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
摘 要:伴隨新世紀的到來,網絡銀行在我國發展迅猛,本世紀的銀行業發展網絡銀行是必然選擇,整體銀行業將因網絡銀行不斷開拓新的經營領域。雖然其發展較快,但剛剛起步的網絡銀行因各種原因尚存在諸如政府部門對網絡銀行監管缺位、社會信用的整體環境有待改善及網絡銀行依然存在突出的安全隱患等問題,但全球銀行業正在不斷開發網絡金融,推出網絡業務新品種。
關鍵詞:網絡銀行;特征;監管
網絡銀行出現在上世紀末的美國,它是一個全新的事物。近十幾年網絡銀行在全球各地保持著迅猛的發展勢頭,在我國也不例外。我國銀行不管是在業務還是服務方面都與全球大型領先銀行存在較大差距。但因網絡銀行僅有不到二十年的發展史,尚屬全新的事物。盡管與大型領先銀行有差距,但與傳統領域相比,我國網絡銀行與它們同站一條水平線。我們應該重視網絡銀行的發展,它是幫助我國銀行追趕大型領先銀行的重要契機。我國任一銀行都要把握這一千載難逢的追趕機遇,仔細研究國際上發展網絡銀行的經驗,盡量少走彎路,盡可能將存在的差距減少在最小范圍。
1 發展網絡銀行的特征
1.1 網絡銀行提供個性化服務
網絡銀行能夠打破時空的局限,可以提供個性化金融產品。在營銷目標上傳統銀行只能對客戶細分到某一群體,對客戶進行一對一的服務幾乎不可能。網絡銀行要求銀行不斷改造內部管理體制,建立一個把管理決策與市場信息精準快速的傳遞到管理部門與市場人員之間的機制,在銀行經營中融入客戶為主的理念,已低成本實現個性化的高品質服務。因無須受到地域與時間的限制就能夠將銀行交易處理好,客戶的個人財務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處理,所以尤其那些優質客戶被其吸引。
1.2 網絡銀行運行成本低
銀行傳統的銷售路徑是分布廣泛的分支行等營業網點,計算機網絡和在計算機網絡基礎上的代理商制度是網絡銀行實現銷售的主要路徑。與銀行傳統的方式相比,這種直接營銷方式有著根本區別,計算機網絡、網絡終端的電腦以及在計算機網絡基礎上的前端代理,將逐漸大量代替傳統模式中的分支行等營業網點,這樣就能夠大量節約場地租賃、室內裝潢、水電與照明等費用。并且網絡銀行雇用的人員非常少,隨之人工成本將大幅下降。
1.3 銀行的信息資產可以通過網絡技術進行整合
銀行的信息資產不僅包括其擁有的通訊網絡及各種電子設備等有形資產,還包括其客戶信息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管理信息資源的能力、使用電子設備的能力、以及決策系統數據庫等無形資產。盡管銀行的信息資產產生于網絡銀行之先,但只有在網絡銀行發展時期,銀行的信息資產才具有獨立存在意義的資產。
2 網絡銀行在我國運作中的問題
2.1 政府部門對網絡銀行監管缺位
網絡銀行以其不受時空局限、方便快捷等特征著稱,它可以通過網絡能夠將巨額資金在瞬間從地球的任何一段進行傳送,這種突然間轉移大量資金無疑將對金融市場產生劇烈波動,快速傳遞的網絡將會讓波動進一步蔓延。然而網絡銀行在網上基本能夠完成整個交易的全過程,這種虛擬化的金融交易使得地域與時間對銀行業務產生的限制喪失,難以明確交易對象,整個過程變得不透明清晰,毋庸置疑監管的難度增大了。例如在網絡銀行廣泛使用電子貨幣就給央行提出了大量的監管挑戰。發行電子貨幣主要是想將流通中的現金取代,在流通中大量使用電子貨幣,現金勢必會減少,造成貨幣流通速度發生改變。同時金融機構使用電子貨幣能夠成為參與直接交易的重要環節,網絡銀行為其指明了一條高效益與低成本的發展道路。當務之急就是央行對網絡銀行怎樣監管其運作行為。在我國央行屬于重要的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網絡銀行一定會涉及到發行管理電子貨幣、管理電子貨幣工具、管理金融認證、安全管理電子交易、運行監管電子貨幣等,特別是其主導參與金融CA的全國性體系,嚴格管理所有認證中心,央行需要根據各種環節與因素進行規范與監管。另外,當前我國央行將稽核合規性視為監管的側重點,很少去稽核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及信用風險,事前防范風險預警不足,監管不力,并且跨國運行的網絡銀行特征對央行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2.2 社會信用的整體環境有待改善
建設社會信用環境的核心就是誠信,社會信用體系一般分為三種內在機制,包括道德規范、市場規范及法律規范。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建設的征信系統已經初現規模,分為兩個系統:個人征信系統、企業征信系統。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缺失的社會信用已經逐漸成為阻礙其發展的重要瓶頸,特別是市場機制受到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缺少的影響,給正常運行造成相當大的消極影響,致使銀行增加了呆壞賬,企業難以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給融資加大了難度,惡化了社會投資的環境,社會征信體系存在的信用評估問題與滯后的標準化也是網絡銀行發展受限的一個重要原因。網絡銀行與其顧客之間存在的是信用關系,虛擬性的特征存在于交易主體之中,這就需要為支付提供信用擔保,從而使得網絡銀行對社會信用環境更加依賴。但是當前社會信用環境在我國反而呈現出惡化的形勢,企業的銀行貸款惡意逃避,企業之間嚴重的拖欠債務現象,造成了交易中現金結賬的要求持續上升。
2.3 網絡銀行依然存在突出的安全隱患
因網絡銀行應用的是網絡,其所有內容以數字化的形式在互聯網上流轉,所以應用網絡銀行無法避免的受到互聯網的開放性、自由性的影響而產生信息安全隱患。龐大的資金流在網絡銀行上流轉,使其成為惡意攻擊與非法入侵的對象,交易雙方都會涉及到安全風險。除此之外,因網絡銀行涉及金融機密與客戶隱私,因此網絡銀行建設系統考慮的首要問題就是安全性。我們對網絡銀行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有所顧忌并非不無道理。在實際中計算機與其網絡技術系統并不穩定,容易發生數據丟失與軟硬件等故障,同時也非常容易遭到病毒與黑客的攻擊。在網絡銀行當前使用的技術保障中,常見的方法有防病毒系統、防火墻及部署安全監控站,減少互聯網造成的安全隱患,此外SSL協議的應用是在互聯網上實現重要信息的安全傳輸控制,已經成為網絡銀行最重要的安全策略。
3 我國規范發展網絡銀行的策略
3.1 政府加強監管網絡金融風險
使人們提升對整個銀行業的信心與保護消費者是政府監管銀行業的最根本的目的。政府廣泛實施監管金融機構的重要原因,就是存在明顯的市場缺陷。一是對網絡銀行服務商與業務要明晰合法性。在網絡銀行開展的業務活動中,非銀行機構提供的只是支付清算服務,所以應將其視為一種特殊的經營機構,將其納入支付清算與金融業務的監管體系中,以便對業務經營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與監控。除此之外,按照相關規定,對外資涉及到此業務領域也應明確規定投資比例。二是交易資金確保安全。對提供支付服務方的自有資金與交易資金要嚴格區分,防止出現支付風險。三是客戶利益的保護。必須要注重保護消費者利益,防止消費者利益因非銀行機構運用業務、信息技術上的優勢而蒙受損害,維護公平交易。四是強化監管風險,打擊網絡賭博與洗黑錢等刑事犯罪行為。
3.2 為網絡銀行營建優質的環境
在市場經濟中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運行的堅實基礎,為社會信用建設優質的環境有助于失信行為的打擊,對銀行信貸強化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維護社會經濟秩序與金融業的發展和穩定。信用環境加大建設,就必須要立法先行,從我國來看,立法需要加快步伐,對征信要強化有效的管理,比如銀行可以針對網絡銀行所開展的業務服務,參照合同法相關規定制定出規范性的協議文本,遵守自由、公平及平等的原則,對交易各方予以明晰權利與義務。此外,我們可以對央行建立的征信系統加以充分利用,構建專業化的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及其相關規章,并且在管理網絡交易時可對不良的商家客戶實施黑名單的方式,以便讓征信系統之間,及其他系統與征信系統之間實現共享信用信息,這樣才能將服務效率不斷提高,進而順利推進開展信用交易。
3.3 保障網絡銀行的安全性
建立完善統一的網絡支付體系,方便處理跨行結算問題。支付網關將銀行、商家及消費者連接起來,搭建起了公共網絡與銀行之間的連接橋梁,因我國銀行存在的歷史發展因素,其資金平衡力比較弱,嚴重的超負荷經營狀況,對銀行實施管理資產負債比與建立內控機制起到直接的制約作用,而究其問題的主因,是銀行系統之間資金收付與結算造成的清算債權債務的方式存在差異,為了對這種傳統的業務體制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必須盡早建立與完善資金清算系統的暢通路徑,然而這種支付網關的建立既需要具備公正性與權威性,又需要能與各家銀行緊密聯系,同時還可以由第三方機構按照市場化運作來建設,由人民銀行來牽頭搭建會員制機構。
4 結論
綜上所述,與傳統的銀行服務相比,網絡銀行可以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效率、加速周轉資金、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有助于提供更多的支付方式與金融服務內容,所以它能夠在全球迅猛發展。我國網絡銀行因各種原因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這就需要政府加強監管網絡金融風險、為網絡銀行營建優質的環境、保障網絡銀行的安全性。在網絡銀行勢不可擋的發展環境下,由政府來加強監管、銀行提供可靠的技術及提高用戶自身素質是網絡銀行實現安全保障的根本之策。伴隨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與科技不斷發展,網絡銀行將會成為更加便捷、高效與安全的交易方式。
參考文獻
[1]周平 《網上銀行》[M] 中國財經出版社 2006
[2]龍江濤,李新春,古鳳 我國網絡銀行風險及對策研究 [J] 金融與經濟 2008(06)
[3]劉章發 我國網絡銀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