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豪

上海電視臺7月20日突然報道,麥當勞、肯德基美國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曝光,其大量使用過期、變質、次品原料生產快餐所需食品。據調查發現的證據,福喜公司主要存在三大問題:違規篡改生產日期(多的延期達一年)、將過期或變質原料回爐后再生產,以及將次品混入合格產品中出售。
此食品衛生事件如此轟動,首先因為福喜生產的加工食品供應的品牌涵蓋幾乎所有知名西式快餐企業: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東方既白、星巴克、棒約翰、吉野家、德克士、7-11、星期五餐廳、漢堡王、美其樂、賽百味、宜家、華萊士、達美樂等。也就是說福喜是誰,消費者不關心和不了解,但大名鼎鼎的品牌如麥當勞和肯德基就完全不同了。其次,國內食品安全和監管大環境的缺失,讓消費者一直更多給予信任的知名洋企業竟也敢做出如此不齒行徑,讓媒體和普通消費者大呼意外!
這確實是一次食品企業界原子彈爆炸般的惡性事件,因為只有業內人士才知道:福喜不是一家麥當勞或者肯德基普通供應商,如果說麥當勞是全球快餐霸主,肯德基是中國快餐業老大,那福喜公司就是霸主和老大身后那個隱形的靈魂。
麥當勞全球的供應鏈和應收體系完全是仰仗福喜來服務的,其他供應商只能依賴福喜的庫房、車輛和支付系統來實現和麥當勞的服務,否則自建系統的成本無法操作。此外,福喜還擔負起部分麥當勞對各個供應商質量檢查的責任和義務。如果福喜的品控都如此不堪,那麥當勞的各類專業供應商如面包的供應商伊斯寶特、薯條的供應商辛樸勞等是否可以信賴呢?
7月28日,包括美國福喜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謝爾頓·拉文在內的福喜集團高管一行5人匆匆抵滬召開新聞發布會。然而,這場長達1個多小時的發布會,卻被媒體認為是今年所有發布會中很“爛”的表現。“很抱歉”、“很震驚”、“不可思議”、“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犀利的提問,美國福喜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麥大衛打起了“太極”,有關上海福喜違法違規生產食品的真正原因以及后續如何就問題食品對消費者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等社會關切的問題,福喜集團高管始終沒有給予正面回應。
美國福喜是家食品百年老店,和麥當勞的幾十年全球戰略合作反饋對品控和質量無可挑剔。20世紀90年代初伴隨麥當勞全球戰略進入中國時間不短,何以明知故犯如此滅頂大罪?我想麥大衛總裁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確實也需要一點時間去梳理供應鏈管理問題的根源。讓我冷靜地從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的角度分析和猜測三大違規問題的根源何在。
1.將次品混入合格產品中出售:任何食品企業應該對QA的品控標準有嚴格的標注(在符合國標的前提下),國內企業的通病是不重視QA部門的價值和規章缺失不健全。對福喜這樣的現代化企業就可能是管理中權力很大的QA部門有意放水,總不能解釋成極少“愛廠如家”的生產線員工的自發行為。福喜可以一次次隱瞞麥當勞的檢查,但內部人員從工人到總經理肯定是心知肚明。
2.違規篡改生產日期,將過期或變質原料回爐后再生產:這兩種違法行為沒有任何打擦邊球或者可以狡辯的借口,也不可能是基層管理者的自發行為。當然,任何正規食品飲料企業,高級管理者也不可能書面授權執行類似情況的發生,那為何此類事件屢禁不止,甚至連口碑一貫良好的福喜也不例外呢?是否因為高級管理者被利潤、成品率、人均生產效率等公司戰略、戰術指標壓力逼急了?初級管理者被日常考核KPI驅使違背了道德標準和職業規范?任何原料過期、次品率提供都是無法挽回的額外損失,他們雙方在職場生存、金錢利益的誘惑下置公眾和國家法規于不顧形成造假默契團隊。企業的惡習就是拼命壓榨自己的供應商,省出資金去取悅自己的下游客戶和消費者。即便口碑較好的麥當勞、星巴克、肯德基對待他們的供應商,從原料成本到最終供應價格均要求詳細比例提供和降低供應價格,同時不斷引入新的供應商,暗示成熟供應商應該主動降價,這對供應商管理者來說壓力巨大,這在中國乃至發達國家也是普遍的商業現狀,目前看暫時無力扭轉。
所以,在此大膽猜測,中國福喜的本次違規,表象是中國的管理團隊為了給總部和股東上繳一份完美的財務結果而養成的一系列造假行為的暴露,本質是管理者道德淪喪和企業違規犯罪成本較低。美國過去在經濟成長期也曾經整肅食品質量問題,也是緣起于一些美國國內的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件。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應該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契機。要求美國福喜對上海福喜食品“質量門”事件做出巨額賠償,就是傾家蕩產也是合理的要求。不過,反思之前我們在處理國內的毒奶粉、毒大米事件這些并不亞于上海福喜問題的惡性事件時,似乎并沒有采取具體有效的措施,完全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或者讓企業的擁有者和管理者震懾于犯罪成本之高不再鋌而走險。
在西方食品監管發達國家,某些食品管理的細節不見得比中國更細,但違規的成本之高以及個人和企業對信譽依賴之重,促使無人敢越雷池一步。隨著國家監管部門的力度越來越大和曝光事件對企業的損傷,更多的企業應該理解和愿意支付質量控制和品質安全可能帶來的額外成本。因此對中國食品企業,標準化管理和定量考核固然很重要,但只有悟出“天下大道”勇于自我擔當和自我約束的企業管理者,方能在一個行業安全放心地生存和發展。從這個角度講,對中國消費者、食品監管部門、食品行業的從業者,福喜事件的及時、妥善解決,均乃幸事!
(編輯:王 玉 spellingq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