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麗,鮑炯琳,周斌兵,朱宇東,李 青,林文雄,臧 晶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眼科,廣州 510080)
角膜塑形鏡,人們又稱之為“OK”鏡,其鏡片內表面由數量較多的弧段組成,以逆幾何形態設計而成。其中央部弧度小,周邊部弧度較大,利用鏡片中央比角膜小的弧度設計將角膜壓平,而利用鏡片周邊部大的弧度固定角膜并增加對角膜中央部的壓力。角膜中央部變平降低了角膜的屈光力,從而達到裸眼視力的矯正。近年來,我國少年兒童的近視率不斷增長,給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而隨著驗配角膜塑形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目前已成為我國控制近視進一步發展和矯治近視的有效方法之一[1-2]。本文對30例少年兒童近視患者在配戴角膜塑形鏡之后所獲得的矯正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選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以來在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配戴角膜塑形鏡的少年兒童近視患者30例、60只眼,男11例,女19例,年齡8~14 歲,平均年齡(10.9±1.5)歲。 其中輕度近視(輕度近視組)16 例、32 只眼(近視度數≤-3.00),中度近視(中度近視組)14例、28只眼(近視度數為-3.25~-6.00)。 所有患者均符合角膜塑形矯正標準。
選用美國E&E第4代角膜塑形鏡,該角膜塑形鏡屬于硬性透氣性角膜接觸鏡,DK值在100以上,適宜夜間配戴。
選擇適合患者的標準片進行試戴,20 min之后檢查屈光度同時觀察熒光素染色情況,然后對試戴之后的配試狀態進行合理性評估,出現不合理狀態時應及時予以調整,確保其達到合理狀態為止。接著在夜間進行配戴,晨起摘鏡后采取眼健康檢查、屈光檢查等方法對患者的配試狀態進行綜合評估,進而獲得鏡片定制的具體參數,由生產廠家進行訂制。患者在配戴之前還應掌握系統的戴、摘片方法,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清洗鏡片時要使用硬性接觸鏡專用的多功能護理液,戴鏡之前還應滴入人工淚液,戴上之后持續8 h左右,晨起時再對鏡片進行清洗并妥善保存。每周使用去蛋白酶對鏡片進行去蛋白護理。
戴鏡后分階段進行復查,以晨起摘鏡后視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圖、角膜健康狀態、鏡片配戴狀態以及角膜曲率等為觀察指標,并進行眼底、眼前段、眼壓、角膜內皮計數等多項檢查,密切注意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應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數據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戴鏡1周后98.3%患者達到0.8以上的視力,且在之后1年的隨訪期間保持穩定狀態。2組兒童戴鏡后裸眼視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P<0.01),配戴1 d、1周之后輕度近視組裸眼視力優于中度近視組(均 P<0.01);配戴 1 個月至 1 年后,2 組少年兒童近視患者的裸眼視力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見表 1。
表1 不同近視程度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前后不同階段裸眼視力情況比較

表1 不同近視程度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前后不同階段裸眼視力情況比較
*P<0.01 與戴鏡前比較。
組別 眼數 戴鏡前 戴鏡后1 d 戴鏡后1周 戴鏡后1個月 戴鏡后1年輕度近視組 32 0.34±0.09 0.91±0.10* 1.00±0.06* 1.00±0.05* 1.00±0.03*中度近視組 28 0.18±0.06 0.65±0.11* 0.93±0.07* 1.00±0.03* 0.98±0.05*P<0.01 <0.01 <0.01 >0.05 >0.05
本組近視患者隨訪期間4眼出現角膜上皮點染,予停戴2 d、貝復舒滴眼液滴眼、加強鏡片清潔及去蛋白后得以改善。所有患者未發生視覺異常、角膜色素沉著、角膜水腫、角膜感染、過敏等嚴重并發癥。
本研究發現,中、輕度近視的少年兒童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之后可以明顯提高他們的遠視力,戴鏡1周后98.3%達到0.8以上的視力,且在之后1年的隨訪期間保持穩定狀態。角膜塑形術具有可逆性,即隨著角膜形態的恢復,晚上的視力較晨起稍模糊,所以要求患者連續的配戴。本研究所有入選少年兒童戴鏡后裸眼視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配戴1 d、1周后輕度近視組裸眼視力優與中度近視組,1個月后及1年后,2組裸眼視力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效果滿意。
角膜上皮點染是角膜塑形鏡最常見的并發癥,原因主要有配適不良及護理不當。對于配適不良者應予以及時調整或修片[3]。角膜塑形鏡在使用的過程中會被淚液中的蛋白質、油脂及粉塵等物質污染,對眼睛造成不良刺激,影響鏡片的光學性能,降低鏡片矯正效果[3]。蛋白質沉淀的清除,是角膜塑形鏡護理的重要內容,鏡片清潔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角膜塑形鏡的療效及壽命。所以成功的驗配不僅取決于精密的儀器和熟練的視光醫師,還有賴于患者及家長的依從,強調護理的規范性和始終如一的慣常性操作,注意鏡片的定期檢查、檢測和及時更新。
配戴角膜塑形鏡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近視,但臨床研究[4]發現角膜塑形鏡在控制和阻止近視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以后的治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能有效緩解近視的發展有可能是因為這種鏡片提供的視網膜像質十分清晰[5],也有可能是角膜的光學性能及形態發生了改變所致[6],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1]謝祥勇,盧銀波,何碧華,等.角膜塑形鏡治療青少年近視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1,11(8):1442-1443.
[2]楊晨皓,盧淑杰,高路,等.角膜塑形鏡試戴患者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0,10(4):221-223.
[3]褚仁遠,謝培英.現代角膜塑形鏡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62-78.
[4]王躍靜,陳獨婭,成偉,等.角膜塑形鏡治療近視的臨床觀察和并發癥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10,10(8):1582-1584.
[5]周敏,孫建楠,馬佳,等.配戴角膜塑形鏡治療少年兒童近視的療效及依從性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21):2540-2542.
[6]Lum E,Golebiowski B,Swarbrick H A.Mapping the corneal sub-basal nerve plexus in orthokeratology lens wear using in vivo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2,53(4):1803-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