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美琴 陳朝隆
摘要:介紹了突變理論的基本思想,并依據突變級數法構建了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為例對其城市旅游競爭力進行了綜合評價。根據對評價結果的綜合分析,提出了提高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競爭力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城市旅游競爭力;突變級數法;珠江三角洲
1引言
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壯大,城市旅游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成為旅游專家、學者研究的焦點,而其中對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研究尤為突出。城市旅游競爭力是指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在旅游產業素質和城市旅游環境的綜合作用下,通過旅游企業在旅游市場上銷售其產品而反映出來的旅游業持續發展壯大的能力。
旅游地競爭力研究一直是國內外旅游學者研究的熱點之一。在國外,旅游地競爭力研究一般是指旅游目的地競爭力研究(TDC),研究的對象一般是區域或者城市。國外關于旅游目的地競爭力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競爭力概念研究、旅游目的地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旅游目的地競爭力評價研究等。旅游目的地競爭力就是旅游地能為游客提供滿意的旅游經歷、吸引潛在游客,且通過發展旅游業能提高當地居民生活質量的能力。旅游資源、旅游基礎設施、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區域政治形勢、旅游政策以及旅游管理等因素將影響一個目的地的旅游競爭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旅游地的全球化程度也將直接影響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力。Enright和Newton選取了26個指標,利用IPA評價方法,對香港的旅游競爭力作出評價。通過比較分析認為,在亞洲地區與香港類似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之中,新加坡、曼谷、東京、上海等城市是其主要競爭對手。
國內對城市旅游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Zhang Hong等利用理想點法(TOPSIS)選取4項影響因素共35個指標對長江三角洲各城市的旅游競爭力進行了評價分析。王琪延通過建立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AHP)與專家打分法相結合的方法,首次對我國4個直轄市和289個地級市的旅游競爭力進行了全面的綜合評價。周常春等在肇慶城市旅游競爭力研究中,將肇慶與深圳、珠海進行了比較研究,從而得出肇慶的城市旅游競爭力出現了相對下降的趨勢的結論,并提出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分析框架。張爭勝等對廣東省地級市的旅游競爭力進行了綜合對比分析,將廣東省內的地級市分為綜合性、客源地型、目的地型和待開發型4大類型。黃耀麗等采用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多維評價和綜合分析的方法,將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目的地劃分為3個等級,并總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競爭力具有以廣州、深圳為軸線的“啞鈴”型雙極放射狀的空間模式。
近30年來,已形成若干關于珠三角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研究成果。在以往的研究中,不乏運用因子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專家打分法等數學方法對城市旅游競爭力進行定量評價的嘗試。上述方法各有一定的缺陷,要么計算過程過于復雜、不易發現數據錯誤,要么在對權重的確定受主觀性影響較大、精確度不夠。突變級數法無需對評價指標賦予權重,且計算過程更簡易。為此,本文嘗試采用突變級數法,構建珠三角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對各城市旅游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各城市旅游發展的建議,以期為珠三角城市旅游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2基于突變級數法的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
突變理論(Catastrophe Theory)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數學學科,它主要發源于結構穩定的拓撲概念,并建立于拓撲動力學、奇點理論等理論的基礎之上,主要用于狀態評價和變化趨勢分析。它在對目標進行綜合評價時,首先是對評價目標進行多層次矛盾分解,再用突變理論與模糊數學相結合產生突變模糊隸屬函數,由歸一公式進行綜合量化計算,最后得到一個參數,從而得出綜合評價結果。
2.1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由于旅游活動具有綜合性特征,衡量城市旅游競爭力的評價指標應相對完整,以便能全面揭示城市的旅游發展狀況。本研究借鑒周海燕、張河清等人的研究成果,選擇城市旅游競爭業績、城市旅游競爭潛力、城市旅游競爭保障力和城市旅游競爭環境支持力4個一級指標,并依其選取9項二級指標和23個基層指標,建立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表1)。
表1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m)二級指標(n)基層指標(μ)城市旅游競爭業績(a)旅游收入(n1)國內旅游收入(μ1),國內旅游收入增長率(μ2),旅游外匯收入(μ3),旅游外匯收入增長率(μ4)旅游接待量(n2)接待國內旅游人數(μ5),國內旅游人數增長率(μ6),接待入境旅游人數(μ7),入境旅游人數增長率(μ8)城市旅游競爭潛力(b)旅游資源條件(n3)城市旅游資源稟賦值(μ9)人力資源(n4)每萬人擁有高校學生數(μ10),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μ11)城市旅游競爭保障力(c)旅游接待設施(n5)星級飯店數(μ12),客房數(μ13),床位數(μ14)城市基礎設施(n6)各市旅客周轉量(μ15),城市每萬人擁有公交車數(μ16)城市旅游競爭環境支持力(d)自然環境(n7)城鎮污水處理率(μ17),建成區綠化覆蓋率(μ18),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μ19)經濟環境(n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μ20),第三產業增加值(μ21),第三產業收入/地區生產總值(μ22)社會環境(n9)住宿餐飲固定資產投資/總投資(μ23)
2.2各級指標的量化處理方法
采用規范的統計資料。該評價體系中大部分指標的數值可以從旅游統計年鑒和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獲取,僅城市旅游資源稟賦值(μ9)需采用專家打分方法針對不同區域環境不同類型景區(點)賦予不同分值,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指標的量化處理。首先,根據基層指標實際數據情況對其進行排序。對排序采取首位對高分的方法進行賦值,并將其數值范圍確定在0~1之間,取其平均分作為每個二級指標的得分。其次,根據突變級數法理論,利用歸一公式由下向上逐步綜合,直到得出最高層總指標的評價結果。endprint
3實證分析
珠江三角洲由9座城市組成,北部有廣州市和佛山市,東南部有深圳市、東莞市和惠州市,西部有珠海市、中山市、江門市和肇慶市,加上香港和澳門,是我國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最具活力的三大城市帶之一,也是我國城市旅游業發展較好的區域。珠三角憑借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人文地理優勢和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特別是香港、澳門回歸以及口岸開放等有利條件,旅游人數、旅游創匯、旅游總收入等均列全國前茅,在全國旅游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3.1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競爭力比較
根據2011年珠江三角洲9座城市各指標的統計數據(其中城市旅游資源稟賦值數據來源于文獻),采用突變級數法計算得出各市二級指標得分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見,廣州市和深圳市各項指標得分均較高,佛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三市也具有較好的旅游資源條件。人力資源優越、城市環境優美及社會環境良好,是珠海市發展城市旅游的有利條件。從各指標最低值的分布可以看出,東莞市、惠州市、中山市、肇慶市這四座城市在發展城市旅游的過程中,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劣勢。尤其是東莞市在各指標得分中,有三項最低值。
由各二級指標得分,可進一步算出九座城市的旅游競爭力綜合評價結果(表3)。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排序為: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江門>肇慶>東莞>惠州>中山。通過對三個等級指標得分的分析,不難發現,這一結果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當前珠三角各城市的旅游綜合競爭力。總的來看,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除了豐富的旅游資源,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城市環境等都可以影響城市旅游競爭力。
3.2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分析與建議
廣州市作為廣東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城市規模、空港運輸等多方面擁有明顯優勢,城市旅游資源豐富,因而在國內旅游收入、國內旅游收入增長率、旅游外匯收入等方面領先于珠三角其他城市。深圳旅游資源數量和類型雖不豐富,但其現代化大都市風貌和標志中國改革開放的形象,對國內游客有一定吸引力。廣州、深圳兩市在珠三角已形成一種居高臨下的旅游競爭力勢能,具有高度的“壟斷性”;但社會環境支持力是這兩座城市進一步提升其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短板。佛山市由于擁有較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較強的社會環境支持力,城市旅游競爭力緊隨廣州、深圳之后。珠海市擁有經濟特區的政策優勢、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又是國家級花園城市,城市旅游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廣州、深圳、佛山、珠海這些基礎較好的城市,應充分利用其社會經濟發展、對外開放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深度開發嶺南文化游、商貿會展游等旅游項目,進一步鞏固其強大的城市旅游競爭力。江門、肇慶兩市旅游資源均以自然風景秀麗為特點,但目前無法與周鄰的國內著名風景名勝比肩,旅游吸引力有限,旅游收入等低于珠三角其他城市。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兩市旅游人數增長率和旅游收入增長率,相比珠三角其他城市較高,說明兩市極具發展旅游的潛力。未來兩市需要進一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其優美的自然環境,開拓養身保健游等的旅游市場,加強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收入,提升城市旅游競爭力。東莞市、惠州市、中山市在城市旅游資源方面不占優勢,城市旅游競爭力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較差,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為提高城市旅游競爭力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對于這三座城市來說,可以依托其全球制造業基地的優勢,鼓勵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增加旅游元素,發展知識性和參與性強的廠區觀光游、工業科普游等旅游項目。
2014年7月綠色科技第7期4結語
作為一種基于狀態分析的評價方法,突變級數法減少了權重賦值的主觀性,避免了主觀判斷的不確定性,因此用這種方法評價城市旅游競爭力的主觀性影響較小。并且,相比其他評價方法,突變級數法的計算量要小得多。本文構建的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普適性,但在指標選取時,因受數據不易獲得或指標難以量化等客觀限制,只能舍棄部分指標,或改用其他指標來代替。如在社會環境指標中舍去城市形象等指標,用“住宿餐飲固定資產投資/總投資”來代替,反映城市固定投資中對旅游業的支持力度,這可能會使評價結果產生一定的偏差。因此,今后宜在指標選取上作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Enrightmichael J,Newton James.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a quantitative approach [J].Tourismmanagement,2004,25(6):777~788.
[2] Ivanov Stanislav,Webster Craig.Globalization as a driver of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3(10):628~633.
[3] Komppula Raija.The role of individual entrepreneur 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ness for a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A case study [J].Tourismmanagement,2014,40(0):361~371.
[4] Ritchie J R Brent,Crouch Geoffrey Ian.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A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 [J].Tourismmanagement,2000,21(2):1~7.
[5] Thom R.Structural Stability andmorphogenesis [M].Ben jam in:Readingmass,1975,34~ 43.endprint
[6] Zhang Hong,Gu Chaolin,Gu Luwen et al.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by TOPSIS & information entropy -A cas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 [J].Tourismmanagement,2011,32(2):443~451
[7] 黃耀麗,李凡,鄭堅強,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競爭力空間結構體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25(4):730~740.
[8] 蘇偉忠,楊英寶,顧朝林.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初探[J].旅游學刊,2003,18(3):39~42.
[9] 王琪延,羅棟.中國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基于我國293個地級以上城市的調查資料[J].統計研究,2009,26(7):49~54.
[10] 翁鋼民,魯超.基于突變級數法的旅游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以西北五省為例[J].軟科學,2009,23(6):57~61.
[11] 張河清,田曉輝,王蕾蕾.區域旅游業競合發展實證研究——基于珠三角與長三角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比較分析[J].經濟地理,2010,30(5):871~875.
[12] 張爭勝,周永章.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實證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5,21(1):13~16.
[13] 周常春,保繼剛.肇慶城市旅游競爭力研究——兼論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24(2):78~83.
[14] 周海燕.城市旅游競爭力的評價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2):55~57.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ideas of Catastrophe Theory,and constructs a 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according to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 (CPM).And then it uses the index system and CPMto evaluate the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ities in Pearl River Delta.Afte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citiesbased on the results,it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enhance the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ities in Pearl River Delta.
Key words: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Pearl River Deltaendprint
[6] Zhang Hong,Gu Chaolin,Gu Luwen et al.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by TOPSIS & information entropy -A cas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 [J].Tourismmanagement,2011,32(2):443~451
[7] 黃耀麗,李凡,鄭堅強,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競爭力空間結構體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25(4):730~740.
[8] 蘇偉忠,楊英寶,顧朝林.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初探[J].旅游學刊,2003,18(3):39~42.
[9] 王琪延,羅棟.中國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基于我國293個地級以上城市的調查資料[J].統計研究,2009,26(7):49~54.
[10] 翁鋼民,魯超.基于突變級數法的旅游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以西北五省為例[J].軟科學,2009,23(6):57~61.
[11] 張河清,田曉輝,王蕾蕾.區域旅游業競合發展實證研究——基于珠三角與長三角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比較分析[J].經濟地理,2010,30(5):871~875.
[12] 張爭勝,周永章.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實證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5,21(1):13~16.
[13] 周常春,保繼剛.肇慶城市旅游競爭力研究——兼論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24(2):78~83.
[14] 周海燕.城市旅游競爭力的評價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2):55~57.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ideas of Catastrophe Theory,and constructs a 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according to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 (CPM).And then it uses the index system and CPMto evaluate the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ities in Pearl River Delta.Afte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citiesbased on the results,it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enhance the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ities in Pearl River Delta.
Key words: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Pearl River Deltaendprint
[6] Zhang Hong,Gu Chaolin,Gu Luwen et al.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by TOPSIS & information entropy -A cas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 [J].Tourismmanagement,2011,32(2):443~451
[7] 黃耀麗,李凡,鄭堅強,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競爭力空間結構體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25(4):730~740.
[8] 蘇偉忠,楊英寶,顧朝林.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初探[J].旅游學刊,2003,18(3):39~42.
[9] 王琪延,羅棟.中國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基于我國293個地級以上城市的調查資料[J].統計研究,2009,26(7):49~54.
[10] 翁鋼民,魯超.基于突變級數法的旅游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以西北五省為例[J].軟科學,2009,23(6):57~61.
[11] 張河清,田曉輝,王蕾蕾.區域旅游業競合發展實證研究——基于珠三角與長三角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比較分析[J].經濟地理,2010,30(5):871~875.
[12] 張爭勝,周永章.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實證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5,21(1):13~16.
[13] 周常春,保繼剛.肇慶城市旅游競爭力研究——兼論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5,24(2):78~83.
[14] 周海燕.城市旅游競爭力的評價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2):55~57.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ideas of Catastrophe Theory,and constructs a 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according to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 (CPM).And then it uses the index system and CPMto evaluate the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ities in Pearl River Delta.Afte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se citiesbased on the results,it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enhance the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ities in Pearl River Delta.
Key words: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Pearl River Delta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