悲喜、無奈、希望……一批又一批放出來的低價房源,既像觸手可及的機會,又像天上掉餡餅的運氣。自住型商品房,這個正在引起北京樓市供應結構劇變的“新發明”,裹挾著許多人相似又各異的等房故事。
輪候三年 再等搖號
2014年4月1日,北京最早亮相的自住型商品房項目——恒大御景灣,終于完成了前期購房資格審核工作,從去年11月開通網上申購至今,已經焦灼守候了四個月的申請人終于走完了所有申請審核的流程,只待搖號方案公布的關鍵時刻。
4月1日那天,李晟打開北京市住建委網站的查詢專欄,輸入搖號編碼、姓名、證件號碼等信息,看到一行讓他滿意的文字:審核通過。他被審核確認為保障房輪候家庭,屬于優先購買序列。據北京市自住型商品房的相關政策規定,兩類人群可優先購買自住型商品房,第一為北京市戶籍無房家庭,其中單身人士須年滿25周歲。第二為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輪候家庭。
然而,在他加入的一個“自住房申請QQ群”中,當天一大早就有不少群友抱怨沒有通過最終的審核,有的是社保反饋不通過,有的是居住證沒通過,有的婚姻狀態不符合……據了解,審核結果是北京市住建委,會同公安、民政、社保、地稅等多個部門進行聯網審查后得出。
李晟很慶幸,“都還比較順利,就等著新消息,看怎么搖號,什么時候搖號,最主要的是看我有沒有那個命啊!”數據顯示,在恒大御景灣項目,像李晟這樣的保障房輪候家庭的申請數量達1800余戶。早在三年前,李晟的經濟適用房申請資格已經在西城區備案,“已經排了這么多年了,早幾年我還天天盯著政府網站看,后來等不到,不抱太大的希望。”在等待的三年時間中,李晟從單身變成了已婚,卻始終沒有排到合適的房源,而北京剛需的房價,已經越來越超出他家庭購買力,“四五環上的房價,眼睜睜看著從每平米一兩萬,漲到三四萬,原來買不起的,現在更買不起了”。
“這個項目2.2萬元/平方米的單價,有56平米的一居,也有85平米的兩居,三成首付資金不成問題。”然而,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妻子在婚前有異地購房的貸款記錄,雖然房子不在名下,貸款的認定問題讓他憂心忡忡。如果因此首付比例提至七成,首付門檻極高幾十萬元,他又將錯失這次機會。
“實在沒有辦法就先離婚吧,以后再復婚過戶登記”,為此,李晟已經做了最“折騰”的打算,為了一套住房,他一家人拿捏著最謹小慎微的情緒,每一步都不敢疏忽踏錯。
8萬申請者半途放棄
恒大御景灣于去年11月正式開放網站注冊登記,龐大的訪問量一度將網站擠得連續數日癱瘓,最終數據顯示,共有14.8萬戶家庭進行了購房初步登記。然而,在之后的線上審核和線下審核過程中,超過8萬的申請者主動或被動的放棄了。
“希望很大,失望很大。”曾女士就是放棄申請的8萬戶之中的一員。她在今年2月份的現場提交資料這一步上“止步”了。因為她雖屬于京籍,名下卻已有一套住房,并不在優先購房序列,搖號中簽的希望渺茫。
“現場資料核驗都是分批的,首先是保障房輪候家庭、京籍已婚無房家庭、京籍單身,最后才是我們非優先家庭。從這個順序,就知道搖號優先大概的順序了吧!”據開發商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類申請者人數已經達8.19萬戶,而房源只有2000余套,非優先申請者沒有中簽概率。這一數據公布后,大批非優先申請者選擇放棄了。
“我們非優先家庭審核時,現場有大喇叭一直在循環播報,大致意思是說,非優先家庭中簽概率很低,大家不要浪費時間之類。”曾女士表示,她申請之初,就知道第一個項目希望并不大,主要為了“走一下流程,重在參與”。熟悉自住房申購的過程之后,曾女士正在等待更合適的項目。
“有棗沒棗打一耙”,是大部分第一個項目申請者的心態,而最終證明的“僧多粥少”選房比例,將他們都擋在了門檻之外。事實上,類似曾女士這樣的申請人,正在面對越來越多的選擇。在恒大御景灣項目之后,金隅、當代、富力、首創等多個開發商的自住型商品房項目陸續啟動申購,項目遍布北京朝陽、大興、昌平、豐臺等區縣,有的位置尚佳,甚至在五環以內。房源的限價區間,從最便宜的9500元/平米,到最貴的2.8萬元/平米。
另一方面,自住型商品房的“面粉”供應源源不絕。在土地供應方面,截止今年3月,北京自住房土地的出讓數量已經達到第36宗,供應之大、節奏之快,幾成北京土地市場的主流。這也就意味著,未來自住房項目會越來越多,北京樓市供應的結構將在未來幾年發生劇烈的變化。
剛需洗牌 分配考驗
“自住型對于首置剛需的分流是非常明顯的,而且這個趨勢仍然在擴大。受影響最大的是郊區縣的剛需市場,從去年末以來,市場熱度逐漸趨冷。”北京世聯房地產顧問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劉春巖告訴記者,他們所監測的數據顯示,最近幾月,北京多個典型剛需板塊的活躍度明顯下滑,其中房山區域降幅最大,售樓處到訪量(包括來電、進店等)都明顯下降。
“如果今年能實現7萬套的自住型商品房的有效供應,那么幾乎覆蓋了北京新房成交的絕大部分。剛需市場上洗牌不可避免。”
據高力國際數據顯示,2014年1月至2月,北京住宅銷售總成交量同比下降超過20%,越來越多的潛在買家選擇推遲購買住房的時機。亞豪地產的統計數據也顯示,自去年11月開始,剛性需求樓盤的可售房源與意向購買客戶之比,就一直呈現出下降趨勢。業內預測自住房供應高峰,將在2014年下半年到來。等待、觀望的情緒,導致市場未來走向更加難以預測。
然而,對于大部分申請者而言,全流程的最后核心,依然沒有“亮底牌”。“究竟怎么優先購買,優先和非優先比例怎么分割,怎么組織搖號,現在都沒有明確的官方說法。”已經申請了金隅高井星牌建材廠項目的方小姐,將最大的希望押在這個項目上,因為“有56平米的一居,總價低,而且區位條件各方面不錯,是所有項目中是最適合我的。”“搖不搖得上號,能不能買到小戶型,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這是一場信心的游戲,也是一場類似于賭博的等待。
“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保障公平。”自住房房源售價低于市場價30%、甚至50%的價差,讓它的分配變成一個嚴肅的問題。關于搖號分配的最新消息,來自于市住建委《北京市自住型商品住房銷售管理暫行規定》,其中指出自住房搖號由開發商來組織,使用全市統一的搖號軟件,類似于北京目前的購車搖號,而且搖號、選房過程將由公證機關全程公證。
此外,官方消息透露出消息稱,自住型商品房或將采用固定比例的“售后共有產權模式”,具體仍在細化之中,也被視為最大限度排除投機因素及權利尋租的一種設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