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穎飛 劉君芳 梁雙麗
摘要:分析了綠化工人的文化層次、專業技能,以及用工單位的用工方式及用工狀況,指出了現階段綠化用工方式的優勢和弊端,對未來綠化用工制度的發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以便更好地鞏固城市綠化成果。
關鍵詞:西安市;綠化;用工;制度
1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園林綠化事業有了迅猛的發展。人們對綠化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栽花種草、綠樹成蔭的效果上,綠化后的美化效果及其保持亦更加被重視。當然綠化效果的好壞與否,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有決策者的審美觀、設計水平的高低、綠化材料的優劣,后期管護程度的高低等等。但除了這些方面外,更為重要的因素則是綠化工人的因素。因此,基于通過近幾年在綠化行業中的工作實踐,就綠化工人的情況作一簡單分析。
2景觀綠化工人分析
2.1綠化工人組成
20世紀90年代以前,城市綠化水平較低,城市綠地及行道樹均由市、區一級的園林局綠化處(或綠化隊)來統一管理。在計劃經濟時代,一線的綠化施工人員均為單位的正式職工,他們或從園林技工學校畢業,或為社會招工,工人隊伍相對較穩定,經過長期的工作,基本都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及技術水平。管理上利于了解情況,便于管理,但工人的各種福利待遇較高,人工的投資較大。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城市的迅速擴大,城市綠化建設與日俱增,相關建設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使得原有的建設和管理模式在新的城市綠化事業發展進程中發生改變。
隨著綠化建設以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綠化施工單位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出現。在綠化事業大規模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一線的綠化工人顯得異常不足,因此在綠化施工中就開始大量使用農民工作為一線施工人員。由于缺乏培訓,因此技術水平較低,加之綠化工程又是季節性非常強的工作,所以工人的流動性大,基本上是施工時期召集,工程完工后就解散。
2.2綠化工人的基本技能
綠化工程是與有生命的植物打交道的,它不同于其他工程,施工后只有保持其成活并旺盛生長,就能顯示出其工程成果。因此,綠化工人施工時首先要能保證綠化植物的成活,這就要求綠化工人在栽植時懂得怎樣挖坑、怎樣處理坑內土壤、怎樣填土、怎樣澆水、何時澆水、澆水量多少、怎樣施肥、何時施肥、施肥量的多少等等。其次,為保證栽植植物的旺盛生長,綠化工人還要懂得如何修剪、整形,比如栽植時進行的疏枝、摘葉、短截、回縮等修剪技術。再次,綠化工人應懂得對植物病蟲害的判斷及使用農藥的基本知識,以便及時發現病蟲害并進行必要的防治,同時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最后,作為綠化施工人員,還應有一些簡單的美學知識及栽植理論知識,以便在栽植中對存在差異性植物進行適當調整。如栽植行道樹時,大小相等的樹木應栽植在一起,栽植灌木時懂得前低后高的栽法等。
2.3現階段綠化用工狀況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房地產市場的飛速發展,以及國家逐漸對生態修復的重視和加大投資,園林綠化行業出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相應的對園林施工一線工人也有了大量需求。就目前工人來源及使用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以城市化進程中的失地農民為一線工人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城市化的市政、房地產綠化中就近招收,尤其在后期的綠化養護過程中,絕大部分是這些人群。
(2)組織偏遠地區的外地務工人員,實行管吃、管住的模式,集中形成綠化施工隊伍,一般這樣的工隊人員較少,以20~30人左右的規模為宜,在施工過程中一般采用的較多。
(3)采用勞務分包的形式,將綠化施工中的人工包給勞務隊或一些專門進行人工承包的個人,隨時根據工程情況進行人員的增減,這種方式一般在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比較多。
以上幾種綠化用工方式主要是保證和滿足了勞動力數量上的需求,對綠化工人技能和技術上無法進行要求,這也是目前綠化用工中的主要缺陷。
3現階段綠化用工方式的優勢和弊端
(1)招收失地農民作為綠化工人,從勞動力的來源上來說基礎較好,尤其在城市擴張的地方,大量的失地農民沒有技術,沒有土地可以耕種,征收土地及拆遷的賠償解決了住房及后期養老及家庭重大支出的問題,但日常小額開銷需要有一些固定的收入。因此,作為綠化工人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工作離家較近,收入固定。對于用工單位來說,不用考慮工人的食宿問題,且支付的工資相對較低,尤其在綠化養護工作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工人工資水平的降低可以大大節約成本的支出。此類用工方式的缺點是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年齡跨度較大,尤其是老年人、婦女較多,技術水平較差、工作效率相對較低,對實現標準化、機械化操作有一定的制約。
(2)組織偏遠地區的外地務工人員,可以獲得較為精壯的勞動力,并且短期內人員相對固定,便于開展培訓工作,提高工人的工作技能。但相對的管理較為復雜,尤其是對人員的食宿管理,在市政或房地產綠化中由于施工場地的限制,困難較大,且費用較高。在人員工資支出方面也較高,因此對現場管理提出的要求較高,要合理計劃每天的用工量,整個施工期內每天人員的變化不能過大,否則因窩工而產生的費用增加。一般養護過程中較少使用這種形式,還是由于單個工人的費用較高。
(3)勞務分包的形式在綠化施工中使用較為普遍,尤其是綠化工程工期短的特點,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免去許多在人工方面的精力投入,并且綠化工程尤其在趕工期的時候會大量的需要短期的施工人員,工程結束后或場地不具備時又要大量的裁減,這種方式對管理方極為方便。但這種方式的缺點是首先必須能夠找到具有組織大量臨時勞動力的人;其次,這種方式招收來的人員一般都以老弱婦孺為主,勞動效率普遍較低,專業的施工能力較差,如管理不到位,會對工程質量造成隱患;最后這種方式在勞務開支方面的費用也較高。
4未來綠化用工制度的發展方向
通過對園林綠化行業一線工人需求及幾種綠化用工方式的分析,筆者認為,未來綠化用工的使用主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組織和使用。endprint
(1)組織有效的工人隊伍技術單元,形成骨干工人長期固定,施工季節根據工程量對技術單元進行臨時補充,在技術單元中骨干工人的帶領和指導下進行施工,滿足季節性施工中對臨時工人的需求,同時保證臨時人員在施工中的技術能力。這種方式適用于長期進行綠化工程施工的公司,并且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約人工費用,避免在沒有工程施工的季節對工人的安置。同時,技術單元可根據工程量的大小進行擴大和縮小,在工程量較小的時段技術單元即可完成施工的需要,非工程季節可投入到后期的日常養護管理工作中。
(2)加強對招收工人的培訓,提高工人的素質和技能。養護工作的最大成本就是人工成本,養護工作的好壞主要由工人的水平來決定。養護工作是常年不間斷進行的工作,需要人員相對固定,并且是長期使用,所以對養護工人的培訓是一種長效性投資,并且可以增強工人的歸屬感,使工人感到自己是公司的一員,更能夠提高工人工作的積極性,為做好工作奠定基礎。
(3)招收部分技校畢業生充實到綠化一線工人隊伍中。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綠化工作中一線的工人基本都是一些文化水平較低的普通勞動者,同時年齡一般偏大,年輕人很少愿意從事一線的綠化工作。可以采取提高工資待遇,設定工人技術崗位等各種措施,鼓勵和提倡科班出身的年輕人到一線隊伍中,提高一線工人的技術理論水平和素質,從整體上帶動一線工人的工作水平。
(4)保持一線工人隊伍適當的流動性,引入一定的競爭淘汰機制,保證工人隊伍旺盛的生命力。長期重復性工作會逐漸消磨人的創新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尤其在綠化養護工作中,周而復始的重復性工作和審美疲勞,會導致工人在工作過程中對自己要求降低,尋求工作中能夠偷懶的機會。這就要求在管理過程中進行效果的評比、檢查,制定相應的機制,對于屢教不改的工人進行淘汰,優秀工人進行獎勵和提拔,保證隊伍積極向上的氛圍。
(5)進行適當的承包制,減少管理的復雜性。對于一些能夠計算出工程量,又具有單獨實施可能的工作,在一線工人的使用上可以采取一定范圍的承包模式,也就是小范圍的項目負責制,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下進行分包,分包的對象可以是具有一定人員組織能力的個人,也可以是工作中的一線工人技術單元,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勞動效率,減少開支。
(6)提高工作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減少對一線工人的使用。現在我國的人口紅利已在逐漸消失,將來人工成本會越來越高,所以提高工作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也是綠化工作的一個主要方向。
5結語
在綠化工作中對綠化用工一方面要提高工人的技術含量、工人的身體素質達到一定要求,另一方面需要為了留住工人、激勵工人工作積極性的經濟及各種福利保障。綠化用工制度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的探索與完善,以盡快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起專業、高效、務實的一線綠化專業工作隊伍。
參考文獻:
[1] 梁雙麗.西安市公園綠地植物景觀營造初探[J].陜西林業科技,2010.
[2] 黃玉源,黃良美.對我國城市綠化狀況淺析[J].生態科學,2003(1).
[3] 呂希銀.改革用工方式 促進和諧發展[J].21世紀:理論實踐探索,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