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仁
摘 要:由于各地經濟發展狀況不一致和當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各地的公共服務是存在差別的,所以說沒有絕對的均等化。圖書館作為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服務在進行均等化發展的時候要認識到這一點,然后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完善服務的方式和方法,不斷提供自身的服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降低圖書館公共服務之間的差異,為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公共服務體系;圖書館;服務均等化
重視公共服務建設,是關注民生、重視民生的具體體現,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圖書館是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的存在能保證人們擁有一個平等、自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能獲取自身所需要的知識和服務,不受性別、信仰、年齡、種族、性別、宗教、性取向的限制。而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的發展能更好地保證讀者學習知識、再教育愿望的實現。
1 公共服務體系中圖書館服務均等化
“均等”實際上是一個組合詞,是由“均衡”“相等”組合而成,指通過不斷地調解、在平衡,最終達到相等。根據唯物的辯證思想,沒有絕對的相等,所以這里的相等指的是大體相等、大致相等。公共服務體系具有對社會資源進行再分配的功能,只有對服務對象進行平等的關注,才能保證公共服務體系分配社會資源時的均等。文化是上層建筑,物質是基礎建筑,只有物質更加豐富了,公民才會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務。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必要堅持“公正”“平等”的思想,這是社會最基本的道德原則。任何社會想要長治久安,想要持續發展,每一個社會個體在謀求自身社會地位和利益的過程中應以不惡意損害他人社會地位和利益為前提,處在社會這個巨大的利益合作體中,個人只有要處理好與他人之間的沖突,才能保證在這個社會立足[1]。
2 基于公共服務體系中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的發展
2.1 建立圖書館服務標準,實現服務均等化的法制化
作為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在均等化發展的過程中還沒有全國性的服務標準,與其相應的評估體系更無從談起,使得我國圖書館在均等化發展缺乏配套的措施、科學的界定、合理的規劃、長遠的目標。所以為了進一步促進圖書館的均等化發展,我們要結合我國國情,首先要制定并確立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的基本標準,各地圖書館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主要面對的讀者特定進行增訂和完善,盡快使圖書館在均等化發展納入到我國公共服務體系快速發展的快車道上,保證圖書館均等化發展的法制化。一,政府應組織相關方面的專家學者建立全國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并根據圖書館和規模大小和服務對象配備所需的財政支撐和技術支持,確立圖書館在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地位,在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框架下,明確圖書館均等化的地區和領域范圍;二,引導人們對圖書館的認識,把獲取圖書館基本公共服務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權利。通過對圖書館公共服務的技巧、種類、標準和范圍進行專業的研究和論證,在充分考量各方需要和要求的基礎上,形成社會共識。加強對圖書館公共服務的宣傳,時機成熟的時候,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把獲取圖書館基本的公共服務納入到公民的基本權利中。
2.2 建立基本的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的財政支持
公共服務體系中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的發展緩慢的一大因素是各級政府對圖書館責任劃分的不夠明確。而從圖書館均等化的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支撐責任劃分的財權和事權范圍也沒有明顯的界限。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從中央到基層有五級政府,那一級提供財政支持,那一級提供圖書館服務最有效、最合理?對于這些問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所有的問題都淹沒在加速發展的經濟的浪潮中。筆者認為,要想回到上述問題,應首先在宏觀層面明確政府間的事權范圍,然后根據事權范圍進行財政劃分,解決好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和省以下政府的財政劃分[2]。在劃分財政分擔的過程,客觀因素和人為因素都會影響到各級政府承擔的圖書館所需的財政比例,應以客觀因素為基準,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總的來說,就是要在公共服務體系中,要明確中央和地方的事權,不斷完善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保證公共服務均等化能得到政府有力財政支持,通過必要的財政政治傾斜,加快圖書館服務的均等化發展。
2.3 建立有效的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發展的監管體系
完善有效的監管系統是保證圖書館服務均等化持續發展的制度保證,所以說圖書館在進行公共服務的過程中,要對相關的數據進行收集和統計,并建立數據庫,向監管系統提供原始的數據支撐。筆者認為建立有效的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發展的監管系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對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在監管圖書館方面要明確分工,確定各自的職責和權限;二,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預算和審計制度,不斷完善績效評估的方式和方法,根據社會的發展和圖書館的實際情況,不斷對評估指標、評估流程、評估內容進行調整;三,加強對圖書館具體行為監督,保證圖書館的公益性,減小市場化對圖書館的沖擊;四,引導社會各界向圖書館捐贈,保證包括政府財政投入的所有資金、物質使用的透明度,提高圖書館利用資金效率和水平;五,秉承有法必依、責權統一、民主公開、執法必嚴的原則,建立圖書館服務在均等化發展過程中的行政問責機制,完善問責的程序,明確行政問責的方式、主體、課題和內容,并配備嚴格向適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六,要充分考慮到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發展的特殊性,其基本服務標準不能制定過高,既不能盲足增加預算對地方政府財政去造成過大的壓力,也能一味地壓縮財政支出,要充分考慮到人們需求的增加、人口的增長、人均壽命的延長[3]。
2.4 強化圖書館共同服務體系
隨著各級政府對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發展的重視,圖書館在公共服務領域中的貢獻越來越大,尤其是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已經實現了縣級及以上地區有圖書館的目標,并且圖書館提供的服務開始向街道、鄉鎮、社區、村莊延伸,在促進了我國基層文化建設的同時,也為圖書館服務均等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這一發展變化具有重要意義,從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的角度來看,將會使得我國的公共服務的覆蓋面更廣,更加的公平,使得原理大都市的人們也能享受到圖書館的公共服務,實現了圖書館服務到人們中間去的反向延伸,是圖書館公共服務走出去的具體體現。不過,我們還要清晰地認識到其中存在問題,比如圖書館管理模式陳舊,一級圖書館只能由一級政府負責,其人員調配、業務指導、行政管理也存在不合理的現象,阻礙著圖書館服務均等化進一步發展。強化圖書館共同服務體系既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深化圖書館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應盡快建立和完善總分館服務體系,開動腦經,以原有的服務體系為基礎,建立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新型圖書館群關系,以滿足當地人民群眾的需要。
3 結束語
公民所能獲得的公共服務,不僅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形勢有關,還與政府對公共服務的重視程度有關。由于我國各地區的發展并不均衡,且各地方政府由于觀念落后等因素對公共服務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導致人們獲取的公共服務也是有差別的。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紅利,人們不僅希望參與到經濟的建設中,還渴求從經濟發展中收獲紅利,如果人們得到的機會嚴重失衡,那么必然會埋下不穩地因素,不利于經濟建設。而實現公共服務體系中的圖書館均等化是縮小這種不平衡的措施之一,是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分化器,圖書館應秉承建館理念成為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急先鋒。
參考文獻
[1]張海燕.公共服務體系中的圖書館服務均等化[J].科技資訊,2010,(27):255-255.
[2]吳慶珍.杭州圖書館推行均等化服務實踐啟示[J].新世紀圖書館,2011,(2):36-38.
[3]鄭志榮.我國公共圖書館財政投入的地區差異研究[D].上海財經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