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春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但民營企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不穩定也在加劇,黨建在夯實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具有的重要的作用。以溫州為例,從民營企業主必須要轉變思想和行動、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與感召力以及構筑企業和黨組織共選、共育、共用人制度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黨建;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F12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1-0180-02
溫州是中國民營企業黨建工作起步最早的地區之一。據統計2010年溫州共有民營企業黨組織5 000多個,覆蓋了1.7萬多家企業,黨組織組建率達到44.6%,民營企業黨建正呈擴展的趨勢,民營企業黨建已成為新形勢下民營企業組織建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溫州民營企業黨建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現狀問卷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溫州民營企業黨建與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性之間的關聯情況,了解溫州民營企業黨建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性的作用,調研組對溫州市以及瑞安、樂清、永嘉等周邊縣市145家民營企業進行了問卷調研,調查數據有效地反映了溫州民營企業黨建、黨員在企業招聘、使用和培養方面的現狀。
1.溫州民營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覆蓋面廣
調研的145家溫州民營企業中,88家已經成立基層黨組織,16家正在籌備組建基層黨組織,占調研企業的71.72%;其中百人規模以上民營企業86家,75家已成立或即將成立基層黨組織,占87.21%。溫州民營企業黨組織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也成為正常開展組織活動的基礎保障。
2.黨員在溫州民營企業招聘中占據一定優勢
溫州民營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必須為黨員或黨員優先有40家,接近1/3。強調“黨員優先”是企業在總結以往聘人、用人的經驗教訓得出來的,“從群體上”衡量,黨員具有較為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德才兼備,所以黨員才順理成章地成了一些企業優先招聘的對象,可體現企業人才選擇標準和用人觀念的趨勢。
3.溫州民營企業對黨組織生活重視
88家已經成立基層黨組織的企業中有67家企業經常開展黨組織生活,占76.14%;其中34家一月開展黨組織生活不少于一次,占38.6%。黨組織的生活是黨的生活的重要內容。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才能及時做到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進一步促進企業和諧建設,推動企業科學發展上水平的有效舉措。
4.溫州民營企業黨建工作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
88家已經成立基層黨組織的企業中有76家認為黨建工作可以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有效開展,占86.36%。企業黨建的開展增強了企業的團結、凝聚和服務功能,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互促雙贏。
5.黨員在企業中起先鋒模范作用不足
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企業主要主要體現在愛崗敬業、密切聯系群眾、為職工群眾謀利益為一切出發點。在已建立黨組織的88家企業中僅有40家企業的員工感受到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在溫州民營企業的崗位上的先鋒模范作用需要進一步的實現。
二、溫州民營企業黨建與高校畢業生穩定性存在的問題
1.溫州民營企業黨建作用的發揮受制于民營企業主
有些民營企業主對黨建認識不到位,怕黨組織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干預,影響發展;擔心會加重企業的應酬,增加負擔;怕與黨組織負責人的關系難處理等;對黨建工作的開展有排斥和戒備心理,不愿在自己的企業建立黨組織。還有的民營企業規模小、人員少,也給黨建工作帶來一些困難,出現有黨員無組織的現象。由于民營企業的私人歸屬性,黨建作用的發揮受制于企業主的態度與支持。
2.溫州民營企業黨建工作不到位
一是部分民營企業沒有黨組織,造成畢業(下轉187頁)(上接180頁)生黨員不能及時與組織對接,不能過組織生活。二是少數畢業生黨員沒打算在企業長期工作,嫌組織關系麻煩,不愿意接轉組織關系。三是個別畢業生黨員怕受黨組織的約束,怕學習開會占用時間,也不轉移組織關系等。種種原因致使部分黨員成為“空檔”,黨建形成盲區。
3.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
“黨員優先”在近1/3的企業招聘中出現,但在有黨組織的民營企業中,一大半的民營企業還沒感受到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部分畢業生黨員在工作崗位中沒有體現出黨員的先進性、主動性,沒有效發揮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溫州民營企業黨建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性的建議
1.溫州民營企業主必須要轉變思想和行動
溫州民營企業主應意識黨建工作在群眾中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自己也是企業黨建工作的最大受益者;為黨組織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物質保障,有利于基層黨組織活動的開展;把黨建工作開展到員工中去,傾聽員工的心聲,尤其新進畢業生,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引領他們的工作方向,讓畢業生感受到家的溫暖,會有益于畢業生扎根企業;勇于敢于把關鍵崗位拿出來,借助黨建形成自己企業的人才梯隊,可以吸引高素質畢業生形成有組織有生命的民營企業。
2.溫州民營企業黨組織應發揮凝聚力與感召力
南存輝指出正泰集團黨委所起的政治上的凝聚力、組織上的保障力、教育上的感召力和紀律上的約束力等特殊作用,是任何組織無法取代的。溫州民營企業應健全黨組織與企業聯合的工作運行機制,鼓勵高校畢業生將自身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開展小設計、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竅門的活動和技能競賽等活動,尋求黨建工作和企業生產經營的結合點,發揮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3.溫州民營企業應構筑企業和黨組織共選、共育、共用人制度
實行人才招聘引進同步,即通過企業與黨組織聯合招聘黨員畢業生,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民營企業工作。做到教育培訓共抓,通過共建企業黨組織、參與經營管理和實用技術培訓班,加強黨員的技能培訓,使黨員成為企業生產管理的骨干,也加強對企業員工的政治教育,使優秀的職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此外,選拔企業中的管理人員但也有了黨組織負責人,使優秀黨員承擔企業生產經營的關鍵崗位,為優秀人才搭建一個事業發展的舞臺,也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實現溫州民營企業黨建與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謝健,付映杰.民營企業黨建與企業的制度創新——基于溫州34家民營企業的調查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8).
[2] 葉麒麟.非公企業黨建的困境及其破解對策——來自福建省泉州市的經驗啟示[J].理論與改革,2014,(1).
[3] 王淑春.當前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淺談[J].魅力中國,2013,(16).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