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曉
摘 要:道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隨著科技的進步,作為民俗文化的裝飾木雕遭受著巨大的沖擊和嚴重的破壞。因此,繼承和發揚道州古民居裝飾木雕尤為重要。本文介紹了道州古民居裝飾木雕的發展現狀和藝術特征,分析了裝飾木雕面臨的困境,探究了裝飾木雕在室內設計中的傳承,以便更好地繼承和發揚裝飾木雕藝術,提升生活品質,滿足人們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和審美情趣。
關鍵詞:道州古民居;裝飾木雕;室內設計;傳承
1 道州古民居裝飾木雕發展現狀和藝術特征
都龐聳翠,瀟水長流,道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從秦始皇始建縣設郡,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其裝飾木雕藝術價值高,從古至今一直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目前道州很多村落有保存尚好的古建筑,存有精美的木雕。例如,壽雁的龍村,紅巖橋頭林場的莊村、沙田村,梅花鎮修宜村,審章塘瑤族鄉馮家村,清塘鎮小坪古村等。這些裝飾木雕一般采用柔性造型的方式,以弧線、曲線及由它們產生的拋面、曲面所構成的造型,形成一種節奏和韻律美。它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木雕花床、箱柜、窗花、屏風、博古架、落地花罩、立體藝術臺屏等。道州裝飾木雕具有以下幾個特征:其一,雕刻用材面寬,樟木、榆木等皆可,且作品的形狀大小可以任意拼接,雕飾部位多寡簡繁,可以任意取舍。其二,雕刻技法有平面浮雕、鏤空雕、淺浮雕等多種形式,強調平面裝飾,從框架結構到邊線紋飾處理,處處洋溢著裝飾美。其三,表面處理保留原木本色紋理,不施重彩深色。其四,雕刻題材面廣,包括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神話傳說、寄情花木、風流人物、民族風情、冶性書法、抽象圖案等。其五,大部分木雕造型稚拙粗獷,構圖簡潔明快,風格粗放大氣,層次較少,只有極少部分是精雕細刻的。
2 道州古民居裝飾木雕面臨的困境
裝飾木雕是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審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蘊含著中國人民的智慧,融會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氣質和文化素養。如今,作為民俗文化的道州裝飾木雕遭受著巨大的沖擊和嚴重的破壞。這種飛龍鳳舞,精雕細琢的藝術失去了應有的藝術特色和往日的輝煌,木雕藝術的發展面臨著瓶頸。具體原因如下:第一,建筑業的迅猛發展。在經濟發達、人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的今天,房產飛速發展;全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拆建、新建、擴建。一些極具文化的古建筑被拆掉或廢棄,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明亮且具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樓房。農村也不例外。第二,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運用??萍嫉娜招略庐悾鞣N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被運用于房屋建設。它們實惠、美觀,耐用,逐漸取代了手工的裝飾木雕,使得巧妙構思和豐富內涵的傳統裝飾木雕失去了賴以存在的環境。第三,政府保護和支持力度不夠。
3 道州古民居裝飾木雕在室內設計中的傳承
道州裝飾木雕是一種裝飾藝術,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重要的藝術價值。但如今,它正遭受巨大的沖擊和嚴重的破壞,亟需我們進行保護和傳承。那么在室內設計領域,如何將木雕藝術與現代室內設計相融合,使之既能發揚地方裝飾木雕藝術,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又能提高設計的文化藝術涵養,滿足人們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和審美情趣呢?
第一,尊重地域,注重時代性,讓裝飾木雕與時代潮流相統一。道州裝飾木雕藝術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一代又一代道州木雕藝人緊緊把握時代發展脈搏,不斷創新的結果。我們要從傳統文化中去廣泛尋找和吸取設計素材,用現代的技術和藝術手段將其精華部分展現出來,創造出既符合道州地方特色、又能傳承木雕文化且符合現代審美的室內空間,讓木雕文化與時代相互交融、彼此共生。室內設計中繼承木雕文化的時候,我們不能盲從或復古,籠統地談繼承傳統和片面強調地方特色,而是需要分析歷史文化,注重關聯性,尋求切入點,把收集到的相關素材進行解構、重組,提取裝飾木雕精髓元素,有目的有意識地去創造開放、新穎的室內空間,傳承裝飾木雕藝術。
第二,古為今用,意在創新。裝飾木雕藝術是歷史文化的積淀,是特定條件下人們對民族精神和生活習俗的認同。用今天的審美標準來看,傳統裝飾木雕的藝術形式已經落伍,但它歷經千百年、蘊含彌足珍貴的元素、思想理念和哲學精神。一旦這些元素被創造性地加以提煉、運用,就會成為新的亮點、新的時尚。因此,我們應緊緊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在堅持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以新的觀念、新的手法和圖示語匯從空間、色彩、材質等方面對其進行再創造再升華。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傳統的木雕藝術才會被注入新的生命力,傳統木雕文化才會為我們的生活添光增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塑料、金屬、仿制石材、陶瓷、玻璃、涂料、紡織品等新型材料應運而生,推陳出新。不同的材料帶給人不同的審美感受和審美情趣,選用適當的新型材料與傳統元素相結合,或是用新材料對其進行代替,可以豐富裝飾效果,體現時代氣息。如仿古門窗,就是用現代材料表現古典藝術的古樸、穩重、大方和精美。
第三,注重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相結合。人們在設計室內環境時,都會不經意地把意識形態領域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貫穿到設計中去。為此,在繼承傳統裝飾木雕
時,要考慮木雕藝術的當代化、實用性,讓傳統木雕適應現代,進而成為表現現代的雕技技藝。同時,在尊重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強調裝飾木雕的精神功能,應用形式語言來表現題材、主題、情感和意境。例如,裝飾博古架。
第四,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護。目前道州有多個國家級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和風景旅游景點,政府可以采取村落古民建筑與旅游業、餐飲業等相結合的方法,大力支持、扶持古民建筑的保護和開發力度,以弘揚道州裝飾木雕文化,促進文化產業、旅游業和設計行業的共融共生。
4 結語
我們提倡尊重歷史,保護和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地域文化。道州裝飾木雕適用范圍廣,是實用性、藝術性與欣賞性的完美結合,對其進行研究,并將其運用于室內設計,讓設計做到“言有盡而意無窮”,體現鮮明的個性和地方特色,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傳承與交融,有利于木雕藝術在繼承與創新中不斷發展,有利于室內設計行業的良性發展,有助于推動區域文化與室內設計的相融相生。
參考文獻:
[1] 龍全.湘南木雕[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9.
[2] 何曉道.江南明清建筑木雕[M].中華書局,2012.
[3] 蕭鍵東.湖南傳統木雕[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1.
[4] 李翔宇.中國傳統木雕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2(10).
[5] 姚輝.淺析永州地區古民居裝飾木雕藝術[J].美術大觀,2014(1).
[6] 永州尋蹤覓古[DB/OL].http://bbs.425300.com/thread-350971-1-1.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