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龍 武丹 卞少偉
摘要:為研究海河夏季浮游植物與環境因子的關系,2013年8月對海河浮游植物群落結構及水質因子進行了監測,并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浮游植物豐度與環境因子關系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海河夏季浮游植物豐度從上游至下游呈降低趨勢:最高點出現在金湯橋,為12021×104 ind/L;最低點出現在二道閘,為583×104 ind/L。灰關聯分析結果表明:對海河浮游植物豐度影響最大的環境因子是氮磷比,因此,控制氮磷輸入對海河水質健康極為重要。
關鍵詞:海河;浮游植物;環境因子
1引言
海河是貫穿天津的母親河,兼具景觀、蓄水、排澇、航運、旅游等功能,其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天津市民的生活質量。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城市經濟和上游工農業的發展,海河富營養化嚴重,藻類大量繁殖,偶有水華發生。
浮游植物作為初級生產者,是水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在水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傳遞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群落結構和種群數量受到各環境因子的綜合作用,同時又會反作用于環境[1],利用浮游植物群落結構來評價水體營養方法在國內外已得到廣泛應用[2,3]。夏季汛期是藻類生長旺盛的季節,通過研究海河汛期浮游植物群落結構與環境因子的關系,對了解海河汛期水體富營養特征及海河水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2材料與方法
2.1研究區域概況
海河流域位于東經112°~120°,北緯30°~43°之間,東臨渤海,南界黃河,西靠云中山和大岳山,北依蒙古高原。海河干流天津段起自天津下西部的南運河、子牙河相交的三岔河口西,東至大沽口入海,全長約70km,橫貫天津市區。
2.2樣品的采集與分析
2013年8月(豐水期)在海河干流共設置了金鋼橋(1號)、光明橋(2號)、光華橋(3號)、柳林(4號)和二道閘(5號)5個采樣點。浮游植物定量樣品用5L有機玻璃采水器取表層水1L,用魯哥試液固定,沉淀48h,濃縮為30mL保存。顯微鏡檢計數時充分搖勻,吸取0.1mL滴入0.1mL計數框內計數、分析、鑒定[4,5]。水樣的采集及其它水化因子的測定參照《地表水和污水檢測技術規范》(HJ/T91-2002)和《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國家環保總局,2002)進行。
2.3數據處理
利用水質綜合營養狀態指數TLI(∑)來評價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狀況:TLI(∑)<30,貧營養;30≤TLI(∑)≤50,中營養;50
3結果與分析
3.1浮游植物群落結構
本次調查的5個站位共獲得浮游植物37種,其中藍藻門9種,綠藻門17種,硅藻門5種,裸藻門3種,隱藻門3種。優勢種是藍藻門的水華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和顫藻屬(Oscillatoria sp.)等。浮游植物平均豐度為4843.40×104ind/L,其中藍藻4193.00×104ind/L,占總數的86.6%;平均生物量26.37mg/L,其中藍藻15.43mg/L,占總數的58.5%。海河汛期浮游植物總類、豐度和生物量均以藍藻占優勢,整個水體為藍藻型。海河浮游植物豐度與生物量有上游至下游呈降低趨勢(表1)。
3.2水體營養狀況
一般淡水浮游植物豐度大于106、生物量大于10mg/L時水體即為富營養狀態[7,8],監測結果表明:2013年夏季海河浮游植物豐度和生物量均遠超過富營養指標,且僅藍藻豐度與生物量就達到了富營養水平,同時優勢種水華微囊藻和顫藻等均為富營養指示種。浮游植物各參數顯示水體為富營養。一般認為總磷、總氮、化學需氧量各大于0.1 mg/L、1.3 mg/L和8 mg/L時水體即達到重富營養[9],2013年夏季海河水體TP、TN、COD平均濃度分別為0.45 mg/L、4.99 mg/L、100mg/L,均超過重富營養指標。綜合營養狀態指數TLI(∑)為74.7,表明水體為重度富營養。
綜合各項指標評價結果表明:2013年夏季海河水體處于重度富營養狀態。
3.3浮游植物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灰色關聯分析結果表明,2013年夏季,海河環境因子對浮游植物的影響大小是不一樣的,海河汛期環境因子對浮游植物豐度影響的強弱順序依次為:TN/TP>DO>TN>NO-3>CODMn>WT>pH值>F->COND>TP>NH+4>NO-2(表2)。由此可見氮磷比是影響夏季海河浮游植物豐度的最關鍵因素,同時,溶解氧、總氮等對浮游植物豐度也有較大影響。
4結語
國內外專家學者通過不同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對水環境因子和浮游植物豐度的關系的分析結果不盡相同。Christopher 等對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城市河流的浮游植物豐度和水環境因子的研究中發現電導率和總氮是最相關因子[10];張震等對天津于橋水庫的研究發現總磷、電導率、總氮是對浮游植物豐度影響最大的環境因子[11]。本研究結果表明,海河夏季12種環境因子中對浮游植物豐度影響最大是氮磷比、溶解氧和總氮。因此,控制河流上游及流域范圍內的氮、磷等營養鹽輸入對防止海河水體富營養化和水華至關重要。
灰關聯分析依據空間理論為數學基礎,以規范性、對稱性、整體性和接近性等為原則,對信息部分確定和部分不確定的系統-灰色系統的發展勢態進行定量描述和比較,以確定參考序列和若干子序列之間的灰色關系,進而評價各個子序列對參考序列的相對重要程度[11,12]。因此,通過關聯分析,可以揭示各個環境因子對海河浮游植物豐度的影響強弱。而究竟采用哪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更適合于浮游植物豐度與環境因子的相關分析,仍需更進一步的比較并探討。
參考文獻:
[1] Becker V,Huszar V L M,Crossetti L O.Responses of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to the mixing regime in a deep subtropical reservoir[J].Hydrobiologia,2009,628(1):137~151.
[2] Ignatiades L,Vassiliou A,Karydis MA.Comparison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parameter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 with nutrients inSaronicos Gulf (Greece)[J].Hydrobiologia,1985(128):201~206.
[3] 高國敬,肖利娟,林秋奇,等.海南省典型水庫浮游植物功能類群的結構特征與水質評價[J].生態科學,2013,32(2):144~150.
[4] 胡鴻鈞.魏印心中國淡水藻類:系統、分類及生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5] 畢列爵,胡征宇.中國淡水藻志:第8卷綠藻門[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6] 張蕾,王高旭,羅美蓉.灰色關聯分析在水質評價應用中的改進[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3(增刊):234~236.
[7] 金相燦,屠清瑛.湖泊富營養化調查規范[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0.
[8] 武丹,王海英,張震.天津于橋水庫夏季浮游生物調查及群落結構變化[J].湖泊科學,2013,25(5):735~742.
[9] Vollenweider RA,Kerekes J.Eutrophication of waters:monitoring,assessment and control[M].Paris:OECD,1982.
[10] Christine L W,Pan Y D.Diatom assemblages and their as-soeiations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Oregon Coast Range streams,U.S.A.[J].Hydrobiologia,2006(561):207~219.
[11] 張震,卞少偉,梅鵬蔚,等.于橋水庫浮游植物豐度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J].生態科學,2013,32(5):594~598.
[12] 馬成學,卞少偉,于洪賢,等.興凱湖浮游植物豐度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2,40(2):78~80.endprint
參考文獻:
[1] Becker V,Huszar V L M,Crossetti L O.Responses of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to the mixing regime in a deep subtropical reservoir[J].Hydrobiologia,2009,628(1):137~151.
[2] Ignatiades L,Vassiliou A,Karydis MA.Comparison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parameter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 with nutrients inSaronicos Gulf (Greece)[J].Hydrobiologia,1985(128):201~206.
[3] 高國敬,肖利娟,林秋奇,等.海南省典型水庫浮游植物功能類群的結構特征與水質評價[J].生態科學,2013,32(2):144~150.
[4] 胡鴻鈞.魏印心中國淡水藻類:系統、分類及生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5] 畢列爵,胡征宇.中國淡水藻志:第8卷綠藻門[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6] 張蕾,王高旭,羅美蓉.灰色關聯分析在水質評價應用中的改進[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3(增刊):234~236.
[7] 金相燦,屠清瑛.湖泊富營養化調查規范[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0.
[8] 武丹,王海英,張震.天津于橋水庫夏季浮游生物調查及群落結構變化[J].湖泊科學,2013,25(5):735~742.
[9] Vollenweider RA,Kerekes J.Eutrophication of waters:monitoring,assessment and control[M].Paris:OECD,1982.
[10] Christine L W,Pan Y D.Diatom assemblages and their as-soeiations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Oregon Coast Range streams,U.S.A.[J].Hydrobiologia,2006(561):207~219.
[11] 張震,卞少偉,梅鵬蔚,等.于橋水庫浮游植物豐度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J].生態科學,2013,32(5):594~598.
[12] 馬成學,卞少偉,于洪賢,等.興凱湖浮游植物豐度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2,40(2):78~80.endprint
參考文獻:
[1] Becker V,Huszar V L M,Crossetti L O.Responses of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to the mixing regime in a deep subtropical reservoir[J].Hydrobiologia,2009,628(1):137~151.
[2] Ignatiades L,Vassiliou A,Karydis MA.Comparison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parameter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 with nutrients inSaronicos Gulf (Greece)[J].Hydrobiologia,1985(128):201~206.
[3] 高國敬,肖利娟,林秋奇,等.海南省典型水庫浮游植物功能類群的結構特征與水質評價[J].生態科學,2013,32(2):144~150.
[4] 胡鴻鈞.魏印心中國淡水藻類:系統、分類及生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5] 畢列爵,胡征宇.中國淡水藻志:第8卷綠藻門[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6] 張蕾,王高旭,羅美蓉.灰色關聯分析在水質評價應用中的改進[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3(增刊):234~236.
[7] 金相燦,屠清瑛.湖泊富營養化調查規范[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0.
[8] 武丹,王海英,張震.天津于橋水庫夏季浮游生物調查及群落結構變化[J].湖泊科學,2013,25(5):735~742.
[9] Vollenweider RA,Kerekes J.Eutrophication of waters:monitoring,assessment and control[M].Paris:OECD,1982.
[10] Christine L W,Pan Y D.Diatom assemblages and their as-soeiations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Oregon Coast Range streams,U.S.A.[J].Hydrobiologia,2006(561):207~219.
[11] 張震,卞少偉,梅鵬蔚,等.于橋水庫浮游植物豐度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J].生態科學,2013,32(5):594~598.
[12] 馬成學,卞少偉,于洪賢,等.興凱湖浮游植物豐度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2,40(2):78~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