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峰
摘 要:從炮兵作戰需求、炮兵作戰特點、炮兵作戰效能三個方面著眼,結合近年來炮兵裝備更新、作戰樣式轉變等實際情況,分析提出聯合火力戰炮兵運用要弄清炮兵火力特點、把握炮兵運用環節、關注炮兵運用方式等觀點。
關鍵詞:聯合火力戰;炮兵;火力運用
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應用,作戰樣式不斷變化。在“信息主導,火力主戰”理念引導下,聯合火力戰已經成為一種可以獨立達成作戰目的的作戰樣式。炮兵在聯合火力戰中擔負著重要的火力打擊任務,作戰過程中炮兵運用的效果影響著整個聯合火力戰作戰目的的實現。因此,在聯合火力戰中炮兵如何運用需要進行研究和探索。
1 著眼炮兵作戰需求,研透炮兵火力特點
聯合作戰背景下,參與聯合火力戰的力量眾多。盡管其他軍兵種也擔負著不同的打擊任務,但炮兵由于其自身獨特的火力特點和優勢,在聯合火力戰中發揮著其他軍兵種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炮兵具有大范圍較靈活的火力突擊能力
現代炮兵包含著戰役戰術導彈、火炮、火箭炮和反坦克導彈等多種火力突擊力量。炮兵能夠對從數百米到數百公里內的各種目標實施有效的火力突擊,火力打擊范圍較大。炮兵從發現目標到第一發炮彈發射可以在xx秒之內完成,與其他火力力量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反應迅速等優勢。此外,近年來隨著裝備的不斷發展更新,自行火炮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牽引火炮來完成作戰任務。自行火炮的列裝使得炮兵機動能力顯著增強,行軍戰斗轉化時間大大縮短,有效彌補了其他火力力量反應時間長,轉換速度慢帶來的不足,為快速遂行火力突擊任務提供了保障。
1.2 炮兵具有長時間不間斷的火力突擊能力
聯合火力戰實施過程中,眾多的火力力量都參與實施火力突擊,但與炮兵相比其他軍兵種火力都很難實現對目標長時間不間斷的火力突擊。炮兵實施火力突擊從理論上講,只要彈藥能夠保障到位,炮兵就能夠實現全天候連續不間斷的火力突擊。炮兵具備這種火力突擊能力有以下兩方面原因:首先炮兵造價低廉、各項技術相對比較成熟,目我軍炮兵的裝備數量明顯多于其他軍兵種的裝備數量。炮兵可以發揮數量多的特點,分波次持續不間斷地實施火力突擊。其次炮兵實施火力突擊保障相對簡單,炮兵在保障火力突擊的過程中只需要簡單的氣象和彈藥保障,相對來說其他軍兵種保障難度較大,不易長時間實施火力突擊。
1.3 炮兵具有高效能低消耗的作戰效費比例
炮兵實施火力突擊成本較低,可以以較小的作戰消耗實現較好的火力毀傷效果。炮兵一發普通炮彈甚至不超過千元,而其他軍兵種彈藥少則數萬元多則數十萬、百萬甚至更高。相比較而言,炮兵彈藥更適合大批量使用,不會給作戰帶來較大的消耗。聯合火力戰主要依靠火力達成作戰目的,如果彈藥成本較高整個作戰將消耗巨大。在炮兵火力能夠滿足毀傷效果的前提下,實施火力突擊應首先考慮使用炮兵火力。隨著炮兵彈藥技術的發展,炮兵精確打擊得以實現,可以更好地利用炮兵火力達成火力毀傷效果,這也為炮兵更廣泛的參與聯合火力戰提供了支持。
2 著眼炮兵作戰特點,把握炮兵運用環節
炮兵參與聯合火力戰有其自身的作戰特點,只有把握炮兵運用的關鍵環節,才能充分發揮炮兵的火力優勢,確保達到火力毀傷指標。
2.1 任務區分正確合理
任務區分是炮兵進行火力突擊的首要環節。指揮員在任務區分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傳統炮兵的打擊特點,也應考慮到當前炮兵的遠程打擊能力、精確打擊能力和機動打擊能力。聯合火力戰中主要按擔負的任務對各火力單位和作戰單元進行任務區分,區分為主戰任務、加強任務、支援任務和機動作戰任務等。在具體的某一次聯合火力戰中炮兵火力既可以擔任主戰任務或加強任務,也可以擔任支援任務或機動打擊任務,要根據具體的作戰需求,由聯合火力戰指揮員進行確定。此外,在打擊目標的選擇方面,指揮員要在綜合分析戰場情報信息的前提下對目標的性質價值進行區分排序,在此基礎上盡量做到能用炮兵火力的盡量使用炮兵火力。這主要是由炮兵的機動能力強、火力反應速度快、持續打擊能力強和打擊效費比高等優勢決定的。
2.2 火力協同靈活多樣
火力協同是炮兵進行火力突擊的重要環節。聯合火力戰中,參戰的火力單位和要素眾多,各火力單位和要素之間的火力協同成為一個重點。其中,炮兵在火力協同中應重點關注以下兩點:首先,炮兵與協同單位之間按照什么樣的關系進行協同。聯合火力戰中的協同包括軍種與軍種之間以及軍種內部的協同。軍種內部的協同一般是按照“隸屬關系”進行協同。軍種之間的協同可以按照執行的任務區分為按“主從制約關系”協同或者按“平等協商關系”協同等。針對炮兵來說,軍種內部的協同一般按“隸屬關系”協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炮兵與其他軍兵種(如空中打擊力量)進行協同相對就比較困難,必須提前制定詳細的火力協同方案,按照方案執行。其次,炮兵與協同單位之間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協同。火力協同的方法很多,但重點有按“時間”協同、按“區域”協同、按“信記號規定”協同、按“打擊目標”協同和按“目標毀傷程度”進行協同等方法。聯合火力戰實施過程中,具體采用哪種協同方法要由指揮員提前制定協同方案,按照協同方案落實。
2.3 指揮控制順暢高效
指揮控制是炮兵進行火力突擊的關鍵環節。炮兵火力在聯合火力戰中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進行指揮控制。一種是通過炮兵本來的隸屬關系進行指揮控制,即通過陸軍內部的指揮控制網絡實施對炮兵火力的指揮和使用。這樣的指揮控制方式和單一軍種作戰時的指揮一樣,具有隸屬關系,相對來說聯絡順暢,指揮方便,但缺點是不利于炮兵火力在整個聯合火力戰中的綜合利用。另一種指揮方式是通過炮兵的統一編組,由聯合火力戰指揮員進行統一的指揮控制。這種指揮方式有利于在整個聯合火力戰過程中炮兵火力的綜合使用,更有利于炮兵火力效能的發揮,存在的不足是炮兵火力單位和指揮員之間平時沒有隸屬關系,在指揮控制方面可能存在指揮不暢,責任不明等方面的問題。在具體的聯合火力戰中,聯合火力戰指揮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區別使用兩種指揮控制方式,確保指揮順暢和火力效能充分發揮。
3 著眼炮兵作戰效能,關注炮兵運用方式
炮兵裝備的更新使得炮兵運用方式發生改變。隨著炮兵作戰能力的提升和現代作戰樣式的改變,在聯合火力戰中要充分發揮炮兵新型裝備優勢、尋求高效的運用方式,確保炮兵作戰效能的發揮。
3.1 火力突擊要做到“突猛高效”
火力突擊是聯合火力戰實施火力毀傷的主要方式,火力突擊效果直接影響聯合火力戰作戰目的的實現。一旦火力突擊開始就要集中所有可能的火力打擊力量在同一時間節點實施突然猛烈的打擊,直到達成毀傷效果。精確高效主要是在目標區分的過程中把需要精確打擊的目標分配給具有精確打擊能力的部(分)隊,充分發揮精確打擊武器裝備的性能,做到首次火力突擊就能直接達成毀傷目的。尤其是對敵方重要的軍事目標,關鍵性的、具有較大政治經濟影響的目標,只有通過首次火力突擊達成毀傷效果,才能對敵產生心理威懾,達到火力毀傷與心理威懾的雙重效果。
3.2 作戰過程要突出“打防并重”
現代作戰,戰場前后方界限模糊、“三非”作戰特征明顯、敵方火力反擊速度加快等都促使我們進行火力打擊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己方的防護問題。炮兵新型裝備的強機動能力不僅要運用于進攻時的快速火力轉移,也要通過快速機動有效避免遭受敵方打擊。在防護過程中,要把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高技術手段相結合,把傳統防護手段和現代化防護手段相結合,采取靈活多樣、實用高效的防護手段來達到保存自己的目的。在具體的某一次作戰過程中,指揮員要根據實際的戰場環境靈活運用。只有合理運用各種防護手段,充分保存己方力量,才能具有更強的打擊能力對敵實施火力打擊。
3.3 火力毀傷要注重“打評一體”
聯合火力戰需要炮兵實施火力突擊時對特定目標達到特定的毀傷程度,不同的目標需要達到的毀傷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指揮員在進行火力突擊的同時利用各種手段對毀傷效果進行評估。在評估手段上,指揮員可以通過炮兵前方偵察人員直接進行偵察評估,也可以利用航空兵進行照相分析,或者利用現代化的戰場監控系統等手段進行分析評估,可以進行定性評估,也可以進行定量分析,根據具體需要和上級要求靈活運用。同時評估的內容也包括對己方戰斗力的評估。只有在實施火力突擊的同時及時掌握敵我雙方的毀傷情況,指揮員才能根據作戰需求對下一步的火力行動做出正確的決策。
參考文獻
[1] 胡孝民 應甫成.聯合火力戰理論研究[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2] 楊緒明.火力主戰與炮兵建設[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1年2月;
[3] 何鐵矛.一體化聯合火力作戰[M].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