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斯
隨手翻到一篇培根寫的關于“嫉妒”的文章,他所給的答案清晰理性又令人信服,讓我思索良久。
“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既沒有優點,又看不到別人的優點的,因此他只能用敗壞別人的幸福的方法來安慰自己。嫉妒者一定是好打聽閑話的,并非因為事情與他們的切身利害有關,而是通過發現別人的不愉快,來使自己得到一種賞心悅目的愉快。”如此看來,嫉妒者很可惡,因為他習慣將自身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并且深陷于嫉妒的深淵而不自覺。可我更覺得如果在社會,生活中始終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是可悲的。嫉妒心人人皆有,但若任由其像氣球一樣日夜膨脹,最后受重傷的其實是自己。
就比如你嫉妒他人的姣好容貌,高挑身材和好像永遠都不會斷的異性緣,于是你潑了人家姑娘一臉硫酸。沒錯,硫酸的確讓你曾經嫉妒的對象失去了那讓你羨慕嫉妒恨得牙癢癢的優勢,但你要丑陋還是那么丑陋,要癡肥還是那么癡肥。永遠找別人的岔子,而忽視自身的缺點,還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去應對補救,這嫉妒也太不值了。換句話說,嫉妒也并不完全是魔鬼。它就像別人給你的輕蔑眼神,關鍵看自身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和承受這一切。嫉妒有度,把這種嫉妒變成由自省走向自我完善的途徑,這樣的嫉妒才叫做有意義。
再仔細分析為什么人會產生嫉妒,無非是認為他人擁有著我沒有但又是我長時間渴求的東西。比如對于明星,人們對于他們的物質生活總是有著那種嫉妒的情緒,所以對明星的私生活總抱有強烈的偷窺欲望和圍觀心態,一旦有負面消息曝光開來,曾經在表面上對你笑得多燦爛,愛得多熱烈的人們馬上就幸災樂禍了。這種在人群中處于風口浪尖式的人物往往是最招人嫉妒的,所以學聰明點,寧可給別人的嫉妒心留點余地,我讓你在這件事上占占上風得了,反正這事對我無關緊要。
而另一種嫉妒則是更可怕的。培根說:“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原諒一個身邊人的上升。”因為別人的上升足以造成一種錯覺,使人覺得自己仿佛被降低了。就這一點,我覺得我感受挺深。每個人都有一兩點讓自己驕傲并以此獲得自信的優勢,也因此,人總會有點倨傲,認為自己在這件事上一定要比別人做得好才能獲得心理上的平衡,以消除在其他事情上自己比別人弱的心理挫敗感。所以面對自己了解的身邊人,當其某一次在自己的強項上超越了自己,這簡直讓人難以容忍,于是就產生了嫉妒。
而我處理這種嫉妒的方法就是控制它,不讓它瘋長,最好讓它成為我下一次發力,迎頭趕上的動力。我覺得對于彼此了解的朋友是最不該產生嫉妒的。彼此羨慕一下就很好,讓彼此都看到自己受他人欣賞的閃光點。就算嫉妒了,也不要讓它演化成傷人的利器,利用它進行自我完善,這也算是朋友帶給自己的禮物吧。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