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林 李洪鮮
摘要:指出了黔東南州為發展藍莓產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調動社會各界參與藍莓經營開發的積極性。綜述了黔東南州藍莓產業發展的優勢,并針對其優勢、現狀提出了藍莓產業的發展對策,為黔東南州藍莓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藍莓;產業發展;優勢;對策
藍莓隸屬于杜鵑花科(Ericaceae)越橘屬(Vaccinium),為多年生灌木果樹[1]。藍莓果中含有花色素苷、黃酮等多種多酚類生理活性物成分,其抗氧化活性在40余種水果和蔬菜中最高,具有促進視紅素再合成、抗炎癥、提高免疫力、抗心血 管疾病、抗衰老、抗癌等多種生理活性功能。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將藍莓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2~4]。
黔東南州自20世紀90年代末在麻江引種藍莓試驗成功以來,其鮮果及加工產品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普遍認可,獲得國內多項科研成果[5,6]。為進一步推動藍莓產業發展,州委州政府立足本州優良的生態環境實際,于2011年啟動藍莓產業發展規劃,制定了“企業主體、農民參與、政府服務、科技支撐、文化推介”的發展思路,把發展藍莓產業作為本州加快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舉措,從培育藍莓資源入手,深入開展藍莓加工,搞好藍莓產業流通,為黔東南州藍莓產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發展藍莓產業,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山區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藍莓資源、氣候資源和區位優勢等方面探討了藍莓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為黔東南州藍莓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2黔東南州藍莓產業發展優勢
2.1環境優勢
黔東南是全國藍莓的主要種植區之一。截至目前,全州人工種植藍莓面積已達10余萬畝,預計到2015年全州種植面積將達20余萬畝,年產藍莓鮮果20余萬t,屆時全州藍莓基地面積和鮮果產量將居全國的領先地位。黔東南屬于中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1℃,年均日照1289h,年均降水量1243mm,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藍莓種植,且土壤條件良好,境內土壤大部分屬酸性土,山地以紅、黃壤為主,有機質含量多,有利于藍莓有機性地生長發育。截至目前,全州已開展有機產品認證的藍莓基地23家,認證面積達1.2萬畝。
2.2生產優勢
由于黔東南州人均耕地面積少,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只有70%左右,存在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為藍莓的集約經營和主副產品的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優勢條件。同時,黔東南州的專家學者們通過常年的實踐研究,探索出一套適宜于黔東南環境的山地藍莓高效栽培技術,為黔東南州藍莓的豐產豐收提供了技術保障。
2.3藍莓自身價值優勢
藍莓作為第三代果品,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十大健康食品中,藍莓是唯一入選的水果。聯合國糧農組織將其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堪稱“世界第三代水果之王”。鮮果中除了常規的糖、酸和維生素C外,還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SOD、熊果苷、蛋白質、花青苷、食用纖維以及豐富的K、Fe、Zn、Ca等礦物質元素。藍莓具有增強免疫力、增強記憶力、預防血栓形成及動脈硬化、有效抑制癌細胞的活性和抗泌尿系統感染、保肝護肝和預防肝硬化等一系列食療保健功效,被營養學家稱為“21世紀功能性保健漿果”和“水果中的皇后”,成為保健品市場的新寵。藍莓果實、枝株還可以廣泛地應用于醫藥、保健、化妝品和環境保護等各方面,深度開發潛力大,加工鏈長,經濟價值高。從國內生產實踐來看,種植1畝藍莓,盛果期畝產可達1000kg,鮮果產值可達6萬元。由于藍莓規模化人工種植歷史較短,總體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所以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藍莓還具有“春觀花、夏品果、秋賞葉、四季品酒”的休閑旅游和體驗旅游價值,可以通過庭園藍莓發展,建設待客型酒莊,豐富旅游內容。
2.4政府重視優勢
黔東南作為林業大州,林業產業具有悠久的歷史,省、州、縣對林業種植大戶和林業生產基地都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十二五期間,州委州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藍莓產業發展的意見》(黔東南黨發[2011]23號文件),自意見出臺后,產業建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為進一步優化該州藍莓產業發展,培養藍莓產業的示范建設,從2012年起,州、縣政府每年從財政預算中分別安排1000萬元、200萬元以上資金和爭取金融及省級藍莓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專門補貼和獎勵藍莓產業建設中的苗木、技術培訓、技術服務、新技術新產品研究、基地配套設施建設、龍頭企業品牌建設等,同時積極鼓勵和支持本地農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及農戶股份合作等參與產業發展,進一步掀起了藍莓產業建設熱潮。
2.5科技優勢
為促進藍莓產業的健康發展,州領導多次帶隊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赴青島、浙江等藍莓產業園區考察和學習有關種植技術,同時,結合該州實際情況,州林業局與省科學院、凱里學院、黔東南職業技術學院、州林科所和麻江縣果品辦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討適合該縣的藍莓種植及育苗技術,開展了黔東南州野生藍莓的資源調查、藍莓系列釀酒技術研究、藍莓育苗集成技術研究、藍莓對肝硬化和肝纖維化的實驗研究等工作。印制了《山地藍莓高效栽培技術》、《關于進一步嚴格執行和提高藍莓苗木質量標準的通知》和《黔東南現有兔眼藍莓品種的搭配組合參考》等資料,為該州藍莓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2013年開工建設的在麻江先烏卡坪藍莓生態循環農業觀光示范園被入選貴州省100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
3黔東南州藍莓產業發展對策
3.1進一步提高林農對藍莓的認識
隨著群眾對藍莓的經濟、生態和社會等效益的廣泛認識,社會各界參與藍莓經營開發的積極性高漲,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現過熱現象,部分縣市片面強調規模,不顧實際盲目發展,在州內高產藍莓苗木數量不足的情況下,盲目從外地引進一些劣質苗木進行栽培,對全州藍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需要在大力向林農普及關于藍莓高產品種、營養和保健價值、栽植、管理等基本知識的同時,還要使之認清劣質苗木和優良苗木的差別、以及種植后所帶來的效益差別,讓群眾充分認識到只有種植優良健壯的藍莓苗木,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endprint
3.2加強藍莓基地管理
首先,要堅持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注重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發展,推廣優良品種及搭配,抓緊做好一批立示范基地建設,將藍莓豐產、高效種植的技術和經驗在全州進行廣泛推廣,大幅度提高黔東南州藍莓產量。同時,大力提倡林地間作套種,推廣立體經營模式,提高復合系統生產力,并對現有藍莓基地采取合理施肥、修樹整形、防治病蟲害等一系列配套的綜合改造,提高現有藍莓基地生產力。
3.3做好藍莓深度加工
首先領導要高度重視藍莓的開發利用工作,對有能力、有技術、有資金的能人,給予優惠政策,鼓勵他們去闖,并給他們做好服務,使之成為開拓藍莓市場的帶頭人。其次是結合藍莓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培育藍莓產業發展龍頭企業,選擇科技含量高,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做到綜合利用,進行深加工,精加工,搞好企業管理,努力提高藍莓資源加工利用率,增加林農收入。
3.4加大對藍莓產業的扶持力度
由于藍莓具有多種用途,集食用和保健功能于一身,因此各個藍莓主產省區都在大力扶持藍莓產業發展,給我州藍莓產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為鞏固并提升我州藍莓產業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各級政府和部門必須再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全州藍莓產業更好更快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姻,賀善安.藍漿果與蔓越橘[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2] 陳重明,張寧,王鳴.烏飯樹(Vaccinum bracteatum)的民族植物學[J].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1998,7(1):45~48.
[3] 屠鵬飛,胡迎慶,劉江云.越桔屬植物的化學成分與開發價值[J].中草藥,1996,27(9):565~568.
[4] 周兆祥,郭維華,王伯錢.烏飯樹色素的研究[J]食品與發酵工業,1989(6):54~59.
[5] 聶飛.我國兔眼藍莓栽培研究進展與發展前景[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1):153~155.
[6] 聶飛,文光琴,方品武.5個兔眼藍莓品種在黔中地區的表現及栽培評價[J].江蘇農業科學,2012,40(8):126~128.
Analysis ofDevelopmental Advantages andCountermeasuresof Blueberry
Abstract:At present,Qiandongnan Prefecture gives corresponding policy support to vigorouslydevelop blueberry industry.and has aroused the enthusiasm from all circles of societyto participate in i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al advantages of blueberry industry 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and puts forward its developmental countermeasures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s and current situa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blueberry industryin Qiandongnan Prefecture.
Key words:blueberry;industry development;advantages;countermeasure2014年7月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