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余雙雙 本報記者 郭孝偉“美國將想方設法拉攏印度一起對抗中國,這將是一場災難,印度務必謹慎對待,”這是印度前外長納特瓦爾-辛格在24日的一場演講中表達的擔憂。《印度時報》稱,“備受期待”的印度總理莫迪首次訪問美國將于26日開始,許多“重大事項”將在此訪中宣布。新德里電視臺25日發表評論文章認為,莫迪訪美的經濟重要性將高于政治,“這是一次印度政府對美國商界的訪問”。不過,美國顯然不這么想。被認為在許多方面代表美國政府觀點的智庫“傳統基金會”24日在其網站上發文稱,莫迪訪美的優先事項必須是“維護亞洲安全”:莫迪對日本的成功訪問和中印邊界沖突意味著,印度將在美國的“亞太再平衡”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印度時報》25日報道,前外長辛格在演講中還表示,“印度如果同日本結成對抗中國的同盟,同樣是無效的?!彼麖娬{,現今經濟發展要比外交政策處于優先地位,“良好的經濟狀況將促進形成優勢外交局面”。這位前印度外長說,美國很清楚莫迪至少要在印度掌舵5年,而美國本身已不再是超級大國,印度已成長為美、俄、中之外的另一大國,所以應該獲得平等的話語權。作為輔佐過兩任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和曼莫漢-辛格的外交部長,納特瓦爾-辛格建議莫迪應盡快訪問俄羅斯。他稱,奧巴馬訪印期間曾被要求支持印度“入?!?,但至今美國什么也沒做,相反俄羅斯是唯一支持印度“入常”的大國。 據印度媒體報道,莫迪27日將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29日將訪問白宮,與奧巴馬共進私人晚餐,“雖然不是國宴”。《印度快報》稱,莫迪訪美期間可能將宣布對美國游客實施落地簽政策,并在印裔美國人團體大會上發表講話,爭取他們對印度經濟發展的支持。新德里電視臺25日的文章稱,莫迪訪美會見美國商界CEO們的意義將高于和美國政府官員的會面,“他將讓美國商界相信,印度是一個可靠的投資目的地,這里沒有稅收,政策不會頻繁變動”?!队《葧r報》稱,莫迪將乘著印度火星探測器成功入軌的“春風”,自信地踏上訪美之旅。莫迪將帶去 “印度制造”的信心,“在紐約和華盛頓,有超過一打的美國頂級公司CEO將排隊和他見面,這其中包括通用、IBM、波音、卡特比勒、萬事達卡等”。 美國方面的期待則明顯不同。“莫迪來訪的優先事項:美國和印度必須在亞洲安全問題上合作”,美國傳統基金會24日以此為題發表該智庫高級研究員柯蒂斯的文章。文章認為,莫迪8月底9月初對日本的訪問“非常成功”,而中國領導人近日對印度的訪問“被中印邊界對峙奪去光彩”,“和印度加強關系符合美國利益:印度蓬勃發展的經濟為美國貿易和投資提供了機會,印度的戰略重要性對維護亞太平衡非常重要。印日走近和中印沖突表明,該地區的權力版圖正在發生變化,這可促使印度在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美聯社25日發文稱,莫迪將在美國受到如搖滾明星般的熱烈歡迎,他此行將促進美印的經濟、國防和地區安全合作。 “印度不會成為美國或任何一個大國的盟友或附庸”,中國南亞學會會長孫士海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印度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根據國家利益的需要保持在亞洲和世界上的動態平衡。雖然印度一定程度防范中國,但與中國保持穩定的關系對保證印度的安全環境與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孫士海說,莫迪一上臺,美國就對他發出了訪美的邀請,很明顯是在拉攏印度,把印度視為其“亞太再平衡”政策的一個重要支點。印度對此也有一定的迎合。因為印度無論是在國際政治、經濟方面,還是在地緣戰略方面,都希望更多借助美國的力量。印度打破國際上的核封鎖就是從美國打開缺口的。 孫士海認為,印度前外長說“印度不能與美國或日本結盟來對抗中國”,這代表著印國內許多人的看法。盡管印度一些媒體更多對中國表示擔心,但實際上印度人明白,不可能聯合一個靠不住的大國與鄰居大國對抗。印度可以借著美國的戰略調整得到自己的利益,這有利于印度構造左右逢源的外交態勢,提高自己的國際影響力,但印度是一個有著強烈民族自尊心的國家,也是一個戰略自主性很強的國家,它不會完全跟美國站在一起?!?/p>
環球時報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