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忠,曾玉娥
(廣州市白云區(qū)人民醫(yī)院內科,廣州 510500)
糖尿病是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和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持續(xù)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絮亂會導致全身組織器官以及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急性并發(fā)癥——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昏迷。其中高血壓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患病率為非糖尿病者的2~3倍,其治療方案及藥物的合理運用值得醫(yī)生及患者高度重視[1]。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將加速心血管疾病、腦卒中、糖尿病腎病及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2013年3—9月,筆者對3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用吲達帕胺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選擇在廣州市白云區(qū)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70例,均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高血壓的診斷標準[3]。 其中男 40 例,女30 例,年齡 38~76(55.6±6.6)歲,糖尿病病程 1~8(4.39±1.25)年,高血壓病程 2~15(7.64±2.21)年。排除有繼發(fā)性高血壓,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將70例患者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2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2組的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和高血壓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 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采用吲達帕胺片2.5 mg口服,1次·d-1;馬來酸依那普利分散片5 mg口服,1次·d-1。對照組采用馬來酸依那普利分散片5 mg口服,1次·d-1。2組療程均為3個月。
觀察2組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生化指標[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 血糖(2 h P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和血鉀]、血壓(DBP、SBP)的情況。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治療前比較,2組 FBG、2 h PBG、HbAlc和血鉀均無明顯變化(均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FBG、2 h PBG、HbAlc和血鉀均無明顯變化(均 P>0.05),DBP、SBP 均明顯下降(均 P<0.05)。 見表 1。
表1 2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和血壓水平的比較

表1 2組治療前后生化指標和血壓水平的比較
*P<0.05與對照組比較。
治療前FBG c/(mmol·L-1) 2 h PBGc/(mmol·L-1) HbAlc/% 血鉀 c/(mmol·L-1) DBP ρ/kPa SBP ρ/kPa觀察組 35 10.2±3.0 11.9±4.7 9.6±2.9 4.0±0.2 102.4±4.9 150.1±6.1對照組 35 9.8±2.7 12.3±4.8 9.4±4.7 3.9±0.2 108.2±4.5 159.7±5.0組別 n治療3個月后組別 n FBG c/(mmol·L-1) 2 h PBG c/(mmol·L-1) HbAlc/% 血鉀 c/(mmol·L-1) DBP ρ/kPa SBP ρ/kPa觀察組 35 9.8±2.9 11.7±4.5 9.4±2.7 3.9±0.2 70.2±4.7* 116.8±4.9*對照組 35 6.9±2.0 11.2±3.0 8.9±3.1 3.8±0.1 84.3±5.2 145.6±4.3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持續(xù)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絮亂會導致全身組織器官以及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高血壓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高血壓又是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腎臟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4],而對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來說,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前提是控制患者的血壓與血糖水平,才能延緩靶器官的損害。
依那普利是新一類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經患者口服后,在肝臟內水解成依那普利拉,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時間較持久。依那普利不僅不影響糖代謝,還能提高外周組織、肌肉和脂肪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血胰島素水平,減輕胰島素抵抗;還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抑制動脈平滑肌增殖,改善心功能[5]。吲達帕胺則是一種磺胺類的衍生物,屬于非噻嗪類的利尿劑,具有一定的鈣拮抗作用,可以通過抑制細胞的鈣離子內流,降低血管的收縮力以及緩解血管對升壓物質的反應性從而達到降壓的效果。同時,還可以維持心、腦和腎等體內的主要器官所進行的血流量,降壓溫和,療效確切,對心臟具有保護作用,對糖、脂質代謝也無不良反應[5]。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吲達帕胺聯(lián)合依那普利來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抑制動脈平滑肌增殖,起到協(xié)同增效作用。一方面,醛固酮-腎素-血管緊張素等系統(tǒng)通過吲達帕胺得以激活,水鈉潴留可因兩者藥物聯(lián)用得以減少。另一方面,吲達帕胺利尿過程中引起的鉀丟失可因為使用依那普利的保鉀作用得以彌補[6]。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FBG、2 h PBG、HbAlc和血鉀均無明顯變化(均P>0.05),DBP、SBP 均明顯下降(均 P<0.05)。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采用吲達帕胺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不僅增加了降壓效果,而且使體系鉀平衡繼續(xù)維持原狀,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的理想藥物。
[1]張?zhí)枺苎啵钣路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的優(yōu)選試驗[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53(3):32-35.
[2]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年版[J/CD].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3(6):54-109.
[3]劉力生,王文,姚崇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1):11-30.
[4]潘燕,何慧芬,戚張敏,等.某高校大學生高血壓危險因素及相關知識知曉情況的調查研究[J].全科護理,2009,7(19):1695-1696.
[5]魯臘英,王志軍.依那普利與吲達帕胺聯(lián)合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預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6):71-72.
[6]李忠華.吲達帕胺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