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靳帥+李瑞法+范光輝+柳之光
摘要:指出了正確識別進境原木樹種,做到分類鑒定有術,才能以貿易公平為原則,合理使用進境原木、規范進境木材監管。概述了進境原木材種分類鑒定的意義,總結了目前常用的材種鑒定方法。
關鍵詞:進境;原木樹種;分類鑒定;用途
1引言
近年來,我國木材進口量與日俱增[1],據海關數據統計,年均進口量近4000萬m3,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70多個,主要來自東南亞、北美、俄羅斯[2]等國家和地區,進口品種主要為松木、杉木、紅木等品種,總體呈現出品種新、材種多、材質差異大、價格差異大的趨勢。加強進口木材材種鑒定的研究,對規范木材進口監管,完善執法部門執法依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進口原木分類鑒定的意義
2.1維護貿易公平,規范進口木材監管
進境木材樹種鑒定是核對進境木材貨證是否相符的首要前提條件。當前進口木材檢驗大多側重于數量檢驗,而對于品質和樹種的檢驗重視程度不夠,使得檢驗檢疫部門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同時,由于涉及的樹種、進口國家較多、國內外標準不同、貨物來源復雜,以及進口商逃避關稅、貿易欺詐等原因,造成貨物口岸申報不實現象時有發生。一般來講,進境木材申報樹種不符案例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國外發貨商惡意欺詐,將低價值甚至毫無價值的木材冒充高價值木材發往國內。另一種情況是國內收貨人或者報檢公司的偽申報行為。這其中有一部分是收貨人或者報檢公司因為貿易單證資料有誤或者報檢人員疏忽大意導致的申報不符,但也有部分是由于進口商或者報檢單位為利益驅動,故意用低價值樹種申報高價值樹種以偷逃國家增值稅及檢驗檢疫費用。
新的形勢下,加強進口木材材種鑒定和檢驗技術的研究,為執法部門提供執法依據,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2為合理利用木材墊定基礎
盡管當今世界已發展生產了多種新型建筑結構材料和裝飾材料,但由于木材具有其獨特的優良特性。所以,木材在建筑工程尤其是裝飾領域中,始終保持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林木生長緩慢,我國又是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這與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建設需用大量木材,形成日益突出的矛盾。因此,進境的原木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做到經濟合理地使用,做到長材不短用,優材不劣用,并要加強對木材的防腐、防火處理,以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延長使用年限。同時應該充分利用木材的邊角碎料,生產各種人造板材,加強對木材的綜合利用。
木材可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兩大類。本文以京唐港口岸進境木材為例。介紹幾種不同材質木材的主要用途,京唐港口岸進境的原木主要為云杉、落葉松、樺木、鐵杉、花旗松、冷杉、輻射松、橡膠木、壯麗冷杉、銀冷杉等十余種,其中云杉、冷杉以及各種松木等是針葉樹材;樺木是闊葉樹材。以下舉例說明根據木材材質不同可用于不同用途的木材特征[3](表1)。
樹種特性主要用途冷杉松科,心材白色,淺黃色或淺褐色;與邊材區別多不明顯。木材結構中粗冷杉的木材色淺,心邊材區別不明顯,無正常樹脂道,材質輕柔、結構細致,無氣味,易加工,不耐腐,為制造紙漿及一切木纖維工作的優良原料,可作一般建筑枕木(需防腐處理)、器具、家具及膠合板,板材宜作箱盒、水果箱等云杉松科,心材淺黃褐色;與邊材區別多不明顯。木材輕(氣干密度多為04~052g/cm3)。木材紋理細,質堅,能耐水,供橋梁、家具用材輻射松松科,心材淺黃,黃褐至紅褐色;與邊材區別明顯或略明顯。生長輪明顯,早材至晚材多為急變。木材重量多為輕至中(氣干密度約0.5~0.7g/cm3)輻射松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加工各種人造板,輻射松木材纖維長度,良好的材料和紙張生產,可以生產薄葉紙,印刷紙,包裝紙,新聞紙,紙和其他紙制品,輻射松原木色,柔和,握釘力強,是一個很好的家具用材,輻射松具有很強的抗腐蝕等特性,輻射松容易鞏固和染色的特點,適合加工各種工藝品和精細加工產品,輻射松木材與木餾油鈉處理,可制成鐵路枕木,土木工程材料,輻射松密度,結構均勻,收縮效率平均,是優質的軟質材料花旗松松科,心材因立地條件不同,材色變化很大,從淺黃,桔紅至深紅;邊材色淺。,木材重量中等(氣干密度約0.53g/cm3)材質堅韌,富有彈力,保存期長,是良好的建筑及器具用材鐵杉松科,木材淺黃白至淺黃褐色,晚材常具玫瑰色,有時帶紫;邊材色淺。木材輕(氣干密度約0.47g/cm3)鐵杉鋸成木板材,木質硬,不易變形,經常被土建工程用作膠合梁,模板支架。鐵杉色調、光澤和硬度的均勻經常被用制成細木工產品;它表面觸摸光滑,無異味、無樹脂,被用于桑拿浴室的面板。另外,鐵杉易防火,被用作劇院、大型購物中心等建筑的面板。鐵杉易于上漆、強度高、穩定性強,被用于門窗和扶梯
3木材鑒定方法
一般來說,木材識別分為宏觀識別和微觀識別兩種方法。
3.1簡易宏觀識別方法
宏觀識別是將試樣橫切面用清水潤濕后,在肉眼借助放大鏡,觀察宏觀解剖特征及表觀特征,依據所觀察到的宏觀構造特征識別木材。經常通過識別心邊材、生長輪、導管、射線與軸向薄壁細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進行識別鑒定,同時抓住管孔類型、木射線粗細并結合材色、紋理、花紋、氣味、質量和硬度等進行綜合判斷。宏觀識別法簡單易行,適用于海關和質檢等現場執法操作。但對進口熱帶木材,此方法有局限,僅能識別到科[4]。
3.2微觀與宏觀結合識別方法
微觀識別技術是指將厚度為15~20μm的橫、徑和弦切面的切片,經蕃紅溶液染色、梯度酒精脫水、透明處理后制成切片,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各類組織細胞的形態與排列。由于涉及了木材識別的許多特征,提高了原木種類識別的準確性,缺點是過程繁瑣復雜。因此對于難辨認或有爭議的木材,須將宏觀和微觀識別相結合,并結合已經正確定名的木材標本的切片進行比對[4]。
3.3物理或化學法輔助識別方法
如異色桉和邊緣桉,將火柴棍大小的木材燃燒,以灰燼的性狀區分木材。燃燒后前者全部灰化,色白灰,后者成為黑炭;如紫檀屬木材,將木屑的浸出液置于陽光或燈光下觀察。其水浸出液在反射光下呈灰棕色,在透射光下為黃綠色或藍綠色,如大葉南洋杉和南洋杉的浸出液,加入濃硫酸后,前者呈粉紅色,隨即出現橙色沉淀;后者形成白色沉淀。
4結語
隨著我國原木進境量的日益增長,原木材種也日益豐富。充分做好材種鑒定,不僅關系到貿易雙方切身利益,更體現了檢驗檢疫機構的公正權威性。因此,必須在深入研究不同樹種特征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鑒定方法,及時、快速、準確的對進境原木材種進行鑒定分類,保證原木進境的順暢和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5]。
參考文獻:
[1] 康芬芬,魏亞東,黃慶林,等.2008年天津口岸進境原木情況分析[J].植物檢疫,2009(5):42~43.
[2] 張生忠,蔡萬倫,李金甫,等.2008年上半年我國進口木材市場分析[J].林產工業,2008,35(5):3~5.
[3] 陳維強.正確識別原木樹種的原理初探[J].廣東科技,2013,2(22):103~104.
[4] 姜笑梅,殷亞方,劉波.木材樹種識別技術現狀、發展與展望[J].木材工業,2010(4):36~38.
[5] 曹容寧,顧忠盈,問澤霞.中國進口原木存在的隱患及其對策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10(6):493~496.endprint
摘要:指出了正確識別進境原木樹種,做到分類鑒定有術,才能以貿易公平為原則,合理使用進境原木、規范進境木材監管。概述了進境原木材種分類鑒定的意義,總結了目前常用的材種鑒定方法。
關鍵詞:進境;原木樹種;分類鑒定;用途
1引言
近年來,我國木材進口量與日俱增[1],據海關數據統計,年均進口量近4000萬m3,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70多個,主要來自東南亞、北美、俄羅斯[2]等國家和地區,進口品種主要為松木、杉木、紅木等品種,總體呈現出品種新、材種多、材質差異大、價格差異大的趨勢。加強進口木材材種鑒定的研究,對規范木材進口監管,完善執法部門執法依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進口原木分類鑒定的意義
2.1維護貿易公平,規范進口木材監管
進境木材樹種鑒定是核對進境木材貨證是否相符的首要前提條件。當前進口木材檢驗大多側重于數量檢驗,而對于品質和樹種的檢驗重視程度不夠,使得檢驗檢疫部門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同時,由于涉及的樹種、進口國家較多、國內外標準不同、貨物來源復雜,以及進口商逃避關稅、貿易欺詐等原因,造成貨物口岸申報不實現象時有發生。一般來講,進境木材申報樹種不符案例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國外發貨商惡意欺詐,將低價值甚至毫無價值的木材冒充高價值木材發往國內。另一種情況是國內收貨人或者報檢公司的偽申報行為。這其中有一部分是收貨人或者報檢公司因為貿易單證資料有誤或者報檢人員疏忽大意導致的申報不符,但也有部分是由于進口商或者報檢單位為利益驅動,故意用低價值樹種申報高價值樹種以偷逃國家增值稅及檢驗檢疫費用。
新的形勢下,加強進口木材材種鑒定和檢驗技術的研究,為執法部門提供執法依據,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2為合理利用木材墊定基礎
盡管當今世界已發展生產了多種新型建筑結構材料和裝飾材料,但由于木材具有其獨特的優良特性。所以,木材在建筑工程尤其是裝飾領域中,始終保持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林木生長緩慢,我國又是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這與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建設需用大量木材,形成日益突出的矛盾。因此,進境的原木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做到經濟合理地使用,做到長材不短用,優材不劣用,并要加強對木材的防腐、防火處理,以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延長使用年限。同時應該充分利用木材的邊角碎料,生產各種人造板材,加強對木材的綜合利用。
木材可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兩大類。本文以京唐港口岸進境木材為例。介紹幾種不同材質木材的主要用途,京唐港口岸進境的原木主要為云杉、落葉松、樺木、鐵杉、花旗松、冷杉、輻射松、橡膠木、壯麗冷杉、銀冷杉等十余種,其中云杉、冷杉以及各種松木等是針葉樹材;樺木是闊葉樹材。以下舉例說明根據木材材質不同可用于不同用途的木材特征[3](表1)。
樹種特性主要用途冷杉松科,心材白色,淺黃色或淺褐色;與邊材區別多不明顯。木材結構中粗冷杉的木材色淺,心邊材區別不明顯,無正常樹脂道,材質輕柔、結構細致,無氣味,易加工,不耐腐,為制造紙漿及一切木纖維工作的優良原料,可作一般建筑枕木(需防腐處理)、器具、家具及膠合板,板材宜作箱盒、水果箱等云杉松科,心材淺黃褐色;與邊材區別多不明顯。木材輕(氣干密度多為04~052g/cm3)。木材紋理細,質堅,能耐水,供橋梁、家具用材輻射松松科,心材淺黃,黃褐至紅褐色;與邊材區別明顯或略明顯。生長輪明顯,早材至晚材多為急變。木材重量多為輕至中(氣干密度約0.5~0.7g/cm3)輻射松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加工各種人造板,輻射松木材纖維長度,良好的材料和紙張生產,可以生產薄葉紙,印刷紙,包裝紙,新聞紙,紙和其他紙制品,輻射松原木色,柔和,握釘力強,是一個很好的家具用材,輻射松具有很強的抗腐蝕等特性,輻射松容易鞏固和染色的特點,適合加工各種工藝品和精細加工產品,輻射松木材與木餾油鈉處理,可制成鐵路枕木,土木工程材料,輻射松密度,結構均勻,收縮效率平均,是優質的軟質材料花旗松松科,心材因立地條件不同,材色變化很大,從淺黃,桔紅至深紅;邊材色淺。,木材重量中等(氣干密度約0.53g/cm3)材質堅韌,富有彈力,保存期長,是良好的建筑及器具用材鐵杉松科,木材淺黃白至淺黃褐色,晚材常具玫瑰色,有時帶紫;邊材色淺。木材輕(氣干密度約0.47g/cm3)鐵杉鋸成木板材,木質硬,不易變形,經常被土建工程用作膠合梁,模板支架。鐵杉色調、光澤和硬度的均勻經常被用制成細木工產品;它表面觸摸光滑,無異味、無樹脂,被用于桑拿浴室的面板。另外,鐵杉易防火,被用作劇院、大型購物中心等建筑的面板。鐵杉易于上漆、強度高、穩定性強,被用于門窗和扶梯
3木材鑒定方法
一般來說,木材識別分為宏觀識別和微觀識別兩種方法。
3.1簡易宏觀識別方法
宏觀識別是將試樣橫切面用清水潤濕后,在肉眼借助放大鏡,觀察宏觀解剖特征及表觀特征,依據所觀察到的宏觀構造特征識別木材。經常通過識別心邊材、生長輪、導管、射線與軸向薄壁細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進行識別鑒定,同時抓住管孔類型、木射線粗細并結合材色、紋理、花紋、氣味、質量和硬度等進行綜合判斷。宏觀識別法簡單易行,適用于海關和質檢等現場執法操作。但對進口熱帶木材,此方法有局限,僅能識別到科[4]。
3.2微觀與宏觀結合識別方法
微觀識別技術是指將厚度為15~20μm的橫、徑和弦切面的切片,經蕃紅溶液染色、梯度酒精脫水、透明處理后制成切片,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各類組織細胞的形態與排列。由于涉及了木材識別的許多特征,提高了原木種類識別的準確性,缺點是過程繁瑣復雜。因此對于難辨認或有爭議的木材,須將宏觀和微觀識別相結合,并結合已經正確定名的木材標本的切片進行比對[4]。
3.3物理或化學法輔助識別方法
如異色桉和邊緣桉,將火柴棍大小的木材燃燒,以灰燼的性狀區分木材。燃燒后前者全部灰化,色白灰,后者成為黑炭;如紫檀屬木材,將木屑的浸出液置于陽光或燈光下觀察。其水浸出液在反射光下呈灰棕色,在透射光下為黃綠色或藍綠色,如大葉南洋杉和南洋杉的浸出液,加入濃硫酸后,前者呈粉紅色,隨即出現橙色沉淀;后者形成白色沉淀。
4結語
隨著我國原木進境量的日益增長,原木材種也日益豐富。充分做好材種鑒定,不僅關系到貿易雙方切身利益,更體現了檢驗檢疫機構的公正權威性。因此,必須在深入研究不同樹種特征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鑒定方法,及時、快速、準確的對進境原木材種進行鑒定分類,保證原木進境的順暢和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5]。
參考文獻:
[1] 康芬芬,魏亞東,黃慶林,等.2008年天津口岸進境原木情況分析[J].植物檢疫,2009(5):42~43.
[2] 張生忠,蔡萬倫,李金甫,等.2008年上半年我國進口木材市場分析[J].林產工業,2008,35(5):3~5.
[3] 陳維強.正確識別原木樹種的原理初探[J].廣東科技,2013,2(22):103~104.
[4] 姜笑梅,殷亞方,劉波.木材樹種識別技術現狀、發展與展望[J].木材工業,2010(4):36~38.
[5] 曹容寧,顧忠盈,問澤霞.中國進口原木存在的隱患及其對策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10(6):493~496.endprint
摘要:指出了正確識別進境原木樹種,做到分類鑒定有術,才能以貿易公平為原則,合理使用進境原木、規范進境木材監管。概述了進境原木材種分類鑒定的意義,總結了目前常用的材種鑒定方法。
關鍵詞:進境;原木樹種;分類鑒定;用途
1引言
近年來,我國木材進口量與日俱增[1],據海關數據統計,年均進口量近4000萬m3,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70多個,主要來自東南亞、北美、俄羅斯[2]等國家和地區,進口品種主要為松木、杉木、紅木等品種,總體呈現出品種新、材種多、材質差異大、價格差異大的趨勢。加強進口木材材種鑒定的研究,對規范木材進口監管,完善執法部門執法依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進口原木分類鑒定的意義
2.1維護貿易公平,規范進口木材監管
進境木材樹種鑒定是核對進境木材貨證是否相符的首要前提條件。當前進口木材檢驗大多側重于數量檢驗,而對于品質和樹種的檢驗重視程度不夠,使得檢驗檢疫部門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同時,由于涉及的樹種、進口國家較多、國內外標準不同、貨物來源復雜,以及進口商逃避關稅、貿易欺詐等原因,造成貨物口岸申報不實現象時有發生。一般來講,進境木材申報樹種不符案例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國外發貨商惡意欺詐,將低價值甚至毫無價值的木材冒充高價值木材發往國內。另一種情況是國內收貨人或者報檢公司的偽申報行為。這其中有一部分是收貨人或者報檢公司因為貿易單證資料有誤或者報檢人員疏忽大意導致的申報不符,但也有部分是由于進口商或者報檢單位為利益驅動,故意用低價值樹種申報高價值樹種以偷逃國家增值稅及檢驗檢疫費用。
新的形勢下,加強進口木材材種鑒定和檢驗技術的研究,為執法部門提供執法依據,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2為合理利用木材墊定基礎
盡管當今世界已發展生產了多種新型建筑結構材料和裝飾材料,但由于木材具有其獨特的優良特性。所以,木材在建筑工程尤其是裝飾領域中,始終保持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林木生長緩慢,我國又是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這與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建設需用大量木材,形成日益突出的矛盾。因此,進境的原木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做到經濟合理地使用,做到長材不短用,優材不劣用,并要加強對木材的防腐、防火處理,以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延長使用年限。同時應該充分利用木材的邊角碎料,生產各種人造板材,加強對木材的綜合利用。
木材可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兩大類。本文以京唐港口岸進境木材為例。介紹幾種不同材質木材的主要用途,京唐港口岸進境的原木主要為云杉、落葉松、樺木、鐵杉、花旗松、冷杉、輻射松、橡膠木、壯麗冷杉、銀冷杉等十余種,其中云杉、冷杉以及各種松木等是針葉樹材;樺木是闊葉樹材。以下舉例說明根據木材材質不同可用于不同用途的木材特征[3](表1)。
樹種特性主要用途冷杉松科,心材白色,淺黃色或淺褐色;與邊材區別多不明顯。木材結構中粗冷杉的木材色淺,心邊材區別不明顯,無正常樹脂道,材質輕柔、結構細致,無氣味,易加工,不耐腐,為制造紙漿及一切木纖維工作的優良原料,可作一般建筑枕木(需防腐處理)、器具、家具及膠合板,板材宜作箱盒、水果箱等云杉松科,心材淺黃褐色;與邊材區別多不明顯。木材輕(氣干密度多為04~052g/cm3)。木材紋理細,質堅,能耐水,供橋梁、家具用材輻射松松科,心材淺黃,黃褐至紅褐色;與邊材區別明顯或略明顯。生長輪明顯,早材至晚材多為急變。木材重量多為輕至中(氣干密度約0.5~0.7g/cm3)輻射松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加工各種人造板,輻射松木材纖維長度,良好的材料和紙張生產,可以生產薄葉紙,印刷紙,包裝紙,新聞紙,紙和其他紙制品,輻射松原木色,柔和,握釘力強,是一個很好的家具用材,輻射松具有很強的抗腐蝕等特性,輻射松容易鞏固和染色的特點,適合加工各種工藝品和精細加工產品,輻射松木材與木餾油鈉處理,可制成鐵路枕木,土木工程材料,輻射松密度,結構均勻,收縮效率平均,是優質的軟質材料花旗松松科,心材因立地條件不同,材色變化很大,從淺黃,桔紅至深紅;邊材色淺。,木材重量中等(氣干密度約0.53g/cm3)材質堅韌,富有彈力,保存期長,是良好的建筑及器具用材鐵杉松科,木材淺黃白至淺黃褐色,晚材常具玫瑰色,有時帶紫;邊材色淺。木材輕(氣干密度約0.47g/cm3)鐵杉鋸成木板材,木質硬,不易變形,經常被土建工程用作膠合梁,模板支架。鐵杉色調、光澤和硬度的均勻經常被用制成細木工產品;它表面觸摸光滑,無異味、無樹脂,被用于桑拿浴室的面板。另外,鐵杉易防火,被用作劇院、大型購物中心等建筑的面板。鐵杉易于上漆、強度高、穩定性強,被用于門窗和扶梯
3木材鑒定方法
一般來說,木材識別分為宏觀識別和微觀識別兩種方法。
3.1簡易宏觀識別方法
宏觀識別是將試樣橫切面用清水潤濕后,在肉眼借助放大鏡,觀察宏觀解剖特征及表觀特征,依據所觀察到的宏觀構造特征識別木材。經常通過識別心邊材、生長輪、導管、射線與軸向薄壁細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進行識別鑒定,同時抓住管孔類型、木射線粗細并結合材色、紋理、花紋、氣味、質量和硬度等進行綜合判斷。宏觀識別法簡單易行,適用于海關和質檢等現場執法操作。但對進口熱帶木材,此方法有局限,僅能識別到科[4]。
3.2微觀與宏觀結合識別方法
微觀識別技術是指將厚度為15~20μm的橫、徑和弦切面的切片,經蕃紅溶液染色、梯度酒精脫水、透明處理后制成切片,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各類組織細胞的形態與排列。由于涉及了木材識別的許多特征,提高了原木種類識別的準確性,缺點是過程繁瑣復雜。因此對于難辨認或有爭議的木材,須將宏觀和微觀識別相結合,并結合已經正確定名的木材標本的切片進行比對[4]。
3.3物理或化學法輔助識別方法
如異色桉和邊緣桉,將火柴棍大小的木材燃燒,以灰燼的性狀區分木材。燃燒后前者全部灰化,色白灰,后者成為黑炭;如紫檀屬木材,將木屑的浸出液置于陽光或燈光下觀察。其水浸出液在反射光下呈灰棕色,在透射光下為黃綠色或藍綠色,如大葉南洋杉和南洋杉的浸出液,加入濃硫酸后,前者呈粉紅色,隨即出現橙色沉淀;后者形成白色沉淀。
4結語
隨著我國原木進境量的日益增長,原木材種也日益豐富。充分做好材種鑒定,不僅關系到貿易雙方切身利益,更體現了檢驗檢疫機構的公正權威性。因此,必須在深入研究不同樹種特征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鑒定方法,及時、快速、準確的對進境原木材種進行鑒定分類,保證原木進境的順暢和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5]。
參考文獻:
[1] 康芬芬,魏亞東,黃慶林,等.2008年天津口岸進境原木情況分析[J].植物檢疫,2009(5):42~43.
[2] 張生忠,蔡萬倫,李金甫,等.2008年上半年我國進口木材市場分析[J].林產工業,2008,35(5):3~5.
[3] 陳維強.正確識別原木樹種的原理初探[J].廣東科技,2013,2(22):103~104.
[4] 姜笑梅,殷亞方,劉波.木材樹種識別技術現狀、發展與展望[J].木材工業,2010(4):36~38.
[5] 曹容寧,顧忠盈,問澤霞.中國進口原木存在的隱患及其對策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10(6):493~4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