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偉
摘 要:教材是學生取得知識的主要源泉之一,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組織教學工作,維持正常教學秩序,必須以教材建設為基本條件。一所學校教材建設的水平,一定程度上綜合體現了這個學校的風格、特色、師資水平和教學水平,它是教學工作的重要質量指標。因此,加強教材建設也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及內容。
關鍵詞:教材建設;教材管理;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教材的質量直接體現著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本科教學的質量”,要“大力提倡編寫、引進和使用先進教材”。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好的教材在教學中發揮著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內容,主導教學方向的作用。本文結合哈爾濱石油學院近兩年來在教材建設與管理方面的實踐與研究,淺談加強教材建設與管理來保證和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學質量。
1 結合教學改革抓教材建設
教育部高教司劉鳳泰副司長曾指出“教材建設要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它必須與教學改革緊密結合,與教學內容改革同步進行,做到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近年來,學校抓住教育部實施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和”新世紀教改工程的機遇,積極開展教材建設,努力做到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同步。我院經濟管理系主任在教學改革下足氣力,結合前兩年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實踐的成果,凝練專業特色,開設特色課程,與傳統的大學進行錯位競爭,使學院在某些領域占有制高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開發出有特色的教材,主編了《大學生創業教育》教材一部,在2013年正式出版發行,在教學中使用,促進了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開展,并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教材建設也大大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充分體現了兩者間相互促進的作用。
2 結合培養目標定位抓教材建設
21世紀,我國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知識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共同選擇和普遍趨勢。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學院規模和影響日趨擴大,但由于許多專業課程體系尚在不斷實踐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與之相配套的教材體系很不成熟,新建專業更無教材體系而言。教材建設特色不足,學院其獨特的生源情況和人才培養定位,要求教材具有使用、適用、夠用和創新的特點,而目前很多教材為追求較寬的適用面而放棄了自己的特色,淪落為內容龐雜、面面俱到的大眾教材,從而加劇了新專業在開設之初很少有適合其生源特點和符合其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課程教材、專業性強的課程教材、實驗教材以及實踐實訓教材可選品種單一,更談不上選用優秀教材。大多數教材選用“二本”或“一本”院校的教材。
我院屬于一所應用型本科民辦學校。根據學校培養應用性人才的定位,也為了解決教材存在的以上矛盾,我院幾個系(部),改革編寫了適合這一培養目標的各類教材。機械電子工程系主任主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學習指導》。數理部編寫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習題集》、《線性代數習題集》、《高等數學習題集》。土木工程系主任主編了《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石油工程系教授主編了《巖石力學基礎及應用》等教材,這些教材都體現了它的適用性。
3 教材建設的新理念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因此,學院教材建設也要緊緊圍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編寫出一批“面向21世紀”的教材。因此,需要編寫適應新形勢發展的特色教材,以補充實驗、實訓教材短缺和不足,從而促進教育教學的蓬勃開展,提高教學質量。
4 加強教材的管理
4.1 提高對教材管理的認識
當前,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教學的各個環節的協調發展、相互促進才能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教材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這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從教材管理在各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使教材管理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為教師、學生提供高質量教材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4.2 逐步完善教材管理的規章制度
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工程,它涉及面廣,周期長,難度大,見效慢。目前,教材管理工作已經被學院領導重視。近幾年,學院逐漸制定了關于教材管理的規章制度,緊緊抓住服務教育教學改革的宗旨不動搖,根據學校的辦學層次水平、學科專業特點,在2012年制定了《教材建設與管理規程》、《優秀教材評選辦法》、《教學獎勵辦法》。在此規定中,關于教材建設委員會、教材選用、申報自編教材、優秀教材評選等都有具體的規定,完善了教材建設的機構,健全了各種管理制度,落實教材管理政策,不斷探索實踐,教材工作整體水平也有了新的飛躍。
4.3 加強教材的選用管理
選用優秀教材是學院教材管理部門工作的重點,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先進性”和“適用性”是教材選用的基本原則。“先進性”是指教材內容要具有時代特色,能反映本學科國內外科學與研究新知識,反映其互相聯系及發展規律,即有突出的學術特色,又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優先選用獲國家獎教材;優先選用教育部規劃教材;優先選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優先選用獲省部級教材;優先選用引進國外的影印版或中文譯本優秀教材;優先選用高等教育出版和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適用性”指選用的教材要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如有兩本同類教材,在選用上我們鼓勵選用自編的適用性強的教材。根據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學院帥先開設了《創新方法學》課程。這是一門新興的課程,經過反復慎重的篩選,我們選用了科技方面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劉燕華、李孟剛編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通過兩屆學生的學習,學生對選用的教材十分滿意,并在學習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馮永平,呂守華;,劉生梅. 加強教材建設與管理,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獨立學院教材[J].高等農業教育. 2013.
[2] 黃慧芬; 蘇文軍; 孫麗娜; 許克祥,我校教材建設與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