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萬成

備受關注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終于發布,各項利好政策浮出水面,國開行甚至大手筆地拿出300億元的資金支持。一直飽受詬病的中國乳業要變天了?
近年,中國每年新生嬰兒數量超過1600萬,并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保持這個生育高峰。近幾年嬰童市場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長。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這樣的黃金增長期會更加長遠。伴隨著我國消費者購買能力的不斷提高、乳品行業和嬰幼兒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發展迅速。
在此背景下,國家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食藥監管總局聯合發布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簡稱《方案》),對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整合、洗牌有著深遠的意義。我國的嬰幼兒奶粉企業應怎樣積極應對,迎接此次兼并與重組呢?
調查機構尼爾森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進口奶粉占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比重達54%,而2008年之前,進口奶粉在我國的市場占有率僅為30%左右。進口品牌的發展方向是不斷改進、調整配方,使之更接近母乳,在最具競爭力元素的產品配方方面,國產品牌尚有很長的路要走,嬰幼兒奶粉的風向標仍然掌握在國際品牌手中。
面對行業催生的變革,企業自身要修煉好內功,慌亂不必,質疑不必,跟風不必,變中求穩,強企為本。
《方案》提出,兼并重組主體必須具備三項資格,即以生鮮乳為主要原料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且所用奶源全部來自企業自建自控奶源基地;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工藝先進,產品質量安全可靠;企業資產質量良好,贏利能力較強。基于此,筆者認為,中國的嬰幼兒奶粉企業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修煉內功,迎接嬰幼兒奶粉行業的兼并與重組。
首先,提高生產工藝水平,品質制勝。國內嬰幼兒奶粉企業要想擺脫價格戰的低水平競爭,唯一出路是自主創新,通過產品的技術創新,提高生產工藝水平,企業才能超越競爭對手,與進口奶粉企業分庭抗禮,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伊利是首家對中國人母乳進行專項研究的奶粉企業,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做適用的嬰幼兒奶粉。
經歷過三聚氰胺以及此起彼伏的各類超標事件,國內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可信度降至冰點。在此背景下,企業必須嚴格執行質量安全的相關標準,提升產品品質,提高企業的信譽。建立國產品牌的良好口碑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積累,但是毀掉它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質量問題上,企業沒有任何退路。
其次,創新產品的營銷模式。國內嬰幼兒奶粉企業在產品品質同步國際的同時,也應該讓價格回歸理性,滿足普通居民的消費需求。通過運用“網絡+電話”的直營模式,企業可降低營銷成本,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網絡+電話”的直營模式,取消了層層中間環節,通過電話訂購,以及與天貓、1號店、蘇寧易購等電商的合作,產品的價格省去了總代理、一批商、二批商和零售商各個環節的費用和利潤,直接是出廠價到消費者手中。
進口奶粉的毛利率在80%—100%,凈利潤率普遍為30%—40%,而國產嬰幼兒奶粉的利潤率則為10%左右,差距巨大。利用“網絡+電話”的直營模式,國內嬰幼兒奶粉企業可進一步降低成本,在還利于廣大消費者的同時,提高企業利潤率,獲取擴大規模和技術研發升級的資金來源。
再次,發展奶源地。一直以來,我國大部分奶農采用的是粗放的散養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獲取的牛奶質量很難達到新的標準,加上近年飼養成本的不斷上漲,導致奶農幾乎無利可圖,許多散戶開始賣掉奶牛,另謀生路。于是市場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奶荒”,一些生鮮乳收購站、乳制品生產企業爭搶奶源,隨意降低收購標準、非法倒買倒賣,造成了奶粉的質量安全隱患。
在此背景下,嬰幼兒奶粉企業應該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擁有自己獨立、可靠、穩定的奶源地,嚴格控制生鮮乳入廠檢驗,嚴禁采購非法經營的生鮮乳,從源頭上確保產品的質量安全,在行業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近年來,為解決奶源短缺問題,國內一些企業率先在海外投資建設新奶源地:2013年7月,光明乳業旗下的新西蘭公司新萊特正式在新西蘭掛牌上市。新萊特的全部奶源目前除了能供給旗下品牌培兒貝瑞之外,還能剩余出一部分生產成大包粉,供給光明其他乳制品;2013年下半年,伊利決定投資11.03億元在新西蘭建配方奶粉廠,年產4.7萬噸配方奶粉;廣東乳業品牌雅士利也于同年斥資11億元在新西蘭投建新工廠,年產能約為5.2萬噸,主要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成品及半成品……
最后,提升核心競爭力,攻占細分市場。嬰幼兒奶粉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眾多奶粉企業在同一個平臺上面對面地碰撞,很容易發生兩敗俱傷甚至N敗俱傷的情況。
市場數據顯示,嬰幼兒奶粉市場近3年平均增速在20%左右,其中針對1歲以上幼兒的3段產品增速最為突出,年增長率接近30%。1歲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身體結構和營養需求都發生變化,有針對性地為寶寶補充該特定成長階段所需的營養相當重要,很多家庭都急需最適合自己寶寶體質的奶粉。
據此,飛鶴乳業推出3段新品幼兒奶粉。其中,均衡配方產品適合吃得少、吃得慢、吃得挑的偏食寶寶,高效吸收配方產品是專為吸收消化能力差的寶寶設計等。
通過制定科學、有針對性的配方,嬰幼兒奶粉企業可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實行差異化的發展戰略,攻占某一細分市場。
嬰幼兒奶粉行業的細分市場還有很多新機會。早產兒又叫低體重出生新生兒,是指妊娠期不足266天而出生的嬰兒。早產兒奶粉作為特殊營養食品,需求量很低,不能像普通嬰兒奶粉一樣進入各級市場。另外,這種產品配方特殊,原料質量要求高,衛生指標要求嚴格,生產的難度大,但是售價又不能太高,生產前還必須進行嚴格的標準和配方審查,產品出來后還要進行臨床喂養試驗。國內的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生產這種產品,大企業又不愿意投入資金去生產這種小品種產品。因此,目前國內所有早產兒食用的都是進口低體重嬰兒奶粉,國內尚無一家乳粉企業生產這種產品。
只要“認真”,沒有中國人做不好的事。此次國家多個部委聯合推出《方案》的出臺,表明了國家對食品品質整改的決心。這是面向國際競爭的需要,是提升國內行業品質的需要。
未來3—5年,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的兼并與重組將是常態,企業必將面臨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在此背景下,應積極應對行業變革,參與和推動行業優勢資源的整合,提升企業內在品質,打造嬰幼兒奶粉強勢企業。(作者來自漢哲咨詢集團)
(編輯:王 玉 spellingq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