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偉
摘要:對會澤縣中幼林進行了撫育間伐實踐,結果表明:不同撫育強度對高生長的影響不大,對徑生度量及蓄積生長量以保留1800~2100株/hm2效果較好。經過撫育間伐能夠促進林分生長,提高林分質量。
關鍵詞:中幼林;撫育間伐;效果分析
1引言
森林撫育是培育森林的一項重要手段,主要是調整林分結構,淘汰非目的樹種,使目的樹種擴大生存空間、加速生長,縮短工藝成熟齡;改善森林衛生狀況,增強林木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林木品質,提高木材利用等級和木材總產量。開展森林撫育有助于減少森林病蟲害和森林火災,提高森林的生產力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其功能。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財政部、國家林業局2009年正式開展森林撫育補貼試點,首次由中央財政安排5億元在11個省(區)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森林撫育試點工作。這項政策的實施,標志著我國林業建設從以造林為主、注重數量的擴張階段,向造林和森林經營并重、質量雙贏的新階段,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會澤縣2008~2012年共完成中幼林撫育10807hm2。
2會澤中幼林撫育概況
長期以來,會澤縣高度重視植樹造林,特別是長防林啟動以來,人工林面積大幅增加。目前,全縣人工林面積達到137153hm2,蓄積達6223630m3。但由于資金等因素的原因沒有足夠重視中幼林撫育等森林經營工作,導致該縣森林質量低下,森林火災及病蟲害頻發,嚴重影響了森林各種效益的發揮。
全縣現有中幼林180853hm2,蓄積達6858550m3。森林大多處于山區,林分質量差、經營基礎薄弱,作業條件差、森林撫育難度大。由于資金的短缺,森林長期缺乏撫育經營,生長不良,單位面積株數有的為600~700株、蓄積量低,每公頃平均蓄積量僅為44.84m3,生長量僅為2.25m3/hm2,遠遠低于全省平均蓄積103.3m3/hm2和全國平均85.88m3/hm2以及世界平均111m3/hm2。由于缺乏森林撫育,林分密度過太,林內通風透光性能差,病蟲害滋生危害,林木長勢衰弱;林下地被層厚、枯枝落葉大量堆積,可燃物多,林分抗性差,容易發生森林火災,一旦發生火災蔓延速度非常快。因此,我縣森林病蟲害、火災發生頻繁。2008年至今,全縣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4.15萬畝,發生森林火災6起,受害森林面積276畝。
2008年至今,全縣共完成中幼林撫育10807hm2,覆蓋了全縣的14個鄉鎮及者海、野馬兩個林場,每年平均實施森林撫育2267hm2。實施范圍廣、涉及面積大。
3撫育間伐的結果與分析
3.1不同間伐強度與林分生長關系
間伐強度的大小和密度的大小成反比,強度大密度就小。雖然間伐對林木的高生長影響不太明顯,但對胸徑的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林木單株材積生長狀況取決于其胸徑、樹高和形數等,其中胸徑對材積影響最大。在一定的密度范圍內,不同密度林分中平均樹木單株材積存在著明顯差異。平均單株材積隨著密度的降低呈上升趨勢。林分現存蓄積量由單株材積和單位面積保留株數所決定,較高密度單株材積小。由于單位面積株數多故單位面積的蓄積量也較多。但是,采伐強度間伐及低密度經營的方式,不僅能增加林木的中間利用,同時也能保證單位面積的蓄積量(表1)。
2%。間伐地減少林木枯損量,對照區內每公頃有枯立木405株,折合8.115m3,而間伐地沒有枯立木。由于林分過密,對照區每公頃出現雪壓雪折木14104株折合285m3,而間伐地立木整齊;間伐增加了小徑材出材量,增加了經濟收入。
間伐后的胸徑平均增長量,郁閉度小,胸徑增長最快。樹高增長量不十分明顯,但郁閉度小,并且適中,樹高增長量也快。蓄積量增長量,郁閉度小并且適中,蓄積量增長量快。撫育間伐企業管理和生產作業方面的效果采用中、強度撫育間伐,保留林分疏密度低,間伐出材量多,因而能提高生產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采伐工人的工資收入。
采用中、強度撫育間伐,保留林分疏密度低,間伐間隔期長,減少間伐次數,能省勞力等,有利于提高對地處高寒、林木生長緩慢、單位面積產量低,交通不便、林道少、林地分散的林區的經營管理。采用中、強度撫育間伐,保留林分疏密度低,單株林木材積增長率高。
3.3撫育的結論
撫育間伐的直接效益就是能增加林木的中間利用價值,減少枯損量,從而增加材種出材率,提高經濟效益。間伐可以改善林分環境,提高林分對病蟲害、火災的抗性。
撫育間伐能促進林分的生長,對提早樹木的生長期、促進胸徑生長,促進材積的增長都有促進作用。
在實際生產中,采取中、強度的間伐強度進行撫育間伐,能降低成本,減少間伐次數,避免因沒有撫育間伐而導致的低價值林分。
撫育間伐由于及時伐除了那些彎扭、雙叉等生長不良的林木或受病蟲害感染的林木,改善了林木正常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從而提高了木材的質量和生長量,能更好地滿足群眾需要和國民經濟的建設。
4對策與建議
4.1抓住機遇
抓住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試點補貼以及云南省開展中低產(效)林改造的大好機遇,力爭在15年完成會澤縣180853hm2中幼林撫育。建議把森林撫育作為一項工程來全面推進實施,做到有規劃、有計劃、有預算、有檢查,并對森林撫育方案的制訂給予一定的補貼,逐步將編制森林撫育方案有無作為享受補貼的條件,引導森林撫育單位開展可持續的森林經營。
4.2總結經驗
在前幾年進行中幼林撫育的基礎上,結合省中低產(效)林改造相關政策總結出一套適合會澤實際的方法,用于指導今后全縣的中幼林撫育。
4.3拓寬撫育資金來源渠道
森林撫育資金需求量較大,僅僅依靠中央政府的補貼資金,顯然不能滿足需要。長期來看,要開發多種資金來源,包括由地方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和國際組織共同出資,提供撫育補貼,并且建立相應的補貼基金制度。如從生態補償資金中調整部份資金用于中幼林撫育。
4.4加強對撫育材的綜合利用
依據作業設計,正確組織實施。同時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各種形式,積極進行木材市場調查,并結合林分實際,努力建造市場暢銷規格材種,切實作好材長、徑級、枝椏等質量指標的控制環節。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生態分院.會澤縣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報告[R].昆明: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生態分院,2006endprint
摘要:對會澤縣中幼林進行了撫育間伐實踐,結果表明:不同撫育強度對高生長的影響不大,對徑生度量及蓄積生長量以保留1800~2100株/hm2效果較好。經過撫育間伐能夠促進林分生長,提高林分質量。
關鍵詞:中幼林;撫育間伐;效果分析
1引言
森林撫育是培育森林的一項重要手段,主要是調整林分結構,淘汰非目的樹種,使目的樹種擴大生存空間、加速生長,縮短工藝成熟齡;改善森林衛生狀況,增強林木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林木品質,提高木材利用等級和木材總產量。開展森林撫育有助于減少森林病蟲害和森林火災,提高森林的生產力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其功能。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財政部、國家林業局2009年正式開展森林撫育補貼試點,首次由中央財政安排5億元在11個省(區)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森林撫育試點工作。這項政策的實施,標志著我國林業建設從以造林為主、注重數量的擴張階段,向造林和森林經營并重、質量雙贏的新階段,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會澤縣2008~2012年共完成中幼林撫育10807hm2。
2會澤中幼林撫育概況
長期以來,會澤縣高度重視植樹造林,特別是長防林啟動以來,人工林面積大幅增加。目前,全縣人工林面積達到137153hm2,蓄積達6223630m3。但由于資金等因素的原因沒有足夠重視中幼林撫育等森林經營工作,導致該縣森林質量低下,森林火災及病蟲害頻發,嚴重影響了森林各種效益的發揮。
全縣現有中幼林180853hm2,蓄積達6858550m3。森林大多處于山區,林分質量差、經營基礎薄弱,作業條件差、森林撫育難度大。由于資金的短缺,森林長期缺乏撫育經營,生長不良,單位面積株數有的為600~700株、蓄積量低,每公頃平均蓄積量僅為44.84m3,生長量僅為2.25m3/hm2,遠遠低于全省平均蓄積103.3m3/hm2和全國平均85.88m3/hm2以及世界平均111m3/hm2。由于缺乏森林撫育,林分密度過太,林內通風透光性能差,病蟲害滋生危害,林木長勢衰弱;林下地被層厚、枯枝落葉大量堆積,可燃物多,林分抗性差,容易發生森林火災,一旦發生火災蔓延速度非常快。因此,我縣森林病蟲害、火災發生頻繁。2008年至今,全縣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4.15萬畝,發生森林火災6起,受害森林面積276畝。
2008年至今,全縣共完成中幼林撫育10807hm2,覆蓋了全縣的14個鄉鎮及者海、野馬兩個林場,每年平均實施森林撫育2267hm2。實施范圍廣、涉及面積大。
3撫育間伐的結果與分析
3.1不同間伐強度與林分生長關系
間伐強度的大小和密度的大小成反比,強度大密度就小。雖然間伐對林木的高生長影響不太明顯,但對胸徑的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林木單株材積生長狀況取決于其胸徑、樹高和形數等,其中胸徑對材積影響最大。在一定的密度范圍內,不同密度林分中平均樹木單株材積存在著明顯差異。平均單株材積隨著密度的降低呈上升趨勢。林分現存蓄積量由單株材積和單位面積保留株數所決定,較高密度單株材積小。由于單位面積株數多故單位面積的蓄積量也較多。但是,采伐強度間伐及低密度經營的方式,不僅能增加林木的中間利用,同時也能保證單位面積的蓄積量(表1)。
2%。間伐地減少林木枯損量,對照區內每公頃有枯立木405株,折合8.115m3,而間伐地沒有枯立木。由于林分過密,對照區每公頃出現雪壓雪折木14104株折合285m3,而間伐地立木整齊;間伐增加了小徑材出材量,增加了經濟收入。
間伐后的胸徑平均增長量,郁閉度小,胸徑增長最快。樹高增長量不十分明顯,但郁閉度小,并且適中,樹高增長量也快。蓄積量增長量,郁閉度小并且適中,蓄積量增長量快。撫育間伐企業管理和生產作業方面的效果采用中、強度撫育間伐,保留林分疏密度低,間伐出材量多,因而能提高生產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采伐工人的工資收入。
采用中、強度撫育間伐,保留林分疏密度低,間伐間隔期長,減少間伐次數,能省勞力等,有利于提高對地處高寒、林木生長緩慢、單位面積產量低,交通不便、林道少、林地分散的林區的經營管理。采用中、強度撫育間伐,保留林分疏密度低,單株林木材積增長率高。
3.3撫育的結論
撫育間伐的直接效益就是能增加林木的中間利用價值,減少枯損量,從而增加材種出材率,提高經濟效益。間伐可以改善林分環境,提高林分對病蟲害、火災的抗性。
撫育間伐能促進林分的生長,對提早樹木的生長期、促進胸徑生長,促進材積的增長都有促進作用。
在實際生產中,采取中、強度的間伐強度進行撫育間伐,能降低成本,減少間伐次數,避免因沒有撫育間伐而導致的低價值林分。
撫育間伐由于及時伐除了那些彎扭、雙叉等生長不良的林木或受病蟲害感染的林木,改善了林木正常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從而提高了木材的質量和生長量,能更好地滿足群眾需要和國民經濟的建設。
4對策與建議
4.1抓住機遇
抓住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試點補貼以及云南省開展中低產(效)林改造的大好機遇,力爭在15年完成會澤縣180853hm2中幼林撫育。建議把森林撫育作為一項工程來全面推進實施,做到有規劃、有計劃、有預算、有檢查,并對森林撫育方案的制訂給予一定的補貼,逐步將編制森林撫育方案有無作為享受補貼的條件,引導森林撫育單位開展可持續的森林經營。
4.2總結經驗
在前幾年進行中幼林撫育的基礎上,結合省中低產(效)林改造相關政策總結出一套適合會澤實際的方法,用于指導今后全縣的中幼林撫育。
4.3拓寬撫育資金來源渠道
森林撫育資金需求量較大,僅僅依靠中央政府的補貼資金,顯然不能滿足需要。長期來看,要開發多種資金來源,包括由地方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和國際組織共同出資,提供撫育補貼,并且建立相應的補貼基金制度。如從生態補償資金中調整部份資金用于中幼林撫育。
4.4加強對撫育材的綜合利用
依據作業設計,正確組織實施。同時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各種形式,積極進行木材市場調查,并結合林分實際,努力建造市場暢銷規格材種,切實作好材長、徑級、枝椏等質量指標的控制環節。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生態分院.會澤縣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報告[R].昆明: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生態分院,2006endprint
摘要:對會澤縣中幼林進行了撫育間伐實踐,結果表明:不同撫育強度對高生長的影響不大,對徑生度量及蓄積生長量以保留1800~2100株/hm2效果較好。經過撫育間伐能夠促進林分生長,提高林分質量。
關鍵詞:中幼林;撫育間伐;效果分析
1引言
森林撫育是培育森林的一項重要手段,主要是調整林分結構,淘汰非目的樹種,使目的樹種擴大生存空間、加速生長,縮短工藝成熟齡;改善森林衛生狀況,增強林木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林木品質,提高木材利用等級和木材總產量。開展森林撫育有助于減少森林病蟲害和森林火災,提高森林的生產力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其功能。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財政部、國家林業局2009年正式開展森林撫育補貼試點,首次由中央財政安排5億元在11個省(區)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森林撫育試點工作。這項政策的實施,標志著我國林業建設從以造林為主、注重數量的擴張階段,向造林和森林經營并重、質量雙贏的新階段,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會澤縣2008~2012年共完成中幼林撫育10807hm2。
2會澤中幼林撫育概況
長期以來,會澤縣高度重視植樹造林,特別是長防林啟動以來,人工林面積大幅增加。目前,全縣人工林面積達到137153hm2,蓄積達6223630m3。但由于資金等因素的原因沒有足夠重視中幼林撫育等森林經營工作,導致該縣森林質量低下,森林火災及病蟲害頻發,嚴重影響了森林各種效益的發揮。
全縣現有中幼林180853hm2,蓄積達6858550m3。森林大多處于山區,林分質量差、經營基礎薄弱,作業條件差、森林撫育難度大。由于資金的短缺,森林長期缺乏撫育經營,生長不良,單位面積株數有的為600~700株、蓄積量低,每公頃平均蓄積量僅為44.84m3,生長量僅為2.25m3/hm2,遠遠低于全省平均蓄積103.3m3/hm2和全國平均85.88m3/hm2以及世界平均111m3/hm2。由于缺乏森林撫育,林分密度過太,林內通風透光性能差,病蟲害滋生危害,林木長勢衰弱;林下地被層厚、枯枝落葉大量堆積,可燃物多,林分抗性差,容易發生森林火災,一旦發生火災蔓延速度非常快。因此,我縣森林病蟲害、火災發生頻繁。2008年至今,全縣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4.15萬畝,發生森林火災6起,受害森林面積276畝。
2008年至今,全縣共完成中幼林撫育10807hm2,覆蓋了全縣的14個鄉鎮及者海、野馬兩個林場,每年平均實施森林撫育2267hm2。實施范圍廣、涉及面積大。
3撫育間伐的結果與分析
3.1不同間伐強度與林分生長關系
間伐強度的大小和密度的大小成反比,強度大密度就小。雖然間伐對林木的高生長影響不太明顯,但對胸徑的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林木單株材積生長狀況取決于其胸徑、樹高和形數等,其中胸徑對材積影響最大。在一定的密度范圍內,不同密度林分中平均樹木單株材積存在著明顯差異。平均單株材積隨著密度的降低呈上升趨勢。林分現存蓄積量由單株材積和單位面積保留株數所決定,較高密度單株材積小。由于單位面積株數多故單位面積的蓄積量也較多。但是,采伐強度間伐及低密度經營的方式,不僅能增加林木的中間利用,同時也能保證單位面積的蓄積量(表1)。
2%。間伐地減少林木枯損量,對照區內每公頃有枯立木405株,折合8.115m3,而間伐地沒有枯立木。由于林分過密,對照區每公頃出現雪壓雪折木14104株折合285m3,而間伐地立木整齊;間伐增加了小徑材出材量,增加了經濟收入。
間伐后的胸徑平均增長量,郁閉度小,胸徑增長最快。樹高增長量不十分明顯,但郁閉度小,并且適中,樹高增長量也快。蓄積量增長量,郁閉度小并且適中,蓄積量增長量快。撫育間伐企業管理和生產作業方面的效果采用中、強度撫育間伐,保留林分疏密度低,間伐出材量多,因而能提高生產作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采伐工人的工資收入。
采用中、強度撫育間伐,保留林分疏密度低,間伐間隔期長,減少間伐次數,能省勞力等,有利于提高對地處高寒、林木生長緩慢、單位面積產量低,交通不便、林道少、林地分散的林區的經營管理。采用中、強度撫育間伐,保留林分疏密度低,單株林木材積增長率高。
3.3撫育的結論
撫育間伐的直接效益就是能增加林木的中間利用價值,減少枯損量,從而增加材種出材率,提高經濟效益。間伐可以改善林分環境,提高林分對病蟲害、火災的抗性。
撫育間伐能促進林分的生長,對提早樹木的生長期、促進胸徑生長,促進材積的增長都有促進作用。
在實際生產中,采取中、強度的間伐強度進行撫育間伐,能降低成本,減少間伐次數,避免因沒有撫育間伐而導致的低價值林分。
撫育間伐由于及時伐除了那些彎扭、雙叉等生長不良的林木或受病蟲害感染的林木,改善了林木正常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從而提高了木材的質量和生長量,能更好地滿足群眾需要和國民經濟的建設。
4對策與建議
4.1抓住機遇
抓住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試點補貼以及云南省開展中低產(效)林改造的大好機遇,力爭在15年完成會澤縣180853hm2中幼林撫育。建議把森林撫育作為一項工程來全面推進實施,做到有規劃、有計劃、有預算、有檢查,并對森林撫育方案的制訂給予一定的補貼,逐步將編制森林撫育方案有無作為享受補貼的條件,引導森林撫育單位開展可持續的森林經營。
4.2總結經驗
在前幾年進行中幼林撫育的基礎上,結合省中低產(效)林改造相關政策總結出一套適合會澤實際的方法,用于指導今后全縣的中幼林撫育。
4.3拓寬撫育資金來源渠道
森林撫育資金需求量較大,僅僅依靠中央政府的補貼資金,顯然不能滿足需要。長期來看,要開發多種資金來源,包括由地方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和國際組織共同出資,提供撫育補貼,并且建立相應的補貼基金制度。如從生態補償資金中調整部份資金用于中幼林撫育。
4.4加強對撫育材的綜合利用
依據作業設計,正確組織實施。同時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各種形式,積極進行木材市場調查,并結合林分實際,努力建造市場暢銷規格材種,切實作好材長、徑級、枝椏等質量指標的控制環節。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生態分院.會澤縣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報告[R].昆明: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生態分院,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