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紅
摘 要:本文詳細研究了成本核算的內容,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成本反映模糊不清、范圍不定和資產折舊率低等方面,為了改變當前我國成本核算不清的尷尬現狀,本文提出了五種改進的策略,以期對我國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起到一些促進的作用。
關鍵詞:成本核算;改進措施;資源成本
隨著知識經濟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開展,會計成本核算工作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尤其煤炭企業將發展的指導思想確立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之后,會計成本核算工作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占據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但就目前來看,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并給予了大力的推廣,但是多數煤炭企業所使用的成本核算制度依然是上世紀末制定頒布的,因此也就難以改變當前我國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的實際情況。同時,煤炭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是否達到了標準化和規范化的要求,反饋的市場信息是否具備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這對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深入分析我國煤炭企業在成本核算制度,找出影響煤炭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并制定相應的改進策略,成為當前我國煤炭行業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煤炭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內容
煤炭企業的成本核算內容主要包括工人的工資、工人的福利、材料的費用、電費、設備的維修費用、井巷費用、維簡費、地面塌陷的補償費用以及設備的折舊費等,這些基本的費用支出都是煤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國家對煤炭企業的成本核算有專門的計算公式,并且有嚴格的標準,其中提取的維簡費用和井巷費用則是按照煤礦原煤的產量來計算的,當前我國北方地區的維簡費用為每噸六元,井巷費用的標準相對較低為每噸二點五元,因為煤炭企業對國家提取的井巷費和維簡費有一定的調配權,因此多數煤炭企業會將這兩項費用劃分到企業的負債項目當中,一旦這筆費用到了必須支出的時候就會在企業的負債項目中進行報銷。雖然將這兩項費用作為負債的形式進行核算和報銷會從根本上減少企業的財產,但是企業的資本公積就會有所升高,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當企業的年度核算出現了剩余,多數企業會將這筆資金推到下一個年度的使用權限當中。
二、煤炭企業會計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已經開始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但是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煤炭企業在經濟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變化,其發展和經營模式依然保留著計劃經濟的運行模式,因此國家頒布的新會計制度并沒有對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產生根本的影響,正因為該項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部分不完善,導致現在煤炭企業的成本核算問題異常突出。經過分析和研究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的具體內容,發現其問題主要存在兩個方面:企業的成本核算無法真實的反映成本支出和企業下發的治理資金并不能按時發放到位。這兩方面的問題綜合起來嚴重影響了煤炭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1.煤炭企業的成本支出無法真實反映資源成本
煤炭企業在進行生產之前首先要擁有一座煤礦,然后對其中的煤炭資源進行挖掘和利用,但是多數煤炭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不能真實的反映出煤炭資源的成本。雖然國家針對煤炭資源的問題制定了相關的措施,將煤炭資源的管理按照行政區域進行劃分管理,但是上世紀90年代之后,這種煤炭資源的管理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煤礦要求擁有開采權才能進行煤礦經營,而且對于資源補償費用也是在開采之后才開始承擔的,但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我國的政府部門和煤炭企業自身都無法對煤礦資源的數量驚醒準確的評估,且多數情況都是估算的數量會遠遠小于實際的開采量,這種資源的估算出錯的問題長期存在于煤炭行業之間。這其中還包括煤礦的使用費用,煤炭企業都會將這一項費用歸結到企業的無形資產當中,因此煤炭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往往會隱藏這一部分的費用,導致煤礦的使用費和噸煤的資源成本無法真實的現實出煤炭資源成本。
2.煤炭企業的成本支出無法真實反映企業退出成本
任何一座煤礦都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庫,因此其中包含的煤炭資源最終都會出現開采枯竭的一天,這個時候煤炭企業就會退出或者倒閉。煤炭企業在關閉的時候并不是直接核對剩余資產和流動資金就可以萬事大吉,對于企業的員工還要后期的安置問題,這些問題同樣需要一定數額的資金解決,如果企業最后的資金嚴重不足,無法安全退出就只能依靠國家下發的資金進行回轉,所以企業的成本支出無法反應實際的退出成本。
3.煤炭企業的折舊計算不明確
現在雖然多數煤炭企業的井巷費和維簡費以及安全生產費都是完全按照國家制定的標準來執行的,但是安全生產費用和井巷費、維簡費在最高權限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國家規定井巷費和維簡費都有一定明確的額度,但是安全生產的費用卻只有最低的提取標準,沒有明確指出最高的費用金額,所以企業一般情況下都是根據安全費用的投入來確定提取費的。煤炭企業在作資本估算的時候會對井巷工程中的建筑物進行折舊計算,但是其費用的計算方法與其他的費用有很大的不同之處,煤炭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并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的年限法來執行,而且對于那些沒有超過年限的建筑所使用的計算標準依然按照最初的計算標準來執行,這種折舊計算方式難以準確的估算出企業礦井建筑物的價值。
三、煤炭企業成本核算的優化策略
1.提高煤炭企業的資源成本
煤炭企業在獲得煤礦開采權之后要將生產過程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全部劃分到企業的資源成本之下,這其中要包括煤礦探測費、土地征用費、資源補償費以及開采工程設計費等,為了從根本上提高煤礦企業的資源成本,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維簡費計提方法進行成本核算,對企業的成本支出進行嚴格的監督和審查,如果企業成本核算出現結語可以轉到下一年的使用范圍當中,如果成本核算出現不足那么就可以將其劃分到年度成本中進行抵銷。
2.確保企業的退出成本
當煤礦資源開采枯竭之時,煤炭企業停產或者關閉就要涉及到退出成本的核算問題,企業在進行資產轉移或者關閉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費用全部屬于企業的退出成本,這其中還會出現員工的安置費用以及解除勞務關系的補償費用等,因此為了切實保證企業的安全退出,如果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要按照上述環節中的基本標準,完成企業的成本核算。
3.改變當前的折舊計算方式
現在煤炭企業使用的傳統折舊計算方法在成本核算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要求,其折舊率太低導致核算不準確,因此只有改變當前的折舊計算方法才能切實保證企業資產成本核算的準確性。要對礦井中的建筑物和其它的有效資產一樣,采用統一規格的折舊計算,并精確礦井建筑物的使用時間,無論建筑物使用的時間有所增加還是有所減少對成本核算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通過折舊計算方式的改變能夠避免資源損失情況的出現。
4.完善企業的安全成本
任何一項生產過程都會有安全隱患,煤炭資源的開采更是如此,因此煤炭企業對員工要進行安全設施投入和安全培訓,這些費用都是企業的安全成本,為了使安全成本核算更加全面,要將工亡和工傷所使用費用全部劃分到企業的安全成本當中。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煤炭企業的經營水平在逐步的提高,但是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出現成本核算不清、范圍模糊等突出情況有一部分原因歸結于國家制定的新會計制度沒能全面的貫徹到煤炭企業當中,因此為了使我國煤炭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通過分析當前煤炭企業在成本核算方面的存在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改進的策略,希望對加快落實新會計核算制度和完善煤炭企業成本核算起到一些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竇淑紅.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問題及解決途徑研究[J].現代營銷,2013(02).
[2]王建.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相關問題[J].商場現代化,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