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中傳統的財務管理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應積極的做出改變,不斷完善創新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做出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改革。本文就當前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如何切實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相關的探討。
關鍵詞: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創新;改革;時代
在21世紀,財務管理能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財務管理則是指確定一個整體的目標,并立足于這個目標,對投資、籌資、營運資金及利潤分配進行管理。財務管理是一個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據財經法規定,按照一定的組織原則來管理、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工作。而加強財務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加強財務管理的前提與基礎。
1 有關財務管理基礎性工作的介紹
1.1 什么是財務管理基礎工作
財務工作與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不同,前者主要是籌集、管理、運用和調度資金,開展相關的財務管理及財務分析等。后者則主要包括,收集、積累、整理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各種資料,其職責還包括建立財務管理的各項制度,制定相關定額及考核各項經濟指標,并對財務管理做定期的檢查,對財務狀況及近期的企業經營狀況做出相應的分析。財務管理工作是為了維護企業的經濟利益,維持企業的正茬運行,并且能根據企業的要求及發展現狀,做出制度的改革。財務管理是一個企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1.2 企業財務管理基礎工作的基本內容
①原始記錄工作
原始記錄工作是反映一個企業經營狀況最直接的資料。工作人員在參與填制企業原始記錄工作時,應當嚴格遵守規定,按照統一的格式進行填制,且要求記錄真實,內容完整,并且填制及時。這些要求都是對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原始記錄工作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下面的工作。
②建立健全財務制度
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僅是對工作人員工作態度、工作內容、工作質量的相關規定,也是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經驗、企業發展的一些總結。依據企業的經營發展實況,制定科學合理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才能將企業財務管理做到最好。
③收集、整編財務資料
財務核算資料是企業財務計劃和日常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包括財務部門的資料及業務部門的資料都屬于財務核算資料的范疇。在收集資料時,本單位或其他單位的資料、歷史遺留資料等都能給核算帶來一定的幫助。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精確的財務核算資料、數據信息對財務管理都有助于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財務基礎工作是企業經營中的要點,財務基礎工作的好壞能對企業財務管理起到直接的影響。隨著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現狀都有著許多改變,企業的財務管理也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而企業在時代的面前,要想贏得未來,必須對財務管理有一個全面、全新的認識,從基礎抓起,腳踏實地,認真做好每一步。
1.3 財務管理基礎性工作的特點
①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財務管理在企業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一是在事前對活動進行預測分析,這就要求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者在事前為預測準備好各項資料。二是在活動進行時,財務管理部門要對活動進行掌控,這要求做基礎工作的工作者必須為達到掌控的目的而提前制定好相應的措施方案,為活動的進行制定必要的規定。三是在活動結束后,財務管理部門對活動進行分析總結。這也需要工作者對活動進行調研,事前統計數據。綜上所述,無一不表明財務管理中基礎性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決定了這項工作的超前性。
②具有一定的廣泛性
財務管理是一項涉獵十分廣泛的事業,這也要求財務管理工作具有寬闊的視野,新鮮的知識,在工作中,需要廣泛的收集資料,深入到實踐中,進一步獲取最真實的數據,這也表明了基礎性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廣泛性,才能保證財務管理中實行的政策是真正符合企業發展的,從而促進企業的進步。
③具有多樣性
財務管理的多樣性也決定了其基礎工作的多樣性。財務管理既要適應企業外部貿易的需要,又要適應企業內部發展的需要,還要從各方面收集資料及數據,這些必要性也決定了基礎工作的多樣性。
④具有客觀連續性
財務管理的工作是連續不斷的而不是斷斷續續的,需要企業每年都加以同等的重視。這也要求基礎工作必須能延續過去的信息,又能及時的記錄當下的數據,以便于財務管理對企業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并提高其準確可信度。這些都反映了基礎工作具有一定的連續性。
2 當前時局下的財務管理的問題
財務管理的基本工作的進行是財務管理的基礎,只有對財務管理工作做到透徹的了解,才能做好其基礎性的工作。
2.1 新形勢下企業不再適合風險理財
在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機中,不少企業因為平時沒有重視到風險的致命性,以為追求風險理財,出現了大批“藍色倒閉”的現象。從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明白,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風險理財不再是不具備任何危險的,“膽大心細”才能走的更遠。在過去的財務管理中,企業主要重視的是經營風險及財務風險,卻忽視了其他的風險,而在現今的時代潮流中,這種片面的思想不再適應企業發展需要。但這種改革的思想還只存在于少部分人的腦海中,工作人員還沒正確認識到如何去抵御及預防風險。因此,從業者的改觀已經是當務之急的事,且只有從內部抓起,每個人都積極的面對風險,對風險有防范意識,才能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2.2 財務管理的職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財務管理是企業處理有關財務及各方面事項的一項管理工作,是關系到企業內部管理是否緊湊,外部競爭是否足夠有優勢的中心環節。在現今的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被視為可有可無的部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①投資運作都由領導決定,財務管理部門無人參與其中
②財務管理不受重視,甚至被看為企業發展的擋路石。
③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思想保守,不能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及準時性
④財務管理人員由上級隨意調遣
⑤不配合財稅審計部門等行政管理部門的檢查
2.3 企業對財務管理的控制力度不強
現代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可謂是中心環節。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能提升企業管理的整體水平,促進企業內部的整體和諧,優化企業貿易條件,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不僅是對企業發展的要求,更是時代的要求。而在進行改革時,企業應當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控制,因循守舊的舊思想決不能出現在新制度中。
2.4 新形勢下需要新的理論支持
傳統的財務管理中,主要的理論是建立在廠房、機器等要素中的,而那時的資本家借助理論基礎來發展經濟,從中賺取利潤。在新時期,舊的理論已經不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需要,與企業發展的內容不相適應。新時期,企業主要依靠知識性成果發展,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等的無形資產占比例較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因此,新形勢下,應當建立一套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理論基礎,促進企業發展。
3 加強財務管理基礎工作的基本方法
3.1 對數據的管理
財務管理中經常會使用到各種數據,這時再去尋找數據既浪費時間又降低了辦事效率,因此,基礎工作應當做好對數據的記錄及統計。在進行統計時,應當注意以下兩點:首先注重收集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各項數據,比如會計數據、統計核算等數據。這是一種廣泛的數據收集,之后在此基礎上,基礎工作者對整理出來的數據,在以促進企業發展為目的基礎上,對數據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編排及歸納整理,使其變得系統化,方便以后的使用。
3.2 制定具體的管理方法
在進行基礎工作時,按照各項財務管理的措施及要求,再結合企業發展的現狀要求,基礎工作應當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法,便于對其進行相關管理。
3.3 對財務進行分析
國家政策的變化發展也要求在進行財務管理基礎工作時,要及時關注財政部門對企業財務管理、稅收等做出的重大政策變化,或是頒布的新的條約。在了解到情況之后,基礎工作者能依據相應的變化收集資料,提出相應的財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度變化,并做出一定的預測,這有助于企業能快速適應政策變化帶來的市場變化,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4 對影響企業發展的重大因素進行調查研究
在企業中有很多進行決策的時候,基礎工作者對這些決策都應當記錄在案,并將決策所起的影響、作用及不足都進行統計,并進行相關的預測。而當類似的情況再次出現時,財務管理能第一時間對決策中的不足提出問題,并加以完善,進一步擴大企業的經濟效益。
4 總結
在現今的局勢下,一些企業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沒有及時做出調整,導致了經營的局勢較為混亂,經濟效益不高的局面。而造成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加強對財務管理基礎工作的管理,控制環節薄弱,對財務管理更是沒有明確的認識。財務管理基礎工作是財務管理的重要方面,兩者不可分割。而財務管理仍是目前大部分企業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而企業如果想將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進一步適應市場的發展,那么,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并將重點放在基礎性工作上,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方面。當前,促進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向電算化方面轉化已經成為財務管理發展的趨勢,利用科技的發展,促進財務管理朝著簡單化、便捷化的操作方式發展,這也是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大轉變。
參考文獻
[1]韓春玲.談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J].金融經濟.2014.03.25
[2]黃燦坤.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08.08.15
[3]胡瑞華.如何強化財會管理的基礎性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13(03)
[4]張偉.論新時期財務會計職能工作[J].魅力中國.2013(13)
[5]趙麗娟.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財務管理水平[J].經濟視野.2013(01)
作者簡介
張翠娟(1978-),女,,河南省鄭州人,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財政學專業,本科,助教,教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