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佳英 SHI Jia-ying;孫平 SUN Ping
(①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昆明 650500;②云南財經大學商學院,昆明 650500)
(①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②School of Business,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500,China)
高校思想教育一直以來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于高校科研、教學工作工作繁忙,基礎組織的工作常常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各種意識流的沖擊,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所承擔的任務和工作方法也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大學生個人的活動方式和活動范圍也與以往大不相同。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勢利導,積極探索加強自身建設的新途徑。
在實際工作中大量的課時用于專門的思想教育,信息單一,單純思想教育課程也往往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為了適應客觀形勢的變化,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因此我們要變動為主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念。本著“高校的所有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的原則,利用一些可能的方式加強學生政治思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云南是個邊疆大省,居住著26個少數民族,128個縣中,有104個縣吃財政補貼;貧困人口1005萬。云南的大學貧困和民族學生較集中,貧困面達30%-40%。未來的就業問題是大部分學生擔憂的問題,穩定的基礎就是學以致用,今后有活干,有飯吃。
市場營銷實驗教學是研究企業市場營銷全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市場營銷實驗教學的核心是把市場營銷的理念應用于實踐。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進行了兩項調查工作。
①校內調查內容:教育、信念、心態。
②校外調查內容:云南省本(專業)就業市場調查。
2.1 調查方案
①研究具體方法:抽象與實證分析結合;教育普查、抽樣調查、個案調查、專項典型調查相結合;橫向、縱向調查和隊列連續性調查相結合;等多學科交叉,多樣形式結合;系統科學運用。以解決命題證實和證偽矛盾問題。同時,課題研究不是靜態而是動態研究,其指標體系不是單一性而是綜合系統性。并借鑒科學技術手段,建立完善的資料信息庫。

圖1
②調查目的:通過對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大一、大二、大三同學就“教育、信念、心態”相關問題進行調查,其核心內容就是如何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從而了解大學校園,實際存在的問題,再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同學們對該問題的看法及建議,為以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開展提供數據分析及一些建議。中心內容并不是當代同學們感興趣的,所以調查具有挑戰性。
調研先后分三次共發放“教育、信念、心態”問卷12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164份,回收率為97%,針對其中有關《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調查問卷》的問題的信度和效度進行分析、驗證和修正。
2.2 數據分析
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不需要創新(圖2)。

圖2
48%-73%的同學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創新,高年級的同學認同度更高。
②對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的調查(表1)。

表1
表1結果顯示:有58%的學生表示“對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非常關注”,29.5%學生表示“關注”。他們的政治關注和愛國主義精神的表達方式呈現出該時代大學生具有的新的特點:當代大學生承受著學業競爭、就業壓力等現實挑戰,他們的政治理念更加自由,表達方式趨于溫和。在政治關注方面更加趨于理性而不盲從,他們依舊富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
③中國能成為一個發達而強大的國家。
有70.3%的被調查同學對“中國能成為一個發達而強大的國家”“非常有信心”,22.5%的同學“比較有信心”。
④“商道”及營銷之道就是“賺錢”(公司利益最大化);“賺取人心之道”(社會利益最大化)。

表2
在大量的案例分析前后進行兩次調查,得到不同結果。
一開始同學們認為營銷就是要賺錢,通過案例分析認識到企業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問題,社會利益與品牌價值的關系。在社會營銷時代,社會的利益大于企業自身的利益。在此基礎上引申為個人利益重要還是國家利益重要。

表3
調查表明同學們是需要教育的,也是可以教育的。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面前,大部分同學選擇國家利益。
⑤生產者市場最大的賣點是:行賄嗎?你會去做嗎?

表4
分析前90%同學們認為生產者市場最大的賣點就是行賄,只有行賄才能達成批量購買行為。
通過國內外案例分析和風險計算(期望值、標注差,變化系數)隨著制度建設、時間的推移、財富的增加行賄的風險會增大,而不能去做,也不值得去做行賄。因此有75%的同學打消了通過行賄達成交易的念頭。改變某些觀念可能很難,但重要是真正去改變了。
2.3 調查結論
①反映出部分學生主觀上依然存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狀態。②客觀地反映出,目前高校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導力是表明而不夠深入。③分析和教育是能夠明顯提高同學們的思想認識的。④大學生不同年齡結構的思想認識有一定差異。⑤在專業學習過程中,經過風險分析與驗證堅定了信念。
3.1 變被動為主動,創新教學理念 為了適應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在當前形勢下對高校教師的新要求,提出的一種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理念。把思想教育工作和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少數民族發展與整個中華民族發展的需求結合在一起;教師基本工作——專業課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在一起,納入在“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學中強化民族品牌和民族文化創新,編制相關案例。
3.2 運用專業課教學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 針對部分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開展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創業觀教育。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用專用技能進行就業市場分析,進行“就業規劃”,做好就業準備。廣泛開展就業指導,深入挖掘社會資源,提供中小企業創業資料,扎實推進學生就業工作,讓同學們學有所用。針對部分大學生思想負擔重、精神壓力大的問題,強化心理素質教育。強調人文關懷,對特殊群體特別是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以思想引導人,以真情感召人,以行動凝聚人。同時注重心理疏導,通過營銷心理知識、消費心理知識教學、認知能力培養、心理素質訓練以及建立信心,促進大學生健康心智品質的養成。
3.3 把握市場需求,創新工作體系 學習推動創新、創新呼喚學習,把學習作為創新的源動力。《市場營銷實驗》這樣一些運用性很強的專業課也可以擔當思想政治工作。在教學中倡導學生快樂學習、快意生活、快速成長;改變“灌輸式”模式,代之以啟發式、案例式教學方法;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多媒體方式,實踐方式,使可以使教育形象化、生動化。實行全過程德育,使學生在成長的每一個時段都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在課堂教學中,接合課程需要給學生提出一些廉潔文化、重塑商業精神方面的認識,同學生一起討論,從我做起,自我完善。
3.4 對比分析,創新學習能力 一是時間對比:對比長、短期行為和效果充分利用實踐調查的成果,結合企業在營銷中的短期行為和長期品牌建設問題,充分認識純化官風、民風,凈化社會風氣的意義。二是內外對比:對比國內外經驗。國外很多國家和企業在經歷了嚴重貪污、腐敗的陣痛后逐步、有效地建立起了整套反腐倡廉體系和企業文化,同時也形成了良性發展的文化與體制,實事求是地說,他們的社會營銷建設、實踐、推廣等方面還是卓有成效的。三是善于吸收和借鑒國外在社會營銷建設方面的經驗和有益做法。企業社會營銷文化建設,應該探討國外營銷文化理論,分析其運行規律,不論是在理論研究層面,還是在實踐指導層面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同時我們必須要清醒認識到,既各有其長,也各有不足。我們應該根據我國政治歷史文化等具體國情進行認真分析、理性思考、適當借鑒。
3.5 明確信仰,創新制度建設、強化制度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黨風廉政建設中的制度建設,先后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光批評,光從思想上解決問題不行,還要研究解決制度問題。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毛澤東傳,P472)”。
總之面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針對“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思想教育進課堂只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一種形式,它既能學到專業技能,也能提高思想意識,還能節約學習時間。
[1]范麗麗.淺析市場營銷道德問題[J].教師,2011(14).
[2]董亞妮.淺談市場營銷教育的道德責任[J].成功(教育),2010(08).
[3]徐興權.淺談加強營銷道德建設[J].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1).