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明


很多人都在搖旗吶喊,白酒行業的O2O時代真的來臨了!我們決不能讓競爭對手搶在我們的前面取得成功!我們要通過這一先進的O2O模式取得絕地反擊……由此,洋河開啟了O2O的試水之旅,酒仙網也轉頭開始做起了酒快到,中酒網更在糖酒會上高調宣布進軍O2O,矛頭直指酒仙網。以上這些行業大佬紛紛出手,勢在拔得頭籌,他們的出手更是讓其他廠家堅定了信心,為了改變生存環境,改變單純依靠經銷商的窮苦日子,一場轟轟烈烈的O2O運動已拉開帷幕。
從上述現象來看,白酒的O2O時代似乎真的來臨了。只是這場變革從一開始便有點硝煙彌漫的味道。
O2O是個早產兒,成長之路注定坎坷
從本質上來講,目前的酒類O2O是一種模式上的創新,從未來發展來看,這種思維的變革與創新是有利于行業更穩健的發展,會給白酒消費者帶來實惠和便利,也有利于廠家與消費者進行更好的溝通與交流。
但現實情況下,這種渠道模式的建立目前可以說如同空中樓閣,它自身的基礎不夠牢固。當下,雖然各大“巨頭和俠客”發起的O2O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但能肯定的是,并沒有一家的模式是已經完善的,大家都是摸著石頭在過河,都在逐步完善,甚至有的是空有模式和口號,在具體應用和落地執行的時候,無法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所以各大廠家對現有模式寄予厚望并大力發展必將慘遭失敗,跟隨白酒O2O的潮流必須謹慎,必須切合實際。
其次,這種潮流更多的是朝著整合資源,優勢互補的方向在運作。行業內的人都知道,目前各大酒類網站(紅酒方面網站未進行過專業調查)基本都處于虧損的狀態。就拿酒仙網來說,從開始之初,號稱投資10億元,但至今仍未敢說自己贏利了。我們看到中酒網與酒類供應鏈平臺1919開始結贏,就是利用對方的優勢資源來增加自身在O2O大潮中的競爭力與成功率。兩者的合作是基于1919利用中酒網的線上平臺及其專業的運營能力,1919的各地門店獲取訂單與配送費,而中酒網利用1919所擁有的完善的配送網絡體系及效率。雙方的資源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互利互惠,雙方各得所需。
從中酒網和1919酒類供應鏈平臺的合作我們可以看出,酒類的O2O模式還是基于傳統渠道之上開展的,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種狀況是不會改變的,因為目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有實力、有全部精力能快速建立起這樣一個大的平臺。
此外,白酒行業O2O大潮的背后,無時無刻不體現著風投資本的影子。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平臺的搭建是需要大量資本的。酒仙網面對中酒網的強勢進攻,做出絕地反擊,用兩輪獲得的共4.25億元來投資全國倉儲中心及酒快到。一邊是酒仙網高調宣揚,由以前在互聯網“幫助世界各地酒企賣酒”,到現在 “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幫助中國的一百萬個酒行和酒類代理商,幫助他們賣酒,能夠給他們提升效率帶來訂單”;一邊是中酒網計劃在2014年線上銷售額達8億元,加盟門店數達200多家。
筆者認為不管是酒仙網還是中酒網,其所謂的獨特的O2O系統對加盟商、加盟店進行統一的管理,使其用統一的品牌來實現統一的銷售,都是充滿著資本擴張的強烈欲望,以至于“血腥味”十足,整個酒類O2O市場到最后恐將是哀鴻遍野。
O2O時代,如何重新定義廠商關系
在這樣一個行業O2O大背景之下,可想而知,傳統企業要想走好O2O這種新型之路,必定是一路坎坷。與互聯網企業不同的是,傳統企業要走好O2O這條路,面臨的困難太多。
與傳統經銷體系如何協調。這是當前酒業既恨又愛,而且不得不解決的問題。面臨寒冬,很多企業都開始訴苦了。諸如渠道壓貨失效、經銷商越來越難伺候、開發的新產品賣不動、銷量不斷下滑,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發生了變化,品位和口碑也發生了變化,外來品牌很容易就能搶占我們的本土市場,市場地位岌岌可危!這樣的問題導致很多企業開始謀求新的探索和轉型。O2O的出現對這些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雖然原有模式不可持續,但是傳統的老關系不能丟,傳統的渠道還是要繼續做。這就需要解決傳統經銷商網絡與新興網絡的沖突,二者如何進行協調呢?
很多企業搭建好了O2O的平臺,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結果發現所銷售產品與現有傳統渠道沖突很大,不得不進行策略調整。這種沖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傳統企業通過O2O尋找目標消費者,為其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以及便捷、快速的送酒服務。這樣的結果一是縮短銷售鏈條,企業越過了傳統經銷網絡而直接對話消費者,企業與目標消費者進行了深度互動。另外,企業也將這些發現的消費群體反哺給傳統經銷網絡。但就目前情況分析,這種反哺的成果微乎其微。主要在于企業難以將散客及原有的消費者沉淀下來,難以通過一次性的互動手段和方式讓他們成為二次顧客,更不用說相應的口碑傳播。所以,線上的流量難以轉變為線下的訂單,投入轉變不了產出。最后,這些消費群體還是需要傳統經銷網絡去幫助發掘,市場與其價值的體現兩者得不到平衡,更加造成傳統企業的舉步維艱。
另一方面,傳統市場秩序與新興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調和,某種程度上還是有一定沖突的,如價格因素、產品因素。企業做新興渠道,就是為了適應未來的競爭,為了發揮好有益的資源,為了擴大銷售。但前期的推廣與平臺優惠及相關活動是離不開的。如何做好階段性的定位?是以“樹立價格標桿的方式”、品牌展示作用還是尋求量上的突破?如何做好產品方面的區分?這些重要問題不解決,企業不重新定位,就做不到線上融合線下,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資源配置、成本方面如何優化。說起資源,首先就要考慮建立這樣一個O2O運作平臺需要投入多少錢,需要什么樣的組織架構,這樣的組織架構多少人可以正常運轉,什么樣素質和技能的人能夠勝任,怎么去開展運營,成交之后怎么配送,提供何種體驗服務。這幾乎是所有想做O2O的企業都要考慮的問題。
很多傳統企業在做O2O的時候,便直接考慮獨立運作,沒有考慮資源如何配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忽然發現,原來還是走了老路。如物流配送方面,就會對財務形成巨大的壓力。瀘州老窖總裁張良對中酒網和1919結盟發表看法時曾說,O2O這種線下體驗、線下配送的模式成本高昂。endprint
即便是現在幾個O2O大佬也是在整合線下的終端資源,無非是更便捷地去服務購酒的消費者。筆者認為,這樣是在做重復工作,有的環節甚至可以省略。一方面,企業必須要做好消費者的服務工作,但一定要審慎地考慮區域性消費者的接受能力,切不可步子太大,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消費者,造成消費者不接受的窘境。另一方面,完全可以嫁接到企業現有的傳統經銷商資源,做好分工和利益分配。企業在銷售鏈條上擔負著開發終端、打造品牌、面對消費者等環節,而經銷商則主要承擔配送及維護終端、發動核心消費者的職能。通過讓經銷商做專業化的配送系統,節約成本,這樣將更有助于酒企直接對接終端和消費者,了解其真實需求。
重形不重意。2014年的中國白酒行業都沉浸在O2O的瘋狂之中,但真正能做到的,其實沒有幾人,O2O互聯網思維并沒有得到真正詮釋。
舉個例子。筆者最近總是聽圈內朋友和我說目前好多酒業做O2O服務就是拼送酒時間,并且好多企業以此為賣點,大行其道。如河南的酒便利從創立的那天起,便承諾20分鐘免費送達。四川1919酒類直供一進入鄭州,便放話19分鐘送達;酒仙網打造的酒快到平臺,則喊出了9分鐘送達;如今,酒運達則推出了5分鐘送酒到家的服務舉措。筆者關心的是,這樣的O2O還能贏利么?把送達時間當成重要內容來推廣,而不是重視O2O最關鍵的消費者,不禁讓人感到痛惜,消費者今天選擇了9分鐘配送,明天就可以選擇5分鐘配送、3分鐘配送……
雖說O2O重視線下服務,但更多的是考慮如何聚集消費群體,如果只重其形不重其意,同樣做不好O2O。要做好O2O,一要做好產品優勢,二是服務優勢,這種服務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的一系列服務,售后服務更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產生再次消費。
O2O時代的渠道戰略。面臨全民O2O時代,廠家必須切合企業自身所需,保持理性,尋找業務銷量提升的切入點。對于O2O這種模式,到底是不是水土都服,企業能不能負擔得起?
筆者在此建議,若廠家在做好自身傳統網絡的基礎上,可以逐步嘗試O2O這種新型渠道,作為傳統渠道的補充。
第一,借力行業領先者的優勢資源進行平臺化運作,比如通過與淘寶、騰訊等行業領先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利用它們龐大的流量資源積累經驗和消費者。同時也是提升品牌知名度的較佳途徑。
第二,對于O2O運作的白酒產品,要進行細分。廠家需要有非常清晰的產品組合策略,有些產品是專門用來吸引流量和培育用戶的,有些產品是用來實現盈利的,線下的主導產品是不能長期進行大力度線上促銷的,有些特色產品可以滿足特定的消費需求。
第三,整合現有經銷商網絡資源,共利共贏。這樣不僅能保證市場通道的快速打通,更能保證市場資源得到更好的整合。切忌單打獨斗,甚至做出拋棄經銷商的錯事。
面臨如此行業大潮,新的思維新的轉變,經銷商作為銷售部分的中間環節,其市場地位在短時間內是難以撼動的。現行的O2O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必須依靠相應的經銷商資源進行拓展和完善,所以經銷商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完全可以進行資源置換,將自身所擁有的資源做得更加專業化、精細化,充當新模式下的主力軍。
(編輯:寇尚偉 358902172@qq.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