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新能源光伏產業的產生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全球變暖,還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提高企業的生產和生態效率、新產品產值率、產業貢獻率、資本產出率、社會貢獻率、勞動生產率。本文通過對新能源光伏產業發展的利弊進行分析,發現新能源光伏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和新能源的主要發展動向。
關鍵詞:新能源;光伏產業;利弊;發展戰略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危機凸顯得越來越明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許多國家都將視線轉向了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并將新能源的發展作為主要的應對經濟危機的手段,當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在新能源中,光伏產業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光伏產業的出現不僅能夠緩解能源危機,緩解資源壓力,而且能夠推動經濟發展,順應時代節能減排的要求,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1 新能源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是新能源的一種,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眾所周知,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大多數地區光照充足,光能資源分布也比較均勻,光能資源與諸如水電資源、風能資源、核電資源相比,更為清潔,沒有噪音等污染,因此是新世紀的能源開放新方向,隨著技術的成熟,光伏產業發展越來越快,并且更為安全更為可靠。
太陽能資源的開發有很多種方法,不僅能夠通過電網開發,而且能夠通過抽水、超導、蓄電池、制氫等多種方式儲存,多樣性的能源開發可以滿足中國社會發展所需的能源需求。可以說,光伏產業已經成為繼IT、微電子產業之后又一極具潛力和影響力的新興行業。
2 新能源光伏產業的利
光伏產業所利用到的太陽能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產業,光伏產業的大范圍發展能夠為我們的社會帶來諸多方便和相關利益。新能源光伏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優勢和不可取代的特點。
2.1 清潔無污染
光伏產業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既不會造成環境污染,也不會產生噪音,無燃料消耗、能量回收期短,是當前世界上最理想的綠色能源。與核電、水電等資源相比,光伏產業的原料開采和生產所消耗的大量能源較少,排放量小,甚至是零排放,因此光伏產業是今后能源發展的新方向。
2.2 地理位置要求低
很多能源的開發對于地理位置的要求比較高,但是太陽能的采集對于地理位置的要求不高。
2.3 成本低
開發光伏產業,建立太陽能發電站,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從生產成本上,所需的消耗都要比水電站建設低,成本更接近于傳統能源,廉價的能源開發費用使人們能夠自由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能源優勢。
2.4 適用范圍廣
光伏產業與水電等能源的開發利用相比,潛力更大,方法更快捷,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建設周期短,實用性更強。
2.5 安全可靠
太陽能資源的運行非常可靠、使用非常安全;其能源采集規律性強,生產資料豐富、建設地域廣、規模不限,對于太陽能資源收集的相關設備不需要經常維護,使用周期長,應用技術成熟可靠,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我國未來的能源需求。
總之,光伏產業作為新能源領域中技術成熟并具有相應的開發條件和發展前景的新能源,不僅能夠優化能源結構,改變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格局,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緩解能源緊缺,推進節能減排,促進工業轉型升級,降低生產和應用成本,拉動經濟增長,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3 新能源光伏產業的弊
光伏產業的發展雖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但是由于我國能源法發展條件的限制,也使光伏產業的發展面臨一定的弊端。
3.1 高能耗
光伏產業是新興產業,由于起步較晚,技術不成熟,使太陽能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高能耗,高浪費。
3.2 產能過剩
由于技術的相對欠缺,使得我國在光伏產業領域的生產常常會造成產能過剩,生產能力遠遠大于消費能力,這不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
3.3 中國無自有技術
作為新興產業,我國仍然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相關的技術比較匱乏,因此不能為光伏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長久發展下去不利于光伏產業的發展。
3.4 重復建設的問題
由于我國光伏產業目前規模較小,管理不合理,經常會出現重復建設的問題。
3.5 不成規模、不能調度
我國的光伏產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很多的管理制度和管制章程考慮不周,對光伏產業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產生了極大的阻礙作用。
3.6 成本高,轉化率低
光伏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需要高技術的支持和維護,但是當前我國光伏產業的技術還不成熟,很多設備和技術應用流程也不完善,造成資源利用開發的成本高,但是不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轉化率低。
3.7 資金和技術投入不足
雖然我國倡導光伏產業的發展,但是由于產業鏈還不完整,國家對光伏產業的資金和技術投入不足以促進光伏產業的發展,經常會出現資金周轉慢,資金利用率低等情況。
我國目前的光伏產業主要始于多晶硅制造業,多晶硅制造業是影響整個產業發展規模的重要環節。但是,國內多晶硅原材料生產技術落后,相關的生產技術都需要依靠國外引進,且常常出現產量供應不足的情況,四氯化硅為制造多晶硅時產生的副產品,而這種四氯化硅是一種有毒的物質,這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我國目前對于四氯化硅的無害化處理技術相對薄弱,這反過來又影響了多晶硅的發展。此外,我國國內光伏產品雖然生產量大,但是應用的水平很低,使產品價格和市場空間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制約了國內太陽能光伏產品的發展和應用,并且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對我國環境發展造成了巨大傷害。因此,光伏產業的盲目發展背離了原始的初衷,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就會阻礙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
新能源光伏產業屬于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型產業,因此發展離不開資金和技術的支撐。目前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市場培育發展速度過慢,不能滿足產業的發展步伐。此外,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后,給全球光伏產業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使得全球光伏產業訂單下降,政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支持,但是不能滿足企業發展所需的高額成本。加之,我國光伏產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難以承受過高的資本和資金投入,為金融風險埋下隱患。
4 結束語
經濟的發展促進各國不斷尋找新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光伏產業是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的新型能源開發方式,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社會更早更快地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新型能源的開發利用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的穩定。
參考文獻
[1]余中東.中國光伏產業現狀與發展戰略探析[J].河北學刊,2010,30(5):144-146.
[2]張 ,王俊灃.培育光伏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11(2):27-32.
[3]張永偉.推進光伏產業有序發展的六條建議[J].經濟管理,2009(10):17-22.
[4]王發明.全球價值鏈下的產業升級:以我國光伏產業為例[J].經濟管理,2009(11):55-61.
作者簡介:朱祥佳,男,籍貫:河北冀州市人,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工程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