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晨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保險業也在迅速的發展。當然在其發展的過程還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最為主要的就是通貨緊縮。所謂的通貨緊縮就是指一種比較常見的發生在經濟不景氣時出現的衰退現象。從二十世紀發展到現在,是很多國家煩惱的并不是通貨通脹,而是通貨緊縮。因此有效的處理通貨緊縮的問題,對于我國保險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通貨緊縮;保險;意義
所謂的通貨緊縮(deflation)是指在市場中的流通貨幣減少,人們所擁有的貨幣減少,消費能力下降,使得物價出現下跌的情況,從而引發了通貨緊縮。對于其內容的認識,現在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結論。但是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如果消費者的價格指數(CPI)持續三個月出現下跌,也就是預示著通貨緊縮的來臨。通貨緊縮就是因為生產力過剩或是需求不充分,使得物價、工資、糧食、資源和利率等種類出現大幅度的下降。
1.通貨緊縮的影響
長時間以來,通貨緊縮的影響總是被人們忽略,而且還認為通貨膨脹的危險性要遠遠大于通貨緊縮。但是,通貨緊縮的影響和全球性的通貨緊縮使得人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一樣,它們的影響都會給經濟造成重大的威脅。
1.1 經濟快速退化
通貨緊縮使得經濟倒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物價不斷的下滑,使得企業產品的價格出現下降的情況,企業所獲得的利潤也大量減少,從而使得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的制約。然后就是物價的下降,使得利率出現攀升的情況,這對債權人來說是有利的,相反對于債務人是不利的。但是在社會中很多的都是債務人,債務壓力加大,從而影響到了企業的投資和生產,對于經濟造成重要的影響。最后就是物價的不斷下降使得企業的利潤下降和生產積極性的喪失,造成失業率上升,相應的也就使得實際經濟持續低迷。
1.2 使得社會資金縮水
當出現通貨緊縮的時候,整個社會的物價都會下降,企業的產品價格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企業的利益也就隨之下降。企業的利益下降就會造成企業資產的市場價格出現下降的情況。并且,產品的價格下降使得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不利于銷售,企業不能夠有效的運轉和流通,也就增加了企業的負債率,負債率的提升又激化了企業價格的持續走低。企業產品價格的下降使得企業的利潤下降和資金減少,在出現通貨緊縮的時候,供過于求,就會造成失業率的增加,而且勞動力市場的供給量較多,就會使得工人的工資下降,所獲工資減少。即使工資不下降,失業率也會大量的增加,從而造成人們整體資金的下降,也就造成了整個社會的財富縮水。
1.3 分配負面效果的產生
通貨緊縮的分配效果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也就是社會資金在給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分配,還有就是社會資金在企業、人們之間的財富分配。從整體來說,經濟中的債務人主要是指企業,債權人主要是指人們。所以,社會資金在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分配,也就是企業和人們之間的資金分配。
在通貨緊縮的時候,企業因為所創造的產品價格下降,相應的利潤也會下降,但是實際利率上升,使得債務人在企業中獲得的收入又進一步的轉化到債權人身上,也就增加了企業的困難程度。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企業只能夠收集更多的資金進行周轉,相應的也就增加了企業的債務量,其中的債務負擔也就更加的嚴重。因為企業在分配財富的時候始終處于不利的地位,長期下去,這樣的財富分配效果就會不斷的增強。
1.4 可能造成的銀行危險
和通貨膨脹不同,通貨緊縮對債權人有利,但是對債務人沒力。通貨緊縮使得貨幣的價值上升。相應的就增加了借款人的債務壓力,借款人沒有能力來付清債務,使得銀行出現大量的不良資產,嚴重的會造成銀行的倒閉,金融系統癱瘓。所以,很多經濟學家表明:“貨幣升值是引發一個國家所有經濟問題的普遍原因。” [1]
2 通貨緊縮對我國保險事業的威脅
2.1市場需求不平衡使得社會平均利潤持續降低,也就加強了保險市場的競爭力。因為產業結構的不斷轉變,下崗人員的數量增加,社會總體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很多傳統行業的產品價格都出現下降的模式,企業的利益也在持續的下滑,所以就需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來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最為主要的就是生產成本的保險費用,還有就是因為尺長的延伸難度增加,保險人的承保利潤也出現下降,人們的成本增加,使得一些承保利潤比較高的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容易產生惡性競爭。
2.2 擴張性利率政策的出現,不但使得保險人的給付能力下降,也使得投保人的熱情出現消退的情況。我國的很多居民都購買的是人壽保險,主要是從儲蓄的層面出發,主要是為了保值。因此,高預定利率的影響使得人們都傾向于長期壽險險種。但是現在,壽險公司的長期儲蓄性險種的預定利率和銀行的利率基本持平,也就使得部分人員的投保意愿下降。而且,前段時間在壽險預定利率比較高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壽險是一種投資手段,其中的投保可能會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的一種險種。在經濟出現低迷的時候,貨幣價值不穩定的情況下,有的保戶可能不能夠保住原來的交費能力,從而使得退保或是保單出現問題。
2.3 經濟結構的改變,社會保證制度的構建,使得人壽保險業出現問題,悲喜交加。在市場環境中,我國政府為了更好的處理改革帶來的問題,正在不斷的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最近幾年,我國的醫療制度出現了大幅度的調整,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現在企業的經濟效益下降,社會養老保險費要強制執行的情況中,許多企業都不能夠投保商業性人壽保險。因此,團體人壽保險業務在沒有先關優惠政策的條件下,不容易進行深入的發展,實際上,各個壽險公司的團體業務已經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因此,各個公司都出現了困境。還有就是,我國醫療制度的轉變以及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使得商業保險的活動空間大大的增加。現在的醫療保險制度的基本準則就是“低水平、范圍廣”,人們為了更好的處理超出社會保障部分的費用,只有選擇商業保險,而且人們對于退休生活費用還沒有確切的規定,而商業養老保險就給人們提供了有效的擔保。這也是一些國家和地方在出現通貨緊縮的時候,保險業還是在持續的發展。我國最近幾年,人壽保險業的發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4 拓展內部需求的政策指標,使得保險公司的資金使用和承保能力得到提升,為了更好的擴大需求,各個商業銀行也開始實行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像是購房貸款、購車貸款等等,為銀行信貸事業的發展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途徑。可是,個人信貸業務在我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暫,業務不健全,還有很多的不足,具有風險性。而且,消費人員要使用消費信貸,還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像是個人資產的最低限額、償付能力等等,在取得消費信貸的資格和使用的過程中都存在風險問題。所以,保險公司要適當的推舉相應的險種,從而填補銀行的需要[2]。
3.通貨緊縮下我國保險業如何發展
雖然現在我國的經濟中出現了通貨緊縮的問題,但是對于保險事業的發展也是有利也有弊的,保險業需要根據現在的經濟情況不斷的進行改進,從而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
3.1 提倡服務營銷,進行產品創造,順應市場,促進市場發展
首先,消費人員手中擁有很多的存款需要尋找更多的方式進行儲存,還有,保險市場的相應險種和消費人員之間的需求不相匹配。所以在條款的規定趨向統一的條件下,價格的競爭不再是消費人員的主要根據。所以,服務和險種創新是消費選擇的根本。最近幾年,保險業迅速發展需要更多的代理人員,但是因為代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各不相同,使得保險市場出現危機,保險公司為了更好的轉變這個不良的局面,具有提升服務質量,服務營銷需要依靠專業的知識,以職業道德為基礎,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還有,保險公司要不斷的拓展道路,吸收更多的資金方向,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研究出新的險種,像是消費信貸所產生的商機、醫療制度不斷轉變所產生的市場機遇等等,在進行市場調研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制定出消費人員需要的險種,從而更好的滿足投保人的要求。
3.2 加強業務管理能力,為保險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屏障
管理水平的下降是我國企業的主要特點,保險業也是如此,特別是在業務管理層面上。現在所實行的流程管理就是一種例子,但是還需要不斷的完善。因為個人需求的不同,在業務管理的時候,也會產生相應的問題。保險公司要進行及時的處理。消費者對保險的不信任主要是因為索賠環節的復雜和落后。根據這個情況,保險公司需要不斷的簡化賠付程序,根據《保險法》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賠付,從而使消費人員獲得實際利益。通過這種方式,才可以促進保險公司的快速發展。
3.3 統一調整資金,合理管理資金,預防通貨緊縮的時候出現流動資金不充足的情況
在通貨緊縮的時候,保險業要注重資金的流通能力,預防因為大量的退保使得資金流通出現問題。在世界范圍內,就有很多因為保險公司財務狀況出現問題而導致破產的例子,我們要吸取教訓。我國經濟的再次崛起給保險資金的使用提供了活動的空間,怎樣把資金的流通性、安全性和價值性有效的融合起來,對于保險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合理的調整資金,建立規模投資效益;使用合理的方式來使用資金,杜絕混亂發生。
3.4 健全市場行為,嚴加管理,禁止非正當競爭給保險事業帶來的壓力
保險事業的發展需要公平的競爭,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中,需要建立健康的競爭環境。所以,要合法經營,規范市場行為,不但需要保監部門嚴加管理,還需要保險公司的積極配合[3]。
4.總結
通貨緊縮雖然會對經濟和保險業造成威脅,但是只要我們能夠仔細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吸取經驗教訓,就可以在全球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獲得質量和效益的大豐收。
參考文獻
[1] 趙素萍.中國金融制度優化:評價標準與指標體系[J]. 時代金融. 2013(27)
[2] 湯子隆,任曉怡,祝佳,唐松.中國省域金融活動空間結構探索性數據分析[J]. 廣東商學院學報. 2013(05)
[3] 馬敬桂,黃普.貨幣供給、出口和需求沖擊對通脹的影響分析[J]. 統計與決策.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