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摘 要:本文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市政給排水管道設計過程中的設計原則、設計特點、地基處理、防水措施等進行分析探討總結,從實際出發并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提出了濕陷性黃土地區市政給排水管道在管材的選擇和管理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濕陷性黃土;市政給排水管道;設計;建議
1 前言
工作人員在對市政給排水管道進行設計規劃的時候,應該對當地的地質特點有很大的了解,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優化市政給排水管道的設計,使其更加的科學合理化。而濕陷性黃土是我國分布廣泛的一種比較常見的不良土質,如果設計好濕陷性黃土區域內的市政給排水管道,這將會對給排水管道工程產生非常積極的重要影響,從而為濕陷性黃土地區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 濕陷性黃土的概念
濕陷性黃土是一種黃色粉狀物,在受到一定的壓力下遇水,其結構就會遭到破壞并會產生沉降的現象,它包括自重濕陷性黃土和非自重濕陷性黃土。濕陷性黃土一般弧線在氣候干燥、蒸發量大、雨水少,年降水量在250毫米—5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青海、甘肅、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及山東等地區。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等級如圖1,當Δs超過60厘米的范圍,且Δzs超過30厘米的范圍時,濕陷等級可判斷為三級,其他情況就可以判斷為二級。
3 濕陷性黃土的影響及危害防治
3.1 濕陷性黃土的影響
1、在勘查設計階段,工作人員需要進行許多的土工濕陷性實驗,從而才能比較準確的掌握施工現場濕陷性黃土的性質。勘查的內容主要包括濕陷等級、濕陷系數等物理力學性指標,這樣就給勘查設計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難度。
2、在使用階段,工作人員如果在前期沒有準確的掌握濕陷性黃土的性質,隨著工程的開展,濕陷性黃土的含水量就會越來越多,形變越來越大,從而濕陷性黃土的結構就遭到破壞,導致工程的地基變形等嚴重后果。
3.2 濕陷性黃土的危害防治
1、在勘查階段,工作人員對濕陷性黃土的勘查工作不僅要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進行,同時還要注重日常工作經驗的積累,對施工現場的濕陷性黃土有一個總體的認識,為后面的工程環節提供決策依據,從而提高施工效率,增加經濟效益。
2、在設計階段,如果現有的濕陷性黃土無法使工程得到安全的保障,那么工作人員還需要消除黃土的濕陷性。一般消除黃土濕陷性的方法有強夯法、墊層法、深層攪拌樁法等,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根據條件的不同而選擇合適的方法、
3、在使用階段,首先就必須對施工范圍內的地下水的水位、污染等情況進行監管控制,并對黃土的濕陷性重新進行評估,加強對容易滲水、漏水建筑物的管理,從而避免由于長期的滲漏對黃土結構的破壞。
4 濕陷性黃土地區市政給排水管道的具體設計
4.1 管道地基處理設計
一般對管道進行地基處理的方法三種,包括有:預浸法、樁基礎、土或灰法。這些處理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使用范圍,同時材料、方法、器具都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因此,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地基處理方法。
4.2 建筑群體采取相應的結構措施
在給濕陷性黃土濕陷性黃土地區市政給排水管道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對于所涉及的建筑群體采取相應的結構措施,增加其強度,從而加強管道漏水對其造成沉降影響的適應性。
4.3 給排水管道采取的防水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由于受各種條件、因素的影響,對部分地段不僅進行地基處理,還要采取相應的防水措施,這樣才能減少或降低管道的濕陷程度。但同時,管道的防水措施的維護管理工作比較困難,可能會因為工作人員的短暫疏忽,從而造成地基浸水的嚴重后果。因此,工作人員應該對給排水管道進行科學有效的布置。
1、濕陷性黃土地區市政給排水管道布置原則
①在給排水管道進行布置設計的時候,應該注意地理位置,盡量的遠離建筑群,在布置室內排水設備的時候,應該安置方便管道的明裝,在建筑防護范圍以內的管道需要以最短的距離接通防護范圍以外的管道。
②在給排水管道進行線路設計的時候,應該盡量避開容易積水的地段,在線路鋪設完成后,它的頂面應該要比地面略高一些,從而避免地面積水,對管道產生不良影響。
③濕陷性黃土地區總平面給排水管道進行布置設計的時候,也需要遠離建筑群,最佳位置應該在建筑群的防護范圍之外,或者是在建筑防護范圍內采取一定的防水措施。
④在對排水明渠進行布置設計的時候,也應該按照給排水管道的布置設計原則一樣,遠離建筑群,亦或是對排水明渠采取防水措施。
2、給排水管道的防水措施
①在對建筑群體防護范圍內的給水管道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首先就要考慮明裝架空,這不僅降低了地基浸水的幾率,而且還方便了工作人員對管道的日常維修維護,如果由于條件限制而必須鋪設在地下的時候,應該以最短的距離與總體管道相連接。
②對于直接埋在地下的金屬管道,工作人員應該整平夯實管道下的土地,從而使管道與地基緊密相貼;對于直接埋在地下的非金屬管道,工作人員應該做以混凝土為主的地基,從而增加管道的剛性和整體性。
③無論建筑群體采用嚴格防水措施還是檢漏防水措施,所有埋設在地下的給水管道都應該設置在檢漏管溝內,同時做好維修維護工作。
3、管材的選用
從目前來看,市政給水管網的管材主要包括有預應力混凝土管、復合管、塑料管、預應力鋼銅混凝土管及承插式給水鑄鐵管。在建筑群的濕陷事故中,大多數都是因為給排水管道的附屬構建的損壞而引起的,其中主要是由于大便器存水彎在使用期限過長出現老化損壞而漏水,然后浸入地基從而引起濕陷事故,因此埋在地下的給排水管道宜采用鑄鐵鋼管。
4、其他管道設計的注意事項
其他有水的管道,例如暖氣管道,一旦發生漏水或者是損壞的現象,和給排水管道一樣,會引起建筑群體濕陷事故,因此在設計有水的管道時候,應該按照給排水管道設計的要求規范進行設計。
5 濕陷性黃土地區市政給排水管道的日常維護管理
濕陷性黃土地區市政給排水管道的日常維護管理在后期工作中尤為重要,特別是當地基只做了局部處理或者根本就沒有做處理的時候,日常維護管理工作就顯得更加的重要。施工單位或者是使用單位應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給排水管道進行日常的維護管理,并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對給排水管道進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檢查,一旦發現損壞或漏水的問題,必須及時的解決處理掉。在建筑群的短距離范圍內不能堆放物品,避免地面排水過程中產生堵塞的現象。做好日常維護管理工作時防止地基發生濕陷事故的重要保障。
6 結束語
地下給排水管道是一項隱蔽工程,不同于其他的工程,它的整體質量和整體效果很難直接的檢驗出來,需要在施工完成后的一段時間才能逐漸體現,因此在施工過程及后期工作中應該在地基處理和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其質量,從而為工程整體質量提供保障,同時做好日常維護管理工作,延長給排水管道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