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 要:以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房建設,拓寬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來源,發揮住房公積金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支持作用,有利于加快解決包括繳存職工在內的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問題,推動實現住有所居目標。
關鍵詞:公積金;支持;保障房
近年來,國務院將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解決城鎮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問題的主要途徑。但建設保障性住房投資需求量大、占用周期長、收益水平低,難以吸引銀行貸款和社會資金進入,這是當前制約保障性住房建設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用活用好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為廣大老百姓購買、租住保障性住房提供資金支持,是當前推進住房公積金事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和必然要求。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住房公積金在推動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城鎮住房建設,提高職工住房消費能力,幫助廣大城鎮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住房公積金在實踐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特別是在其發揮住房保障中的作用方面有明顯制度缺欠。
1 住房公積金建保障房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住房公積金覆蓋率不夠高,對保障房建設的支持作用難以充分發揮。統計資料顯示:“在職職工”中還有近30%、3000 萬職工未參加住房公積金繳存。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執行住房公積金制度不夠理想的問題和大量職工住房公積金帳戶因企業改制、效益下滑等原因被長期封存的問題比較突出,住房公積金制度無法惠及這部分群體。
(二)住房公積金資金使用效率總體不高,地區發展不平衡。從全國實際情況來看,雖然近年來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得到了穩步發展,但總的資金使用效率不容樂觀。一方面住房公積金存在大量沉淀資金,另一方面大量中低收入家庭購房貸款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此外,各地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推行以及資金使用呈現不平衡,總體上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推行得比較到位,而中西部地區資金使用率較低。
(三)社會成員收入差距懸殊,導致住房公積金的保障水平高低不一。住房公積金作為一項法定的住房工資直接按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交,職工的工資收入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繳交住房公積金的多少。當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職位的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甚至出現兩極分化的傾向,使得職工工資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合理現象直接投影到住房公積金繳交方面,造成高的畸高、低的甚低,導致住房公積金對職工住房保障水平的高低不一。
2 讓住房公積金在保障房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對策措施
(一)進一步擴大住房公積金的覆蓋范圍。現階段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留有不可忽視的缺口。一是現有城鎮內數量呈迅速上升的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及非正規就業者;二是數量龐大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如果住房公積金制度能夠覆蓋到這一群體,為他們提供一份最基本的住房保障資金,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就可以通過這樣一筆比較穩定的資金來用于支付租房的費用,從而大大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和質量。
(二)加大執法力度,建立聯合執法機制。住房公積金制度應覆蓋城鎮所有在職職工,但由于執法力度不夠,部分單位仍然沒有為職工建立住房公積金。因此,一要加大住房公積金依法征繳力度,遏制住房公積金不繳和欠繳現象;二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成立專業化的行政執法隊伍;三要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加強同法院、工商、公安、勞動社保等部門的溝通和協作,積極參與有關職能部門組織的對企業欠薪、欠金等開展的聯合執法行動。
(三)將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部分投入到針對中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的公益性住房保障事業中去。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資金如果被閑置,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增值收益部分集中投放到各項公益性的住房保障項目中去。如可以用作城市廉租住房的建設、城市危舊房改造項目的資金補充;也可以用這筆資金建造一批造價低廉、房型緊湊、位于城市城郊結合部但交通相對便利的職工住宅,定向用于廉租住房對象的租用、城市危舊房改造項目或重大市政工程項目中中低收入動拆遷家庭的購買或租用;還可以將增值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對職工購買自住普通住房的貸款貼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